王军英,许 俊,孙 丽*
(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2.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9)
近几年来,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放射治疗向“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放疗”的“三精”时代迈进。各医疗单位的肿瘤放疗科需要实践能力强、技术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然而,我国放射治疗技师的培养发展滞后,各医疗机构的放射治疗技师多来自护理、医学影像技术或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少数放疗技师甚至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和培训[1],这些都与放射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2014年起,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里加入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一些医学职业院校开始开设该专业,目前专业的课程和大纲设置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针对医疗卫生机构放射治疗技术岗位需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高职放射治疗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的资源,开展“医教协同”办学,以促进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我国的放射治疗技术专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放射治疗技术从业人员的职称主要有卫生系列的医师、护师、放射医学技师等[2],尚无自己的职称体系,其初级职称考试要考影像技士(师),中级职称可以考放射治疗技师。为了日后工作和职称需要,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放射治疗技术知识,还要学习影像技术知识,课程和学习内容比较多,受到学时总数的限制,学生很难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多数学生入学时对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不了解,以为日后从事的工作几乎同影像技术专业一样。真正了解了该专业后,很多学生认为用人单位要求高,社会需求少,自己以后不会从事该项工作,所以对于课程的学习不认真,走过场,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不牢,临床实践操作疲于应付。
放射治疗用的设备价格高,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保证和医院设备条件同步化,也不能完全模拟出和医院相同的环境来进行教学,故学生平时的实践操作比较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得学生临床动手能力不足,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较弱。
医院参与到学校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优化中,提供一线放射治疗技师职业技能标准作为依据,组织行业内的放射治疗主任医师、物理师、主任技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严格把关,保证了学校教学与临床放射治疗技术工作接轨,并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落实了国家医学教学改革“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要求。
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指导委员会于2019年12月19日至21日在湖南郴州召开了贯彻高职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会议,有了可供参考的全国教学标准。我们应在“医教协同”模式下仔细研究教学标准,制订符合学校情况的课程体系和综合教学内容,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实施的方法,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实现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统一、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统一、学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统一[3]。在教学中,校内教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训课程,而医院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医院资源,主要负责实践课程和实习实训带教工作。
专业教材是实施高职教育的有效保证。目前,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在出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系列中的医学高等职业放射治疗技术专业规划教材。我们应以此套教材为基础,加强院校合作,共同开发配套的信息化资源、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手册及反映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的及时动态更新活页式资料等,以便满足临床教学需要。
实训基地由校内专业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医院组成。放射治疗技术设备昂贵,高职院校很难独立建成具备放射治疗技术体位固定、体模制作,放射治疗模拟定位,放射治疗计划制订和放疗计划验证、实施等临床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但是,我们可以以岗位工作任务为标准,以信息化技术+智能为展现形式,通过院校企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设备和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等,提升校内实训教学效果。另外,积极开辟有实力的三级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和教学医院,这些医院放疗和影像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医务人员技术精湛,能够满足高质量的实训、实习教学需求。
学校应充分利用医院和行业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把教师“送”进医院学习,让专职教师接触并从事放疗技术实践工作,使其在提高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了解临床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态势及岗位人才需求,从而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把放射治疗技师“请”进学校来,既可提高医院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又能带来放疗技术专业相关信息,从而保持教学与行业发展同步。实现医教结合,优势互补,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4]。医教协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医院的重点参与。近年来,我校与江苏省肿瘤医院、鼓楼医院和南通肿瘤医院等合作加强放射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学校派学生到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医院组织优秀教师负责带教,并定期对带教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还经常选派带教教师参加学校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自身的实践服务水平。
医教协同下放射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在临床实践阶段除了常规培训的内容,如体位固定、呼吸门控,各种肿瘤的常规X线模拟定位和CT模拟定位,放射治疗计划的验证、执行等;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让学生学习放疗新知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持续关注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成为教育面临的挑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中国医疗服务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力推进健康中国的战略。在放射治疗实践中,放射治疗技术学生经常面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所致副反应的询问以及安排放疗时间、治疗设备故障等的医患沟通场景,这对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鼓励学生把握好说话的语气,注意倾听患者的叙述,这样可以让患者对技师产生信赖,消除紧张情绪,增强继续治疗的信心。但是,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需要一定的实践积累,这就要求医院给学生与患者沟通锻炼的机会,同时,带教教师要有责任心,要熟悉医学伦理、人文与放疗技术沟通相关知识,将讨论、共情、叙事医学等方法运用到沟通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掌握沟通技巧。
单一的试卷考评,不能考核放射治疗技术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所以,我们应改革考核评价方法,采取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社会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注重实践考核。在医教协同模式下,根据放射治疗技术专业特点和国家放射治疗技师职称考试标准制定各项实践考核办法及评分标准,以放射治疗技术岗位需求为考核内容,采取笔试与面试、理论与实践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技术发展较快,核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一大批功能成像技术也被引入放射治疗领域[5],这对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技师在电脑应用、放疗设备和影像设备使用以及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培养优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放射治疗技术人才是各个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医教协同培养可以解决学校与医院之间的教育脱轨,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共同修订放射治疗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成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能力。医教协同模式下的放射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可以突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瓶颈,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并且医院将在未来放射治疗技术人才培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