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文,王瑞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就是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结合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生活场景,结合现实生活每一个具体可感的生活事例,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的行为指南和精神家园。大学生生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沃土,也是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生活源泉。这就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要从大学生生活出发、在大学生生活中进行。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滋养大学生的心灵、引领和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文化观,是中国大学生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和黄金时期,也需要优秀文化,尤其是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生活要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生成”与“生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化成”的有机统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其文化需求日趋多样,文化消费急剧增长。如今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大学生生活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文将从生活向度、传统文化向度、大学生认知向度等方面来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必然性。
怎样理解“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马克思主义视野的“生活”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人们的存在”。人的生活是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展开的人的生存状态或人的实际活动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科学地揭示了“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由于不能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其不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异化的角度使用“实践”概念,比如,“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以及“感觉通过自己的实践直接变成了理论家”(3)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1.。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使用了实践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实践”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这突出了实践的决定作用,把实践作为唯物史观的基础,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人民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人民各种社会意识产生、发展和变化,是社会意识及各种理论的基础。实践决定了社会的本质并能解决“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离开实践,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就不能揭示社会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由此可知,人民的存在便是实践的存在,人民的生活便是现实的实践生活,人民的意识由实践决定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人民的实践创造了人类历史并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生活”的主体是人。人的本质,包括大学生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实践出发分析了人的本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动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动,动物是靠其本能消极地适应外界自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动物的存在方式是由其生理结构决定的。实践在社会中具体表现为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或劳动等。实践成为人民全部社会关系和人民社会生活的发源地。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基础和根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在其现实性上”并不等于现存或已经存在的事实上。现实性是内在必然性,在此指的是扬弃了异化之后的真正现实性、合乎人的本性的现实性。“社会关系”具有层次性,即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层次,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实践决定了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人的本质是由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也就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各种关系的总和。人的实践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是变化的,因而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大学生的本质也是变化的,也是具体的历史的。这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命题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支撑。
马克思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卓越的革命家,具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在自己的生活中自觉践履和实现自己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不仅抓住时代的问题,而且亲自去做“问题中人”,即“从自己的‘亲在’出发,立足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把学术当作一种解决生命课题的方式,进行参与式的体认……追求实存性的生命原则”(7)何中华.从梁漱溟思想看儒家精神特质——兼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会通[J].山东社会科学,2015,(6).;明显不同于追求客观性认知原则的“学问中人”,即“把学术当作知识探究活动,把学术作为与本己生命无关的‘死的’规定,进行旁观式的把握”(8)何中华.从梁漱溟思想看儒家精神特质——兼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会通[J].山东社会科学,2015,(6).。马克思把自己的学问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落实和贯彻到自己的生命中去。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马克思一生卓越的追求和实际行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命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强烈的实践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内在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对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的反映和表现,是对人之为人的本真的生命和生活方式本身的反思。传统文化的旨趣是在生活中“敦化人性” “学如何做人”。中国古代小学的就读年龄是八岁至十四岁,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生活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家”的学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之道使人的道德达到“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三纲领、八条目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积极入世,要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提倡学以致用、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对人进行教化,要求人从自身做起、注重修身,其目的是运用于人的生活实践中,使人日用而不知,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在为人的实践理性服务,在生活实践中践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与人无关的。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圣人或君子把对超验世界的领悟和理解落实到当下的现实生活,实现了超验和经验的统一。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即圣人或君子,既是超越当下经验或现实生活的人格理想,又是有血有肉的、在现实生活中可感可知、触之可及的活生生的人。普通的常人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努力能够成就圣人伟业,成为圣人或君子。儒学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传习录》下)。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倡导和践行被称为“道德金规则”的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把忠恕之道贯穿于自己的生活之中。忠恕之道原则被世界许多学者和组织作为底线要求加以推崇和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提倡入世,道家提倡出世,佛家强调生活感悟。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看得开。成圣、成佛或成就君子品格这种超越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落实到现实生活和人的生命体验。常人也可以从人的本真生活和生命体验中悟道成佛,成就圣人或君子的理想人格和事业。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践履,强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要求实现知和行的统一。“孔子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主要是实践性的功夫,而非理论性的技巧; 因为它们属于能力的范畴,而不是知识的范畴。”(9)何中华.从梁漱溟思想看儒家精神特质——兼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会通[J].山东社会科学,2015,(6).孔子倡导的“仁”要通过行而实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孔子认为,作为理想人格代表的“君子”是通过践履而实现的。如“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言顾行,行顾言”(《中庸》)。君子通过修己等践履活动来培养敦化自己的品性,同时应当谨言敏行。道家也强调“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等等,告诫人应谨慎行事。宋代大儒朱熹认为,知和行不可分离,践行是学习知识的必经阶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要知得,守得。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学者以玩索、践履为先。”(10)黎靖德.朱子语录(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1.“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11)黎靖德.朱子语录(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148.“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12)黎靖德.朱子语录(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1.通过践履、行将知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知更加明确,进而达到知和行相互促进。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后又加以发展完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安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1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4.“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14)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5.。“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15)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16)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2.王阳明以良知为本体,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强调行要从细微小事中,从日常生活事情做起。“君子之行也,不远于微近纤曲,而盛德存焉,广业著焉。 是故诵其诗,读其书,求古圣贤之心,以蓄其德而达诸用,则不远于举止辞章,而可以得古人之学,是远俗也已。公以处之,明以决之,宽以居之,恕以行之,则不远于簿书期会,而可以得古人之政,是远俗也已。”(17)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3-96.“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18)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6.王阳明学派的“知行合一”学说不是从知识论角度,而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强调“知行合一”,以良知为本体,通过“知行合一”,达到致良知,以最终成为圣贤。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现实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许多研究机构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做了调研,认为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心,但是其文化素养,尤其是传统文化素养明显不足。2017年,人民论坛课题组就中国公众文化自信现状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受访者的传统文化认知得分为 80.20(百分制);传统文化认同得分为 83.98(百分制)。”(19)人民论坛课题组.2017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J].人民论坛,2017,(6).“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却存在‘认同高、认知低’的窘境。众所周知,人们对于事物的理性认同,往往建立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在调研采访中,只要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众普遍表现出自豪感。然而在提及具体的文化领域或文化精神时,多数受访者则表示对此缺乏更为深入的了解。”(20)人民论坛课题组.2017 中国公众文化自信指数调查[J].人民论坛,2017,(6).“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有过调查,发现国民读书读得较多的还是小学生,但到了初二,就几乎是个转折,后便一路下滑。高中生几乎都是应考,除了教材教辅,就很少读课外书;高中三年完整地读过几本书的是少数。大学生读书状况也不容乐观:很多大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即使读书,也是为了考试或者求职,读的是很实用的书和网络作品。”(21)温儒敏.倡导名著阅读,还须讲究方法[J].创新人才教育,2015,(3).中国公众尤其是大学生时时浸润在传统文化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向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物、古籍、书法、中药等等,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并不能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熟知而不真知。
阅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表现,也是认知、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经6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国家大力倡导下,全民阅读愈来愈受到重视。从阅读量看,2019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较2017年增加了0.20本。”(22)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N].光明日报,2019-04-19.中国公民包括大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公民的阅读量。据统计,人均阅读量韩国为11本,法国为20本,日本为40本,以色列为65本。从阅读内容看,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做了一个网络问卷,调查“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四大名著。2016年6月,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全国35所高校调查显示,“表示自己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大学生分别仅为 12.8%、9.6%、38.3%、12.5%,有57.8%的大学生表示上述四部中华文化元典自己‘均未完整读过’。这些数据也从一个具体的层面,反映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接触、了解、掌握不足。”(23)沈壮海.担负好涵养文化自信的教育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考试而阅读,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经典阅读偏少。从阅读程度看,“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24)http://www.nationalreading.gov.cn/ReadBook/contents/6271/397479.shtml.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浅阅读” “碎片化阅读” “快乐阅读” “悦阅读”流行,“深度阅读”少。从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程度看,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都有待提高。大学生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经典阅读和掌握亟待提高。经典是活在当下的过去。要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要读他们的经典。经典是人人都知道而不一定人人都愿意读的。要了解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多多阅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经典名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开讲啦》《朗读者》《中国地名大会》等深受广大观众包括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不是仅仅为了学习和考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擦亮他们作为中国人的底色。
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产物的全媒体打通了“报、网、端、微、屏”,实现了一体化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全媒体也便利了佛系文化、三俗文化、丧文化等文化的传播,便利了西方节日文化、影视文化、饮食文化等的渗透和扩张。“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利用算法对受众推送其喜欢的信息,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导和强化了其偏好。这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生活中形式上时时处处在场,实际上缺场甚至空场,某种程度上造成优秀传统文化的虚假繁荣。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出发对“生活”本质的揭示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践履,强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文化本身的内在要求。从文化素养看,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认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现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