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之源
——读《漫漫求水路》

2020-12-29 10:58曹丽芳
作文小学高年级 2020年5期
关键词:难民营苏丹池塘

●曹丽芳

我生活在江南水乡,这里港汊遍布,荷塘遍野。井是天然冰箱,夏天人们把西瓜浸在井水里,换个透心凉。隔三岔五下一场雨,大地万物被洗得清清爽爽……如今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只要轻轻一拧水龙头,水便哗哗流出。

这些对我来说平常至极的场景,对美国作家琳达·休·帕克笔下的南苏丹人民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幸福!

小说《漫漫求水路》围绕两个孩子展开,女孩尼娅和男孩萨尔瓦分别来自南苏丹努埃尔族和丁卡族,两个家族经常为争夺水源地爆发战争,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百年。

尼娅为了让家人喝上水,每天都徒步到遥远的池塘打水,在家和池塘之间往返8 个小时,每年都要这样走上长达7 个月的时间。她没有时间上学——离家最近的学校也要半天的路程。

旱 季,尼娅家附近的水池干涸,全家要搬到湖边的营地居住。有时大湖也没水,取水要先在湿润的泥土中挖坑,然后等水慢慢渗进来,一桶水要等几个小时!打来的泥浆水虽能解一时之渴,却后患无穷,很多喝过这种水的人饱受病痛的折磨——体内遍布几内亚龙线虫,甚至因得不到医治而失去生命。另外,旱季努埃尔人和丁卡人都依湖而居,避免不了争斗和伤亡。

男孩萨尔瓦原本平静的生活被苏丹内战打破,被迫从战乱纷飞的家乡逃离,与家人失散,成了一个“迷失的男孩”。十几年间,为寻找一处安身之所,他辗转逃亡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多个难民营,足迹几乎遍布非洲。

小说是萨尔瓦的逃难史,也是一部成长史。逃难途中充满艰辛和血泪:好朋友马里亚命丧狮口;族人倒在努埃尔人枪下;抢渡吉洛河更是险象环生:头顶暴雨倾泻,身后子弹飞射,鳄鱼在水中张着血盆大口……而“强拆蜂巢”与尼罗河边的“人蚊大战”着实令人啼笑皆非。亲情和友情的注入为萨尔瓦的逃难生活增加了几许亮色:叔叔的鼓励让他成功穿越阿科博沙漠;在难民营受人指点得以学习英语和打排球;被美国好心人收养……萨尔瓦从一个逃难队伍的跟随者,逐渐成长为组织者,直至他准备读大学,开始策划“为苏丹供水”项目,并为此付出行动,他真正长大了!

小说采取双线结构,情节在尼娅和萨尔瓦的生活中不断切换,向前发展,直至结尾,两者终于有了交集:

尼娅再也不用每天去打水了,她的村里有水井啦!不仅如此,村里正在建学校,她可以去上学了。

尼娅向打井队首领致谢,首领微笑着告诉她:“我叫萨尔瓦。”

水,曾经是引发异族之间战争的导火索,至此变身为化解仇恨、连接友谊的纽带和幸福之源,这样的结尾怎不令人欣慰!

猜你喜欢
难民营苏丹池塘
热闹的池塘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难民营
池塘
夏天的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