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皈依与疏离(创作谈)

2020-12-29 09:25魏荣冰
星星·散文诗 2020年19期
关键词:万物个体心灵

魏荣冰

我们既是生活的亲历者,也是生活的见证者。凡庸的日常生活,破碎的生活镜像,既是个体生命在时代中的微弱反光,也是我们活着的证据。

诗人的写作行为,与其说是对日常生活的脱帽致敬,毋宁说是生活泅渡中的击水之术与吐纳之功。海德格尔认为“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如果我们服膺这一判定,指认诗歌是对世间万物的发现与命名,那么,正是诗人从生活现场,认领了这一神圣职责,并扮演着这一神秘角色。诗人必须直面生活,指认时代现场,梳理生活肌理,呈现驳杂世相和生存真相。作品有了人间烟火气,有生活的坡度和温度,才可能有筋骨与气节。

信息化时代,人类生活进入编码模式。无论是全球性重大事件,还是日常性生活琐事,都对个体形成笼罩性冲击,深刻地影响个体的生存际遇和生命体验。与前工业社会的缓慢宁静迥然不同,后工业社会生活事件数量的增殖、速率的提升与节奏的加快,一方面对个体生存空间形成侵扰挤压,加大了生存压力,另一方面,也为诗歌文本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与广阔的空间。诗人应当自觉地以史诗的视野、胸襟和气度,让诗歌回归到时代的轨道上,使诗歌与火热生活充分耦合,完成对时代生存境遇的揭示和命名,拂拭时代的精神维度。

诗人不应该只是生活的搬运工。诗人应该穿越芜杂的生活表象,去伪存真,披沙拣金,截取那些能够触动情感、濡养心灵的生活片断,在自我内心省察和外部世界烛照的双向检视中,完成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想象,提供承载个人诗歌理想和审美旨趣的厚重文本。

人类先民普遍信仰万物有灵。诗人在与万物的对视与交流中,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罗兰·巴特所推举的零度写作,旨在打碎古典写作标榜的真实和自然的神话,揭开古典写作中“客观”的虚伪性。诗人在生活中披荆斩棘,必须遵循心灵的向度。唯有对生活事件进行心灵投射和智性探照,作品才能生气灌注,元气淋漓。诗人需要在个人性中融入社会性,在心灵尺度中铸造历史尺度,像马尔库塞所说那样保持“艺术与日常秩序间的基本裂隙”。

生活是人的生存场域,也是诗歌的依托。很多时候,在坚守诗歌圣洁传统的心理驱动下,我们似乎逃离了生活的此岸,陷入虚无的精神乌托邦。甚至钻进后现代性的迷宫,迷恋后现代的模糊性、间断性、弥散性、多元性和游戏性,颠覆范式,消解意义,让能指无限地漂浮,所指自由地滑动,制造了大批精致的诗歌废墟。

庚子初春以来,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各国向公众提出“社交疏离”原则,要求公民保持社交距离,以阻止病毒的社区传播。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诗人与生活的关系。诗人是生活的在场者,而不是缺席者。诗人沉潜于生活而不委身于生活,触摸生活的粗粝,聆听生活的鼻息,浸淫其中又能抽身其外,水乳交融而又洞若观火,在个人化经验传递和异质化技术操作中,完成审美客体创造和精神世界建构。

猜你喜欢
万物个体心灵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唤醒心灵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