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静 孙振国
(山东省沂南县中医医院 山东 沂南 276300)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药品在发挥其防病治病作用的同时,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现对我院2019 年上报的23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进而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收集我院2019 年1月—11 月上报到国家ADR 监测中心的ADR 报告236 例,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对发生ADR 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转归等信息加以统计分析。
发生ADR的2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12例,女性患者124例,男女比例1:1.11,女性略多于男性;患者的年龄分布从11 个月~85 岁,各年龄段的ADR 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发生ADR 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构成比
23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药品给药途径统计,以静脉滴注给药居多,有169 例,占总例数的71.61%,其次是口服给药,有45 例,占总例数的19.07%,皮下注射和外用较少,详情见表2。
表2 发生ADR 不同给药途径例数及构成比
236 例ADR 共涉及12 类药物、101 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引起ADR 的例次数最多,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具体详情见表3。
表3 引发ADR 的药物种类分布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较多,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等,共83 例,占总数的35.17%;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腹痛、腹泻、口干等,共51 例,占总数的21.61%;中枢及周围神经损害39 例,占总数的16.53%,表现为头晕、耳鸣、麻木等。详情见表4。
表4 ADR 累及器官和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按ADR 因果关系对236 例ADR 进行评价,我院ADR 监测小组评价为:“肯定”29 例(占12.29%),“很可能”184 例(占77.97%),“可能”23 例(占9.75%);236 例ADR 经治疗或停药后,治愈164 例(占69.49%),好转70 例(占29.66%),结果不详2 例(占0.85%)
由表1 可知,发生ADR 的236 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1.11,女性略多于男性,可能与男女的激素水平及生理功能差异有关,另外,女性相对于男性对药物敏感性强、耐受性差,观察事物更仔细,较易发现和关注ADR[1];ADR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其中以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ADR 的比例最高,占46.61%,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方面生理机能发生改变,脏器代谢功能逐渐减退,药物代谢能力降低,导致ADR发生率高,此外,该年龄段患者基础疾病相对较多,使用药物的种类及频率增多,加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导致其ADR发生率升高[2]。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的用药指导和监测,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以减少ADR 的发生。另外,10 岁以下的儿童ADR 发生率也较高,占11.02%,这可能因为儿童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的代谢、排泄速度较慢,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且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故ADR 发生率高[3],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监测。
236 例ADR 中,静脉滴注给药发生169 例(占71.61%),其次是口服给药,发生45 例(占19.07%)。静脉给药相对于其他给药途径可能更容易发生ADR,因为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避免了肝脏的首关效应,导致ADR 的发生率升高。另外,静脉给药时,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药液的pH 值、渗透压等均可增加ADR 发生概率。临床用药时应遵循“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静脉滴注”的用药原则,必须静脉给药时,应控制合适的滴注速度,并密切观察用药过程,尽可能减少或避免ADR 的发生。
由表3 可知,236 例ADR 中,由抗感染药引起的ADR 最多,占25.85%,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占21.19%。引起ADR 的抗感染药物中主要以β-内酰胺类为主,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毒性低等优点,在抗感染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较广,但其结构中含有不稳定的β-内酰胺环,易水解产生致敏物质,易导致ADR 的发生,发生的ADR 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掌握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药过程中加强药学监护,一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积极治疗。
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复杂,多为蛋白质、多糖、多肽等大分子物质[5],制备过程中虽经过一定纯化,但仍可能含有未除尽的杂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再加上中药注射剂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不同厂家制备工艺存在差异,质量难以控制,增加了ADR 发生率[6]。临床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到辨证施治,避免联合用药,并加强药学监护。
从表4 可知,我院236 例ADR 报告中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发生在皮肤及其附件的ADR 主要表现为皮疹、红斑、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等,主要由发生在皮肤部位的变态反应所致,程度一般较轻微,停药后大多能自行恢复或症状减轻,这类ADR 发生较多的原因可能是其较易观察和诊断,且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区分,故上报率较高[7]。对于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须通过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的ADR,如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往往因不易察觉而被忽略,这类ADR 一旦发生易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反应,并加强关注实验室检查结果[6]。
综上所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重点加强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的ADR 监测工作;对于老年人及儿童等特殊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生理机能、药物作用特点等正确地选择药物,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并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对医务人员加强ADR 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