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帆 何远航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重庆 404100)
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疾病,主要由于眼内压异常升高所致。该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容易对患者视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对于青光眼常通过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给予治疗,其中小梁切除术最为常见,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且治疗效果比较明显[1]。但滤过泡瘢痕化形成的滤过道阻塞是小梁切除术术后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所以需要通过科学的护理方式促进功能型滤泡的形成,并对眼压进行有效的控制[2]。本文将对眼球按摩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本次研究选择2019 年1 月—12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48 例青光眼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中有24 例患者,13 例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42 岁,最大75 岁,平均(55.6±12.7)岁。对照组中有24 例患者,14例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45 岁,最大77 岁,平均(56.5±13.2)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
所有患者均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眼球按摩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如下:①向患者讲述术后眼球按摩的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使患者对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②术后1 ~3d 内,根据滤过泡及眼压情况,指导患者眼球按摩护理。在进行按摩时,患者眼球向下注视,护理人员通过拇指于患者上睑紧贴眼球,在滤过泡旁轻轻按压,同时点按太阳、丝竹空、鱼腰、瞳子寥、攒竹等穴位,眼压2s,暂停2s,每次按压时间在3 ~5min,每天按摩4 ~6 次。2 周后,对角膜下方进行按摩,患者眼球上转,以眼睑做衬垫,护理人员拇指向后上方轻推眼球。根据患者眼压实际变化情况,对按摩时间、压力和次数进行适当调整;③术后眼压的控制需要较长时间,因此需要坚持眼球按摩。同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将眼压监测方法告知患者,定期接受复查。
使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观察组正确用药、眼球按摩、监测眼压和按时复查等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3±5.5)分高于对照组(82.5±4.7)分(P<0.05),见表1。
表1 术后眼球按摩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2.2 眼压和疼痛影响方面,术后3 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疼痛评分(3.2±1.3)分低于对照组(4.4±1.7)分(t=2.747,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眼压对比(±s)
表2 两组眼压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后1 周(mmHg) 术后3 个月(mmHg) 疼痛评分观察组 24 15.09±1.06 14.5±2.4 3.2±1.3对照组 24 15.31±1.17 18.2±3.3 4.4±1.7 t 1.106 4.442 2.747 P>0.05 <0.05 <0.05
2.3 两组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91.67%)与对照组(66.67%)对比差异显著(χ2=4.547,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7.5%)与对照组(70.83%)对比较高,但差异不显著(χ2=2.188,P>0.05)。见表3。
表3 两组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比[n(%)]
青光眼为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科疾病,主要变现为视力减退、视神经萎缩等,为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小梁切除术对部分小梁组织进行切除,于角膜缘区做一瘘口,进行新的房水引流途径的建立,由此有效降低眼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会导致手术失败[3]。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眼球按摩护理可有效加强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眼压,促进手术成功。
综上,对青光眼术后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眼球按摩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改善眼压,护理效果比较理想,值得应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