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现在这个时代,城市在不停地发展和更新,而城市建设的文明是否还在继续呢?面临城市环境艺术的艺术发展时,设计者在个性和人权之间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同时又要挑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繁华美丽的城市需要个性的亮点和特性,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更需要更新创新。设计师应该成为一个能融入当地人生活的人,体现出设计对象所拥有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 创新;设计;发展;城市建设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论从规模的大小还是速度的高低都是令世人瞩目的,然而,在城市规划建设越来越好的同时,又存在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的现象,城市没有自己鲜明的特点、缺乏个性,丧失其原有的韵味等,专家们把这些现象分类规划为十大不良倾向:随意建设草坪、随意拆除和建设、随便建设标志性建筑、马路宽度随意改变、开发区和中心商务区随意建设、随心扩大别墅豪宅、随意扩大城市规模、办公楼越建越富丽堂皇、搞假古董旅游、建筑摩天大楼等。或者在现存的建筑中盲目的个人主义的倾向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做些什么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充满人性化设计。
1把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和讨论放在前面
1981年,國际的建筑师协会第14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第一次地提出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科学的性质。大会的主题是“建筑·人·环境”。1989年,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筹)等举办“中国80年代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评选”,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欢迎。1987年,《中国美术报》专门召开了有关环境艺术为主题的研讨会,包含了著名的规划师、建筑师、画家、雕塑家、美术理论家、哲学家等广泛的人士来参加了这次的研讨会。1988年,在天津召开了《全国城市环境美》大型学术研讨会,著名学者李泽厚、吴良镛等专家从许多方面研讨环境艺术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于是后来就有了比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一系列的艺术环境的作品。1992年10月8日,代表中国建设环境艺术的国家级协会——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建筑师在大会上重新宣讲了华沙宣言的内容,讨论了有关环境艺术的问题,我国的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行业和学科就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
人们慢慢地认识到城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都是需要经理很长的历史的过程的。建筑中所含有的价值观的演变经历了使用建筑学的阶段(要求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艺术建筑学阶段(把建筑看作是“凝固的音乐”)、机器建筑学阶段(视建筑为“住人的机器”)、空间建筑学阶段(认为“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目前,建筑学的价值观已经开始进入第六个阶段——生态建筑学阶段。近年来,我国参加环境艺术实践的人很多,但城市环境艺术作为一个学科和行业,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学科理论,正处于一个慢慢上升的阶段。因为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的主要角色是建筑和城市的空间,它是构成建筑城市的空间的材料、框架、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的注重规划者和建筑者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范围是十分的广泛和宽泛的,从探究材料的优势和特点个性开始,它包括了城市公共环境的城市的空间、道路的系统、广场、桥、建筑物群、园林、壁画、雕塑、纪念碑、建筑小品,也包含橱窗、栏杆、广告、花池、地形、水面、河流、草地和自然的景观。另外,属于城市公共环境中有了作用,但不是具体有形的物体,比如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习惯的模式、人口的结构特点、生产、生活和交际上的要求等,都是建设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有些人把环境艺术称之为“什么都包含的艺术”、“涉及面宽泛的艺术”。城市的公共环境艺术的对象、空间、时间上的宽泛性,这让它具有很多其他艺术门类不同的特色特点,它最大的特色特点是“环境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环境化”,这就是环境与艺术的联系和互动,所谓的成功之作就是只有在最佳的状态的环境艺术作品。
2城市需要的是创新的环境艺术作品
环境艺术的作品中包含着室内的环境的作品和室外的作品,这里指的是城市环境艺术包括的是城市的广场设计、小区的规划的设计、雕塑设计、园林设计、城市绿化、城市的灯光喷泉设计、商业街的格局设计等等。环境的艺术作品是城市居民亲密的活动空间环境,能愉悦居民的心情同时也能改变了城市的环境,增加了城市人们的生活的情趣,提升人们的精神品味:可以促进当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丁的兴旺。创新的作品一定要是受大众喜欢的而且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并且包含自己当地的文化,对外来的文化也要有一定的吸收,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是临摹也不是复制,而是探究和酝酿,用不同的眼光去定夺。例如:陕西同济院四层水流抽象立面展览馆,方案的设计立意摒弃一般建筑的结构,它更具抽象的意义,在传统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点,以历史的沉淀和未来的视角引起多义性与想象力的模糊共振。屋顶图案的原型是天宇星空的意向与现代数字化艺术结合。立面则是水流的抽象化,利用参数化的形变,产生河水流逝般的动感。达到了创新的目的,和现代城市环境的协调的统一。
而位于洛杉矶的市中心第五、六大街之间的泼心广场(Pershing Square),这个建筑就是代表了另一种浪漫主义的风格。此建筑大胆地运用了纯色的对比,简单的造型加上紫色粉色的色彩运用。紫色的运用在渡水墙的圆形水池,将音乐瀑布喷泉带入到静水之中,墙上的窗户也运用了中国园林中的元素,小方框的窗户将外面的景致带入了进去,亮黄色的咖啡厅和三角形的汽车站则位于广场的另一端,在色调上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差距。水池周围的鹅卵石的渐变性铺设成为泛水区,以黑色灰色的花岗岩拼装成曲折的水道,圆形的水池和下沉式的矩形露天广场以几何形状的风格图案设计,这个便是这个广场的设计特点。这里改造之前,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毒贩的聚集地,这个改造的项目在最大限度和意义上成功地完成了周围的物业改善和社会建设的优化目标,因此泼心广场就成为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1]。
世界上许多的著名的建筑物体都是标志着这个城市的象征,这些建筑物就像是一个个纪念碑,代代传承这人类的文明。对于城市的设计者他们需要的是把当地的文化和日常的息息相关的信息融入设计中,只有这样的艺术品才能大大地提升城市的品位。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的首都巴黎的市中心的战神广场上,是举办世界博览会建立起来的永久性的纪念物。凯旋门是法国人民胜利的象征;凯旋门的外观看起来雄伟端庄;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悉尼的歌剧院等等。城市的建筑环境空间就像是一场音乐会,可以陶冶我们的情趣净化我们的心灵,让人与人的心更加的靠近。
3在城市的文化中、地理特征和历史中去发现创新
3.1 把握当地人文历史特征,提高公共环境艺术建设水准
每一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点,怎么去发现和创新都是需要细细研究和发掘的,只有把握住当地的人文历史特征,结合科学的做法才可以得出很好的作品。很多低质量的作品被复制、模仿、克隆,给我们的视觉上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以至于环境中的资源被无限的浪费。一个城市的夜生活是这个城市的点睛之笔,夜市中的城市灯光五彩斑斓,既可以提升人们交往交流的空间也可以是城市的点睛之笔。比如说,河南开封的夜市生活是远近闻名的,开封的夜市吸引了很多外地的人来游玩,一条不是很宽的街道,两边排满了琳琅满目的吃食,香味四溢,很有特色。
3.2 挖掘当地地域特征,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创新
当代的城市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需要和重视,广场的设计都要和周围的环境相辉映。比如是西安钟鼓楼的环境设计,凸显出两座鼓楼的外貌,保证了他们的视野通透,于是他们的设计采用了下沉式的广场、下沉式的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和绿化广场等多元素的设计理念,增加了西安钟鼓楼中心点睛的吸引力和包容力。与此同时,为了缓解和解决交通上的人车分流,在设计的元素上,设计者采用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含义,传达出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出了完整的未来的城市文化广场环境。引用自然环境的手法也是地域特征的创新形式,大量的引用当地的水资源、绿植被、动物等,用此进行环境艺术创新的设计。就像是西安鼓楼环境,正是运用了大量的植物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这些绿植的装点看起来能使人心情愉悦又增添了城市的灵动感。
3.3 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丰富环境艺术创意源泉
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的独特的环境艺术形式——中国古典园林,古典的园林它的设计当然和中国绘画和文学写作都是息息相关的。园林意境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那时的文化潮流是崇尚自然,所以出现了山水画、山水游记。园林的环境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一开始的一建筑为主体转向了以山水自然景观为主体,以夸张的手法转变成了自然朴素的流露为主体的思想。这些的中国传统的文化和理念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师提供很精彩的创意源泉和灵感。
4对于在人性化的设计创新
在我们所研究的很多的城市之中,我们的所看所感,给我们的感触都不相同。在我们追求个性和特点的同时,设计者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找回古都的风貌,建造新的景观[3]。但是结果并不尽人意,那些在阳光下的建筑和街道已经失去了亲和力,设计师在设计时尽可能地表现自己而设计,往往却忘记了为生活中的普通人而设计。以人为本则是城市环境的最基础的功能之一,这是一个设计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要想所设计的建筑具有人性化的理念,在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内容:
首先,城市的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内容的变化,认真的研究他们的工作生活習惯比如他们早上起来会做晨练、上午下午会聚集在一起聊天、休息。晚上在人必见多的时候,主要的活动是散步、运动、观看一些表演为主[4]。在不同的季节之中,城市居民的活动需求也有所不同。春季人们需要空间活动游玩,炎炎夏日时人们需要在树荫下乘凉。
其次,不同的城市居民对环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青年人喜欢大空间的活动场地,需要有对应的娱乐措施;老年人则需要休息的地方和群聚聊天的地方。所以,城市环境的设计要和当地不同的居民生活习惯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结合、开敞和封闭的空间相结合的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
最后是对城市环境绿植的设计,南方的气候湿润炎热,夏季比较长,在设计中应该选择种植高大的树木。还有关于草坪的设计不仅要有观赏性也要拥有实用性,要满足人们在上面的一系列的活动,不要为了追求好看而不允许人们和植物的亲近。
现代的城市设计不是为了神一样的设计而是为了生活在城市里面的男人女人小孩子和老人设计的,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学习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在我看来只有公共环境的设计是充满创造力的,才能拉近普通人的生活,使得设计的物体更加平易近人和具有实在的意义。
5结束语
在我们发展的近百万年的城市变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人们摆脱各种束缚约束,如今终于进入了一个和谐的人性化的时代。我们想法的转变和城市环境的改变都是一项漫长而困难的任务,我们所期待的和现实的实质性,都需要辩证地对待。今天的我们在绿色城市设计的思想上,渐渐得到了深入并取得了成绩。随着各地方政府和公众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和关注,我相信,我国未来的城市环境艺术建设,一定会展现出美好、欣欣向荣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城市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42-43.
[2] 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里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0.
[3] 王建国.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8.
[4] 张斌,杨北帆.城市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15.
作者简介
刘欣明(1994-)女,河南郑州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在读,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