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服饰景观的人地适应与地域特征分析

2020-12-28 11:48果霖李刚苟双晓刘玉璟张天会
关键词:服饰服装

果霖 李刚 苟双晓 刘玉璟 张天会

摘 要:花腰傣服饰的自然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息息相关。文章在介绍花腰傣聚居地区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花腰傣服装、筒裙、绑腿和蔑帽的实用功能,讨论了花腰傣服饰景观的地域特征,指出得天独厚的特殊地形地貌是哺育花腰傣服饰的最佳摇篮,花腰傣服饰是花腰傣人在长期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中产生的。

關键词:花腰傣服饰;人地适应;地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46(2021)01-0046-05

0    引言

分布在红河流域中上游的傣族,由于其在服装上有一个独特的特征――习惯于用一条色彩缤纷的长布带系在腰间,因此被其他民族形象地称为“花腰傣”。

民族服饰虽然具有识别民族族群、规范礼仪道德、区分社会角色、传递思想信息以及美化形体等等特殊功能,但其基本的功能还是需要适应环境及气候,御寒散热,遮阳防雨,免受自然伤害,使人体保持一定的体感温度和舒适度,保证身体健康。人类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与环境及气候(气象)关系密切,环境、气候直接影响和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在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的干热河谷、高原、山区,各种气象因素,如温度、风速、气压以及太阳辐射等均会引起人体生理不同程度的反应,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影响极大,不注意就容易患气候(气象)病。花腰傣族人在与恶劣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总结出了原始的、直接的、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穿衣着装来调节局部气候,抵御环境变化,保护身体健康。

花腰傣主要聚居在新平漠沙 腰街 戛洒 水塘等800米以下的低海拔河谷地带。西面系磨盘山系,东面是哀牢山系,中间的红河从西北向东南奔腾而下。山峦连绵,河流纵横,峰高谷深,地表崎岖,呈“V”形山谷地貌。由于身处深谷腹地,环境封闭,地形复杂,与东南走向山系近乎垂直的西南季风因高山阻挡而产生变化;而东南暖湿海洋气流在顺河谷向内陆扩散过程中,因地形升高而逐步衰弱,从而形成明显的“焚风效应”。因此该地的气候既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色,又有低纬度高原气候的属性,冬季干暖,夏季燠热,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呈现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绚丽多姿的花腰傣服饰就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诞生,并适应和发展起来了。

1    花腰傣服饰景观的人地适应

美学家波格达列夫曾经指出:“服装的穿着者不仅关心他自己的个人趣味,而且也顺应地域的需要,以符合他的环境的标准。每个人不仅在语言上也在服装上,使自己与环境相适应。”[1]

在人类进化与人地适应上,服装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服装有3个重要作用:保暖、遮羞和装饰。其中保暖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使人体与外部空间之间形成“服装小气候”;二是隔断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和作用,尽可能使外部气候(气温)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下降到最低。着装与否、服装款式、服装材料、服装厚度都会影响及改变“服装小气候”,直接影响人体的温度和舒适度,因此,合适的服装能够直接改变外部恶劣气象环境对身体的不利影响,使人体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

漠沙―戛洒花腰傣聚居区内年平均气温22℃~23℃,最热月平均气温28℃~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6℃,最冷月平均气温15℃~16℃,极端最低气温0.4℃,全年无霜,常夏无冬。由于区域内地形闭塞,全年风力较弱,年平均仅1.3米/秒,即使风速较大的春季,平均风速也不足2.0米/秒。降水600~800mm,干季降水159.3mm,占全年降水20.2%,年蒸发量在2700mm以上,且80%集中在夏季,为年降水量的3~4倍。年内干燥度在7.94~0.94之间,全年干燥度为1.89;系干旱的干热河谷,日照及太阳辐射热量充裕,年日照总时数为2291.7h,河谷年辐射量为126.495kcal/cm2,有效生理辐射量63.248kcal/cm2。

人是恒温动物,影响人体最大的气象要素应该首推气温,气温在一定范围变化时,人体能够根据冷热情况自动进行调节和适应。例如,炎热时皮肤会出汗,通过汗液和水分的蒸发,向体外释放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2]在炎热地区,裸露的皮肤是人体散热调节的主要部位,其温度随气温变化比较明显,而衣服遮蔽部分的皮肤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因此人们往往采用适宜的服饰遮蔽皮肤,形成“服装小气候”来维持人体热平衡。有衣服遮盖的皮肤温度根据衣服的材质、厚度和款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二者之间的温差不仅反映出人体的舒适程度,也反映出不同种类的服饰对于改善人体热环境的效果,因而需要选用合适的服饰材质、厚度和款式来遮蔽皮肤的。[3]

现代特种气象学对服装进行的工程气象研究,以及从人体舒适度角度进行的服装厚度气象指数预报认为:气温22℃~25℃的较热天气,服装厚度应为1.5~4mm,款式品种应为短裙、短裤、短套装、衬衫;气温25℃~40℃的炎热闷热天气,服装厚度应为0~1.5mm,款式品种应为短衫、短裙、短裤、短袖棉衫,为了透气散热,最好选用棉、麻、丝绸原料。根据县志记载,并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发现:适应气候变化是传统花腰傣服饰的一个重要功能。花腰傣服饰设计要点:内衣为无领无袖右襟内褂,外套为无领无襟青色短衫,配合筒裙以及大量使用丝棉织品的超短装组合设计。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满足现代工程气象学关于较热和炎热闷热天气的服装设计要求,而且还通过服饰的叠穿和组合变化,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变化,并适应相对较凉的或凉爽舒适的气候。

进一步分析花腰傣女子左上角翘起斜角的裙子,这也是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然形成的。花腰傣妇女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穿戴的是形制比较简单的生活装和生产装,而不是盛装,下身仅穿一条或多条在裙腰和裙摆上简单缝制了几道彩色织锦或彩带的筒裙,配上镶了花边的围腰,穿裙子的方法与着盛装基本相同。为了方便劳动,左边的裙摆向上提起,形成斜角。花腰傣居住区域因为气温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女性穿着的裙子少则一二条,多则六七条,以适应气候变化,并方便多层套穿。套穿的外裙一条比一条高,形成了向上翘起的美丽的左倾角,套穿的裙子越多,左倾角就翘得越高,叠加在一起犹如道道彩虹绚丽多姿。

为遮挡烈日,花腰傣女子出门必戴帽子。傣洒的伞状蔑帽、傣卡的草帽,都具有避雨防晒功能。傣雅的翘檐斗笠,被戏称“斗笠反着戴”,这种翘檐斗笠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而且具有实用功能。傣雅佩戴翘檐斗笠的传统方法是:把一块长方形的双层黑布的两角钉在斗笠内侧靠后的左右两边,让黑布将脖子和头的后部形成遮挡,既能遮挡从后面射来的阳光,又不影响空气流通。傣雅妇女把斗笠斜戴在头上,还能充分遮挡射向脸部的阳光,在高温天气,戴这种翘檐斗笠是比较凉爽的。

花腰傣妇女系在腰间的小秧箩看似装饰品,其实这是她们的小挎包,她们外出劳动时需要把钱包、刀具、钥匙,甚至用树叶包好的饭菜都放在秧箩里。秧箩一般用淡绿、金黄、白色等各种色彩的细蔑皮编织而成,很少进行装饰,圆口微开,口径10~15cm,高约30cm,中部略细,下截稍宽呈方状,容积比较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4]

花腰傣的绑腿也有很强的实用功能。由于花腰傣依山而居,林中荆棘丛生,爬山和劳动均易划伤穿短裙的妇女腿部,打上绑腿后就能避免身体被荆棘和树枝划伤。花腰傣长期生活在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热带蚊虫猖獗,还有许多细如尘埃的小黑虫,叮咬人体皮肤后,轻则发痒,重则红肿,甚至溃烂;花腰傣妇女在田间插秧薅草时,常有蚂蝗叮咬腿脚。而打上绑腿后能很好的起到保护腿脚的作用。

曾经有人提出质疑:红河河谷如此炎热,为什么生活于其中的花腰傣却如此严密着装,层层包裹,并以深色为主?皮肤裸露比例又是如此之少,似乎与常理相悖,颇令人费解。这是因为花腰傣身处云贵高原,日照时间长,辐射充裕,紫外线强。紫外线尽管具有杀菌功能和抗佝偻病的作用,但过量的紫外线也会引起皮肤癌、白内障,并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另外如前所述,花腰傣生活在“焚风区域”,在“焚风天气”出现时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一系列“焚风综合症”,因此,可以认为:花腰傣服饰,以及花腰傣着装时皮肤裸露的比例,对于花腰傣人(热带原住民)来说是绝对科学的,因为这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而得出的“科学”设计,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考验,而且有关服装的特种气象学的研究也为传统花腰傣服饰的设计提供了工程气象依据。

当然,同样的着装,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对于其他地域的民族来说,就不一定是科学合理的了,这正是体现了花腰傣服饰景观的人地适应性。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克洪所说:“人的机体为着生存必须在最低限度上随着自然环境而做出一定的调节。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凝聚。”[5]

2    花腰傣不同地域的服饰景观

服饰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地适应特征的体现。花腰傣集聚的新平县虽然地处北温带,但由于地形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特点鲜明,形成一县跨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个气候类型,一山有“山脚穿汗衣,山腰穿夹衣,山顶穿棉衣”,“五里不同天,十里不共雷”的异常气候特征。以致境内各民族的服饰为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出现不同类型,即使同一民族,各支系也有着不同的服饰。据调查,可区别的服饰种类达数十种之多。譬如:彝族服饰有鲁魁山型、磨盘山型、新化型、老厂型和哀牢山型;傣族服饰有傣雅型、傣卡型、傣洒型和傣角折型;哈尼族、拉祜族中不同支系均有不同类型的服饰。[6]同一支系,由于所处地域相同,审美意识相通,于是形成同一服饰类型,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服饰类型及主体审美意识的影响。

从花腰傣名称看:花腰傣服饰根据不同的自称可分为傣雅型、傣卡型、傣洒型3种,从这3种自称中可以看出其历史和文化的痕迹。“傣雅”,即傣雅伦,意为历史上民族大迁徙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傣家人;“傣卡”中的“卡”,傣语泛指除傣家以外的其他民族,意为由其他民族融合而成的傣家人;“傣洒”中的“洒”,傣语意为“沙”,戛洒,即沙滩上的街子,因其主要居住于戛洒一带而得名,有学者考证,傣洒是古滇国非贵族阶层的后裔。从这点来看,花腰傣服饰的差异性体现了花腰傣支系文化特征。

从花腰傣所处的地理区域看:傣雅主要分布在漠沙镇,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64公里,属立体气候地区;傣卡主要居住于腰街镇的曼蚌、峨德、磨刀等地,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56公里,属亚热带河谷地区;傣洒分布于戛洒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72公里。三地直线距离不远,但当地地表崎岖,峰高谷深,河谷呈南北走向,地勢东南低,西北高,旧志有“一水中分,两山对峙,沿江南下,地势渐低”的记述。境内两岸重峦叠峰,千峰万空,地形复杂,海拔高低差大,这种立体多样性的地形地貌格局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导致花腰傣服饰类型虽然大体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彩带缠腰,使腰部形成独特的花腰形体,这是花腰傣服饰的共同特点。色彩上,由于距旱傣、水傣甚远交往甚少,与之有所区别;而与哈尼族、彝族等民族结伴而居,皆崇黑敬红,装饰特点为“服青饰红”。花腰傣服饰又因所用布料质地、装饰图案、修饰部位和色彩爱好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格调。

“傣雅”服饰主要由衣、裙和头饰3部分组成,内褂无领无袖,胸前成排嵌满银泡;外褂为无领无襟短衫,比内褂短,不系不扣,穿上后,正好露出内衣短褂嵌满银饰的几何图案。下着数条内长外短镶边筒裙,习惯自上而下穿着,数条镶边筒裙叠穿,依次将五彩花边露出,裙摆向左边翘起,裙摆处的花边交错重叠,象征着傣家千万条美丽的溪水,又好似天边彩虹耀眼夺目,长达五六米的五彩腰带叠叠层层缠绕于腰间,色彩绚丽斑澜。发束于头顶,用宽约10cm的青布将发层层裹起,形成耸立的傣雅头饰,再戴上鸡纵斗笠,形成别具一格的冠帽巾帕混合型,耀眼夺目。

“傣卡”服饰整体上与“傣雅”服饰相似却又另具特色。内褂为黑色无袖右襟,边缘用彩色布镶拼,褂子的前胸后背用银泡缀饰,下边用银须装饰。外穿黑色右襟无领长袖衣,襟边和袖管绣有各色花样的布条镶边作饰,背部由七彩织锦花带镶成,一块缀满银泡和芝麻铃的三角巾飘着缨穗和流苏作为尾饰。头部缠绕黑布绣花头帕,另又缠绕绣有图案精美的装饰带,两端缀有红色缨穗。包头时,黑布头帕上的绣花图案包在额头前,红色缨穗垂于两耳旁。裙子为黑色宽摆筒裙,裙摆下端接贴30cm左右的织锦图案,图案层层叠叠似彩虹,再以黑色土布套筒为绑腿,彩带固定,更为花哨。

“傣洒”女子服饰,黑底漂红色花边短褂,衣襟腰部有一块半尺宽的彩色伞状花纹绣片,外衣用极艳丽的绸缎缝制,袖子为红色,袖口滚着黑、绿、黄、褐等色布边。外衣长度及胸,穿着时恰好露出内衣的五彩斑斓。下着数条黑色绸缎筒裙,裙摆处宽约1尺的彩虹式花边和红缨穗交错在一起,小腿部是白色绣花套筒绑腿,腰间层层叠叠地缠绕着宽约2寸的绣花腰带。将长发盘成发髻编于脑后,然后用丝带把蔑帽系在发髻上。如此着装完毕,给人一种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的感觉,把“傣洒”姑娘衬托得雍荣华贵,高雅大方。

花腰傣不同地域的服饰景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花腰傣服饰景观在地域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一方面有其历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也对其产生作用,并导致了服饰的地域差异。从此可以得出: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是适应所居住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创造出来的,并形成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服饰风格和传统。随着居住环境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其穿着服饰也会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彼得凡ǜ翊锪蟹?作为记号的服饰――在人种学中服饰的功能和结构概念[J].胡妙胜,译.戏剧艺术,1992(2):42-45.

[2]吴兑,邓雪娇.环境气象学与特种气象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3]黄传坤.新平花腰傣传统服饰的气候适应性研究[G]//李永祥.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花腰傣服 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傣对照.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68-175.

[4]仇学琴,崔平.花腰傣服饰文化及变迁发展探析[G]//李永祥.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花腰傣服饰 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傣对照.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93-94.

[5]克魯克洪.文化与个人[M].高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6]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

[7]《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 出版社,2008.

[8]杨忠武.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9]刘燕.着装厚度气象指数预报[J].气象,1999,25(3):13-15.

[10]朱凌云.着装气象指数研究[G]//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2001:378-380.

Analysis of Man-Land Adaptation and Regional Features of Huayao Dai Costumes Landscape

GUO Lin1    LI Gang2    GOU Shuang-xiao3    LIU Yu-jing4    ZHANG Tian-hui1

(1.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01,China;

2.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Yunnan 650031,China;

3.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

4.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4,China)

Abstract: The natural formation of the Huayao Dai costum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conditions.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Huayao Dai compact reg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functions of the Huayao Dai costumes,skirt,leggings and mie hat,discusses the regional features of the Huayao Dai costumes landscape,and points out that the unique special topography is the best cradle for feeding the Huayao Dai costumes.The Huayao Dai costumes is produced by the Huayao Dai people in the long struggle with the bad na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Huayao Dai costumes;landscape;man-land adaptation;regional feature

猜你喜欢
服饰服装
去海边吧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少数民族的服装
道具服装
迁徙
猜朝代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Wearing History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