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站点冬季平均气温降温达到往年标准差的0.43倍,即为冷冬。一般过完冬季,才能知道究竟是不是冷冬。相比于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冬季气温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东亚冬季风的变动。2004和2005年冬季,中国出现的两次大范围寒潮,都与其有关。
11月4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了冬季气候预测:全国大部分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需要特别重视隆冬(2021年1月)可能出现大范围强低温雨雪过程。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同时提到:预计冬季形成一次弱至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但其后期演变趋势和气候影响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这是否意味着今年冬天更冷?
拉尼娜事件并非冷冬的最强助攻
“我们所说的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与常年同期相比出现大范围偏冷,并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现象。”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说,在业务监测标准上,有一些关键海区的监测指数,这一指数如果低于-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就可以定义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常说有拉尼娜事件的冬天“可能偏冷”,但这不意味着冷冬。“偏冷”“偏暖”只是相较于平均状况而言的大致状况,比平均状况略微偏高就可以说是偏暖,相反则是偏冷。
冷冬有明确定义:监测站点冬季(12月至次年1月)平均气温降温达到往年标准差的0.43倍,即为冷冬。所以一般过完冬季,才能知道这个冬天究竟是冷冬还是暖冬。
远在东太平洋赤道附近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对导致东亚冬季气温降低的异常大气环流有一定贡献。拉尼娜事件使东太平洋的海水变冷,相对而言,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偏高,则上方偏暖的气流上升、气压偏低。我国南方靠近西太平洋,这里容易形成低压区。拉尼娜事件带来的其他副作用,则让北极冷涡分裂出来的冷空气无法东去,把冷空气“挤”得南下。
但拉尼娜事件并不直接决定是否为冷冬。如1988年、1989年、1998年以及1999年冬季都发生了中等到强程度的拉尼娜事件,对应的冬天却是偏暖或者暖冬。没有拉尼娜事件的2004和2005年,却出现了冷冬。
相比于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国冬季气温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北极地区的变动:作为冷空气的源地,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北极冷涡的强弱,进而影响冷空气的进退和东亚冬季风的变动。2004和2005年冬季,中国出现的两次大范围寒潮,都直接与东亚冬季风的变动有关。
非冷冬年≠整个冬天都不冷
统计数据显示,1998和2016年冬季是我国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两个冬季。这两个冬季内,全国平均气温在大部分时间都比常年平均值高,但也都有明显的气温波动和气温明显低的阶段。2016年的超级寒潮甚至还导致广东下了一場雪。
今年虽然“整体偏冷”,但国家气候中心依然给出了后冬(2021年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的预测。所以还是要每天关注气温的实时变化情况,才能找到最适合出门的穿搭。
我国疆土辽阔,冷空气南下的速度与范围每次都不同。因此,北方和南方变冷的程度各不相同,甚至出现冷空气止步于北方的情况。所以,南方和北方的“冷”并不是同步的。
除此之外,南方的“湿冷”和北方的“干冷”也不同。南方往往湿度更大,人的体感温度明显低于周围环境温度。而北方风大干燥,风虽然凉凉的,但这也只是周围的温度下降而已,人的体感温度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有些北方人在南方不抗冻,也并不奇怪。
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
那么,冷空气可以被阻挡吗?近日,一张“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的图片引发关注。之后,中国天气官方微博发布长文进行解释。文中指出,秦岭发挥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秦岭对水汽有阻滞作用,其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上,北坡平均降水800毫米以下。北坡相对寒冷干燥,南坡则温暖湿润,南坡自下而上拥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 亚寒带5种气候类型;北坡自下而上拥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4种气候类型。秦岭的存在不仅改变了中国大陆的自然格局,还带来了强烈的“南北差异”。
那么,秦岭是怎么挡住南下冷空气的?首先,秦岭的海拔高对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北上都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可以被秦岭“挡”住,遇到强冷空气来袭,还是会翻过山,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一般来说,如果山脉阻挡了干冷空气,并不会出现如图片上那样“泾渭分明”的现象。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会在一侧出现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
(《科技日报》《生活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