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一个好工作。”这是发生在许多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对话。事实上,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基于“谋生”的“劝学”已经很难激发孩子的內驱力了。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农30年”暨全国中学劳动教育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班建武对物质丰裕时代孩子的学习、劳动做出深入分析。
过去,大家都认定“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现在,如果还拿这一套去跟孩子说,他们已经无动于衷了。甚至有孩子问老师:“我家有好几套房子,光收租金就很多钱了,我为什么还要学习、劳动?”在班建武看来,传统的“劝学”是建立在“谋生”的教育逻辑上的,处于物质匮乏社会的人,会选择将教育作为改善基本生存的优势需求,从而好好学习。随着物质丰富,因物质而学习的动机越来越弱。因此在家境很不错的情况下,家长“劝学”要换一套逻辑。
“劝学”的逻辑,和劳动教育的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处。班建武指出,物质基础的变化,意味着优势需求改变。调查显示,42%的青少年表示“经常有空虚感”,38%的青少年觉得“经常感到孤独”。也就是说,父母与孩子的优势需求产生了代际差,父母世界的苦是物质匮乏,学生世界的苦是精神匮乏。而劳动,正是一个人获得存在感、价值感和意义感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信息化、自动化生产的时代,劳动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劳动的准入门槛会空前增大,未来谁有能力参与劳动,才会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重视。这种能力,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获得。同时,劳动的自由度空前增强。自然经济时代劳动受控于特定的时间、空间,未来也许不受时空限制,劳动生活化、生活劳动化。
因此,信息社会的劳动教育必须立足当下、回顾过去、前瞻未来;必须让孩子意识到人类知识对劳动世界改变的巨大力量,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还要让孩子理解这种改变的趋势,做好准备。
(摘自《广州日报》 刘晓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