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
骗局横行
11月1日央视新闻的文章《六旬粉丝沉迷假“靳东”要私奔?揭秘假冒明星账号背后的“生意经”》说,前不久,江西赣州61岁的黄女士在短视频平台被假靳东欺骗感情,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据黄女士的家人介绍,黄女士在今年年初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开始上网,很快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一个头像是演员靳东的账号,自此,她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浏览关于“靳东”的短视频。对这个账号的每场直播卖货,黄女士也都会准时关注,而且还购买了偶像推荐的不少商品。9月底的一天,那个所谓的“靳东”私信联系黄女士,声称要和她结婚,还要给她一笔钱买房子。尽管家人告诉黄女士这是一场骗局,但是她坚信对方就是演员“靳东”,甚至还离家出走去吉林长春找自己的偶像。最后在民警和家人的耐心疏导下,黄女士才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10月22日新华网的文章《迷上短视频老寿星追星到北京》称,10月10日,首都机场公安局西航站区派出所接到一起警情,一位只会说粤语的85岁老奶奶称要见自己的偶像。老人向民警展示了她手機内关于偶像的小视频,虽然语言不通、交流不畅,但民警大致听懂了老人的意思:“我很喜欢他,他中意我,他挂念我,他想见我。我来北京就是来见他的。”在磕磕绊绊的交流中,民警逐渐了解到,因子女忙碌,老人长期独居,无聊时便通过刷小视频来解闷。每次看到这名男星叫她姐姐的视频,老人心里都感到备受关怀,也因此迷恋上了该男星。但实际上这些视频都是网友制作的合成视频,通过大数据频繁推送给老人,使老人产生了误解。后来,在民警的帮助下,老人回到了自己的家。
10月15日澎湃新闻的文章《“假靳东”“假董卿”背后的中老年骗局》提到,随着网络上的不断爆料,我们恍然发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竟然不只有“假靳东”,还有“假董卿”“假马云”“假刘德华”“假黄晓明”……伪明星账号背后的骗局这才逐渐浮出水面。一位网友表示,此前她爸爸在快手刷到了马云的创业类视频,称马云团队要帮穷苦人致富,30天能赚几千元钱,但是需要先交1700元的入场费。她爸爸对此深信不疑。另一位网友则表示,她爷爷点赞了一条和董卿有关的短视频后,平台根据算法推荐了一大批“假董卿”,导致爷爷沉迷其中,最后她不得不把账号注销。实际上,这些视频基本是用普通剪辑软件制作的,抠出人像,加个背景音乐就能完成,成本非常低廉。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抖音带货必须要有1000个以上‘粉丝才可以上商品链接,所以有些账号会想尽办法吸粉。这种‘假靳东的视频涨粉非常快。‘粉丝涨到一定的量后,这些账号往往会安排直播带货的活动。而这类直播带货卖的大多为‘三无产品,比如没有合格证的洗衣液,品牌叫‘富婆霜的化妆品。”
探究原因
11月4日新华网的文章《中老年人,迷上短视频但别迷失自我》指出,据QuestMobile今年发布的《银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看视频、听音乐已经成为大部分银发族娱乐放松的方式,其中看短视频是中老年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为何中老年人对短视频如此热衷?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认为,一些中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是因为不愿被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列车所落下,他们不愿成为时代的抛弃者,因此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掌握有着强烈愿望。另外,“互联网技术本身有着智能化算法,能对用户表现出来的行为给予某种计算,从而锁定用户的需求,完成算法型推送。”喻国明说,过去长时间以来,中老年人消费的精神食粮都是传统媒介所制作的某种“营养餐”,所以在面对满足个性需求的智能化推送时,缺少相关经验,也因此在接收这类信息时会比较容易沉浸、成瘾。在新媒体时代,老年人的思维难以跟上高速发展的网络世界,同时也缺乏对信息真伪的分析辨别能力,因此这些“问题短视频”才会在中老年群体中广泛流传。
10月16日《光明日报》的文章《“假靳东”们靠什么骗了中老年粉丝?》提到,近年来,假冒明星账号骗取粉丝刷礼物、向粉丝兜售产品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些账号的运营者大多采用嫁接视频的方式,截取演员演戏和接受采访的视频片段,加上人工或机器配音,自称是明星本人。技术并不高超,但仍有不少中老年人上当受骗。情绪情感管理专家张晓彤认为,中老年人被假账号欺骗的原因,除了老年人对视频制作等技术缺少认知和辨别能力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部分中老年人对名人会产生盲目的信任。对于年龄较长的人来说,他们对明星、名人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心理,也就是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就有一种从心里的、潜在的信任感、认同感。只要符合他们的审美,符合他们的这种所谓的标准,他们就特别容易被同化进去,而且确实骗子们选择的明星恰恰又都符合中老年人审美的基本要素。
10月19日人民网的文章《假靳东骗局背后:老年群体需要精神关爱》表示,老年朋友年岁渐长,儿女们都忙着工作事业孩子,无暇陪伴父母。“自己从没享受过被爱的感觉,数年婚姻老公像是摆设,家庭纠纷不断,从来没有人像你一样关心过自己。”假明星账号下的评论里,满是“孤独”“想念”“感谢陪伴”的字眼。逐渐被年轻人或者另一半忽视的老人们,把“靳东”当作真实生活中的救赎。他们只是贪恋那点缥缈的温暖,就如同扑火的飞蛾般奋不顾身。短视频中的嘘寒问暖和假意讨好,成了一些老年“粉丝”情感匮乏的人生中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之光。或许比子女偶尔来的关心,更容易成为一种情感寄托。网络世界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但并不能弥补内心的空虚与孤独。他们陷入的是渴求却从未得到的心情。
守护安全
10月22日中国新闻网的文章《短视频火爆下,如何保护“老年的她”》指出,短视频平台本应是开阔眼界的平台,却成为部分中老年人被骗的舞台,解决此事亟须提上日程。在“假靳东”事件引发热议之后,平台迅速出手,“假靳东”账号基本上被查封,这也证明平台有能力做到对虚假账号进行管制。伪明星账号的生产、运营已经成为产业,瞄准了中老年女性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短视频平台在账号注册、发布视频时更要进行严格审核。大数据推荐让中老年人不断收到所谓“明星”的信息,平台在能猜测用户喜欢内容的同时,相信也有能力,或应进一步提高对内容的虚假性和危害性判断的能力,不要再通过这一方式给中老年人推送这些“虚幻”的信息。过往,我们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短视频平台对未成年人群体的保护上,各项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在网络介质越来越深入社会生活、越来越火爆翻新的情势下,我们也要关注“老年的她和他”,保护“老年的她和他”。
11月6日新华网的文章《防沉迷,也需“老年模式”》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子女与父母的身份似乎互换了。谁能想到,以前苦口婆心地劝你少玩些手机的父母,居然变成了“自己”,而自己也开始明白当年父母的“苦衷”。如何帮助中老年人正确“触网”,理智地面对短视频等新兴传播方式,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课题。面对早已是大数据算法下的互联网,“涉网未深”的父母几乎如同一张白纸。网上说什么,短视频里播放什么,他们可能都会“照单全收”。对此,互联网平台不妨像推出“青少年模式”一样,专门为中老年人推出相应的模式,在使用时长、用眼健康、视频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与提醒,从而达到防沉迷的目的。其实,今天父母在面对互联网世界时的各种不适,有可能也是我们未来将会面临的窘境。如何让中老年人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让他们找不到智能时代的入口,也不能让他们找到了入口却迷失其中。
10月26日光明网的文章《莫让老人沉溺“问题短视频”成无解难题》认为,老年人沉溺“问题短视频”,不能成无解“难题”。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颇受关注。相应的管理工作,不能缺位。对于短视频平台方、相关政府部门而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问题短视频”的传播,避免更多老年人被误导;同时,也要更加注意加强源头管控,加大对于“问题短视频”的生产者的惩处力度,切断“问题短视频”背后的“利益链”。与此同时,“堵”与“疏”,不可偏废。应该认识到,“问题短视频”迅速传播,甚至让部分老年人沉迷其中的背后,是权威、真实、准确的信息的供给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应更多着力,采取通俗、鲜活、灵动的方式,用贴近老年人的表达手段、传播形式,帮助老年人释疑解惑、有效辨别真伪。
防止老年人沉溺“问题短视频”,亲人亦有“责”。当短视频渐渐降低老年人“触网”的门槛,他们所面对的除了网络世界的精彩纷呈外,还有其纷繁复杂所带来的冲击。对于老人的子女和亲属而言,帮助老年人掌握接触新渠道的同时,也要给予老年人更多关心,与老人们多沟通,帮助他们提高对“问题短视频”的“免疫力”。
链接:中老年人网络防骗指南
※互联网诈骗套路
交易诈骗。以售卖或购买商品为由,在收款后未发货、收货后未付款或其他以交易为借口实施诈骗的行为。
返利诈骗。以支付金额可获得多倍返还、购物可返还高价值商品为噱头,引诱受害人参加活动,支付金钱实施诈骗。
交友诈骗。双方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认识,以日常聊天的方式建立好友关系,之后骗子借助“好友”这层关系,以过生日要祝福、突发情况借钱、推荐虚假理财产品等方式实施诈骗。
兼职诈骗。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高佣金招聘网络兼职,收取入职费、刷单本金、代理费等实施诈骗。
仿冒诈骗。通过冒充领导、亲友、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等身份实施诈骗,以借钱、退款、涉嫌违法等理由实施诈骗。
金融诈骗。以办理金融服务(贷款、信用卡、投资理财、荐股、套现等)的名义,收取服务费、会员费等,实施诈骗。
※互联网安全建议
信息安全。银行卡、身份证、手机验证码、快递单、火车票、飞机票等不借、不给、不乱扔,防止个人隐私泄露。
设备安全。陌生链接、诱导性链接、陌生人发送的文件不乱点,软件不随意安装,定期检测设备状况,定期杀毒。
反诈安全。自称公检法人员、退款客服、某电视节目活动大奖、扫码领取理賠金、领奖先交税等电话和信息不听、不信、不转账,事先核实身份明辨真伪。
责编/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