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建图书馆的创新与转型

2020-12-28 02:26谭东华
参花(上)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创新图书馆

摘要:图书馆在舒适化、快乐化和大众化创新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推动了公共性、根基性、平均性和方便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化发展,从而有的放矢地形成了图书馆的架构模式。伴随着新技术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图书馆正向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型图书馆转型,打造各类品牌公开课和专题片文献资源,走特色的品牌路线,开发精品文创产品战略。

关键词:图书馆 创新 服务 传播方式

嘉峪关市新建图书馆于2010年8月16日正式开工,2010年11月主体建成,2011年4月17日全面封顶,2012年10月30日完工,2013年12月16日竣工验收,2018年实施图书馆系统全面升级,2019年贯彻落实总分馆制。新馆位于南市区明珠文化公园西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图书馆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58平方米,设计藏书规模60万册,实际现有藏书30万册。2019年,嘉峪关市图书馆在固有的模式上进行再更新,再發展,实施“互联网+图书馆”运构模式。“互联网+图书馆”建设分为云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文化雄关、“一带一路”数据库、数字资源、市民学习中心等九大版块,数字资源全覆盖,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转变了图书馆固有的传播方式。

2020年,嘉峪关市图书馆在“互联网+图书馆”的基础上,实现了图书馆数字网络总分馆模式。同时,图书馆在舒适化、快乐化和大众化创新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推动了公共性、根基性、平均性和方便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化发展,从而有的放矢地增大了图书馆的架构模式,实现了方方面面的创新和发展。

一、架构模式创新

嘉峪关市图书馆在信息革新共享架构方面,实现了周边各馆际互通互借和数字信息互通互享;实现图书数字信息地域化、专题化、理论化、系统化等,将国内、国际信息资源实施本地化享用模式,与本地城市、乡村、厂矿、军民共同建设使用图书资源,进而扩大了地方图书馆的范畴和作用。与此同时,对总馆特色文献资料图书进行分门别类的专业设置,突出专题地域文化重点建设,理论联系实际将重点计划和目标等分配比率趋向更加合理。并根据图书馆的七五发展规划和专题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在特色、专题方面,加大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革新力度,确保地域性、特色性文献信息资源的收全率和专业率,确保特有馆藏资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可以引入新闻媒介网络市场观念,筹建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图书馆建设方向,完全让读者市民快乐潇洒地读书学习,构建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从而避免“千馆一面,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让专题图书馆、地方特色图书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嘉峪关市图书馆实行全免费开放,设置报纸期刊阅览室、社科借阅室、文学借阅室、综合图书阅览室、创客空间、少儿阅读体验区、数字阅读体验区、红色主题馆、民族民俗文献专馆等对外服务窗口17个,节假日正常开放。借阅机、电子阅览器、人脸识别借阅系统,以及沙发、供水机、自动取放图书机等,摆放合理、方便使用。图书馆工作人员文明礼貌服务,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积极主动、周到细致地为读者服务,推介馆藏资源,做好室内保洁工作,引导读者有序、文明借阅。

二、读者服务工作创新和发展

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优化图书馆的运构模式,整合长城文化、丝路文化、河西走廊经济带,扩大数字图书馆媒介体量,让智慧图书馆如雨后春笋一般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逐步打造品牌模式,建立“雄关大讲堂”,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讲座。并通过嘉峪关市数字图书馆电子化、信息化、大数据化、互联网化、手机图书馆化等新技术,打造线上、线下信息资源共享,让其成为图书馆事业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实现最大范围地使用区联块所技术、顶层云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在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服务工作中。

另外,为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推进“书香雄关”建设,2017年至2019年嘉峪关市图书馆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月”“全民阅读月”“文化七进”“弘扬传统诵读经典”等各类阅读文化推广活动300余场次。以节庆日为节点,大力弘扬传统文化,2019年先后举办了“墨香满春”灯谜展、“粽情端午·弘扬传统”“我和我的祖国”手抄报大赛等一系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活动。同时,深入发掘图书馆特色功能,现已将“智造未来·创阅无限”3D创客公益课堂、向日葵乐园——亲子阅读体验活动打造成为我馆2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

嘉峪关市图书馆设置在市区繁华地段的六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广大市民提供家门口的图书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读书学习的需求。另外,这些分馆均匀分布在城市的中心街区,通过免费的数字图书馆,实现手机及电脑等客户端全覆盖。让数字图书馆插上翅膀,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遨游文化知识的海洋。另外,借助设置在市少儿图书馆和市图书馆的“触摸屏电子读书器”阅览群书,查阅信息资料,解决读者燃眉之急,也为探索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整合图书馆资源,实现馆际互借共享

嘉峪关市图书馆历来坚持“开门办馆”的理念,积极盘活现有图书资源,充分利用馆内外图书资源,扩大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2020年嘉峪关市图书馆将与周边各县市公共图书馆共同组建馆际通阅互借网络,到时凡持有嘉峪关市图书馆借书证的读者可以在参加协议的20余所县市公共图书馆自由阅览图书、期刊、报纸。与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结成合作联盟,实现各馆资源共享,使嘉峪关市图书馆可利用资源更为丰厚,更加广泛。

在嘉峪关市实现“一卡通”服务模式,读者可以到全市所有总分馆借阅图书文献,看完后可就近归还,或者通过手机图书馆实现免费借阅事项。与此同时,今年还将积极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远程教育有线电视、远程教育辅助网站和教育城域网络的共享全覆盖,让图书馆真正走进农村、社区、学校、部队和厂矿,现如今全市已建成61家分馆,并实现了数字图书馆全覆盖。

四、服务手段创新与转型

嘉峪关市图书馆本着多功能、一卡通服务模式,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力量,把交通、医疗、民生等城市生活集中于“雄关便民卡”,既可以满足生活需要,也可以满足文化娱乐需要。

1.信息资源共享:持有“雄关便民卡”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畅通无阻地在嘉峪关进行如办学、求职、娱乐享受,或者旅游、研学、出国等个人事项。

2.精细化、专题化文化服务:努力将嘉峪关市图书馆建设成为长城文化专题图书馆,集中华民族的长城文化于一身,形成全域旅游目的地,将城市建筑(包括图书馆)打造成为明清建筑风格,让所有来嘉峪关旅游的人体验一把穿越的快乐。

3.营造休闲娱乐式现代化图书馆:将图书馆与大型商场融为一体,让市民购物的同时享受文化大餐,形成商业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荣。

4.加快全域化图书馆的建设:在所有街区、厂矿、农村覆盖数字图书馆,方便市民学习生活需要。

5.信息港服务:通过数字图书馆全覆盖,实现政府、经济信息港服务平台,让市民通过媒体端共享全方位的服务,在求职、就业、法律咨询等方面实现“一卡通”服务。

6.全媒体专题图书馆:配置若干台全媒体电子阅读器,方便市民利用这些高科技智能阅读终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享受移动数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随着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的建成,实现图书馆的跨系统合作和资源共享。通过将读者互联网参考咨询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采用联合办馆、联合咨询,避免在电子书和纸质书采购中形成铺张浪费,让有需求的读者能够最快、最全地查阅文献信息资料。相信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馆际交流突飞猛进地发展,将来的图书馆一定会是区域中心式图书馆,没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必将被淘汰。

五、品牌服务创新

1.走特色的品牌路线,依托长城文化、丝路文化打造文旅融合的图书馆发展模式。2020年将建设长城丝路文献专题库,将汇集有关的电子资源和纸质文献资源。

2.打造各类品牌公开课和专题片文献资源。2020年紧紧围绕“魏晋墓——地下画廊”专题片,开创影视和文物古迹融合,逐步形成特色藏书建设新发展。另外,可以打造“黑山岩画”专题片、“镜铁山矿”专题片、“金戈铁马”专题片、“古今石关峡”专题片等。

开发精品文创产品战略。对于嘉峪关市图书馆本身来说,可以打造“沙漠玫瑰”文创产品、“驼铃尘清”文创产品、“击石燕鸣”文创产品、“北漠尘清”文创产品等。也可以把民俗文化打造成文创产品,例如“嘉峪关烤肉”“糊锅”等。文创产品的发展和创新,可以依托嘉峪关市图书馆的历史文献资料创新发展,通过全国范围内的馆际合作,甚至是国际合作,围绕“长城文化”“丝路文化”打造文创产品。

参考文献:

[1]耿麗霞.文化构建下的图书馆服务对推动全民阅读的思考[J].图书馆情报通讯,2010(3).

[2]蒋惠莉.文化共享工程促进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跨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研究论文集[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3]董渊,程结晶.西南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现代情报,2010,30(08):8-13+18.

(作者简介:谭东华,男,本科,甘肃省嘉峪关市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事业)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创新图书馆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图书馆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