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 边少锋 孟祥盟 赵洪祥 于玮淇
摘 要 在吉林省东部地区,以玉米品种优迪919和翔玉211为试材,设置三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和一个清水对照处理,研究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处理在保证了收获穗数的前提下,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穗粒数,增产效果明显;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茎秆性状及叶面积的影响因品种和化控时期而异,总体来看,8展叶处理下,对茎叶性状的调控效果更有利于植物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关键词 春玉米;植物生长调节剂;产量;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75
目前,玉米种植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玉米的高产稳产与机械化收获[1-2]。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可通过人为改变植物的内源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3]。因此,以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核心的化学调控技术凭借其用量少、见效快、操作简单及便于推广等特点,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栽培技术[4]。基于此,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开展玉米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试验,分析其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于2017年在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乡全民村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优迪919和翔玉211,植物生长调节剂选用预备试验筛选出的“玉多十”(主要成分乙烯利、DA-6,由吉林省颂禾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
1.2 试验设计
种植密度为5 700株/667 m2,设3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玉米第7片叶展叶期一次化控H7;等8片叶展叶期一次化控H8;第7、第8片叶展叶期各进行一次化控H7+8)和1个CK处理(清水对照)。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调节剂处理为副区。试验小区行长8 m,行宽0.6 m,8行区,3次重复。
1.3 样品采集
于吐丝期在小区内连续取有代表性的玉米植株3株,测定其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及茎秆基部第2~6节的节间长度和节间周长。成熟期每个试验小区取有代表性的10 m2样区进行测产,每个样区取代表性的10穗进行考种,按14%含水量折合成单位面积产量。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
分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见表1,优迪919和翔玉211各处理间的产量均表现为H8>H7+8>H7>CK,两个品种H8处理产量最高,且每公顷产量都超过了15 000 kg。优迪919和翔玉211的CK处理收获穗数分别为63穗和71穗,均因出现了倒伏产生空秆,直接影响了最终产量。两个品种用调节剂处理后收获穗数得到了保证,均不同程度增产。
2.2 不同处理下茎秆性变化
2.2.1 株高、穗位高的变化
由图1可知,两个品种CK处理的株高和穗位高度差别不大,而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后,翔玉211各调节剂处理的株高、穗位高均小于优迪919,可见翔玉211对调节剂的反应更为敏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具体施用效果与供试品种之间关系密切。同一品种不同调节剂处理之间进行比较,优迪919调节剂处理的株高均略低于CK,且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穗位高整体表现为H7+8 2.2.2 基部节间长度的变化 由表2可知,优迪919各处理基部节间长的变化基本呈现H7+8 2.3 不同处理下叶片性状的变化 2.3.1 单株叶面积的变化 不同玉米品种的吐丝期叶面积对调节剂处理的响应不同,相关调查结果见图2、3。优迪919的调节剂处理从穗位下3叶到穗位上6叶的叶面积均较对照有所减少,单株最大单叶面积位于穗位下1叶至下2叶。翔玉211的H8处理穗位下5叶到下2叶的叶面积较对照明显减小,穗位叶与穗位下1叶的叶面积则略小于对照,但差别不大,穗位以上叶片则又明显小于对照,H7及H7+8处理的叶面积则均较对照有所降低,单株最大单叶面积位于穗位叶至穗位下2叶。总的来看,优迪919和翔玉211用调节剂处理后有利于去除叶片冗余,采用适宜的调控时期有利于塑造其中下部叶片大,上部叶片小的形态,有利于光能的获取和利用。 2.3.2 不同部位叶面积所占比例变化 通过对优迪919和翔玉211各处理穗下层(穗下5叶到穗下2叶)、穗位层(穗下1叶到穗上1叶)和穗上层(穗上2叶到穗上6叶)叶面积所占比例进行分析(图4、5)可以看出,两个品种H7处理的穗下层叶面积所占比例均为最低,穗上层叶面积所占比例均为最高,其中翔玉211的H7与CK处理间差异显著;H7+8与H8处理均表现为穗下层叶面积所占比例较CK增加,而穗上层叶面积所占比例较CK降低的趋势。各处理的穗位层叶面积所占比例除优迪919的H7+8处理明显降低和翔玉211的H8处理明显增加外,其他处理与CK间差别不大。相较而言,H8和H7+8处理的玉米植株上部叶面积所占比例小,下部叶面积所占比例大的冠层形态更有利于光能的利用。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因其有效成分、作用部位、作用时期不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调控效果也存在差异[5-7]。本研究中CK处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倒伏,收获穗数较播种密度大幅降低,调节剂处理在保证了收获穗数的前提下,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穗粒数(翔玉211的H7除外),其产量均高于对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降低了玉米植株的株高和穗位高,对茎秆性状及叶面积的影响因品种和调控时期而异,在试验范围内,第8展叶期进行调控处理会使得对倒伏影响较大的基部节间缩短,增粗效果明显,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叶片冗余,增加了穗下层叶面积比例,减小了穗上层叶面积比例,更有利于塑造中下部叶片大、上部叶片小的植株形态,有利于光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薛金涛,张保明,董志强,等.化学调控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2):91-94,98. [2] 孟祥盟,孫宁,边少锋,等.化控技术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4,22(4):78-83. [3] 王熹,陶龙兴.大田作物化控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55-57. [4] 赵洪建.玉米倒伏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J].中国种业,2006(3):30. [5] 赵丽梅,彭宝,孙寰,等.化控剂在杂交大豆制种中的应用[J].大豆科学,2011,30(5):777-780,785. [6] 马雪梅,杨靖韬,戴兴玉.水稻应用化控剂吨田宝及加其助剂试验总结[J].北方水稻,2011,41(4):66-67. [7] 拓秀丽,郑险峰,周建斌.不同化学及营养调控措施配合对旱地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3):63-67.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