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化学学科课时大大减少,辅导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任务依旧,因此实现教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就显得格外关键。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有效化学课呢?
课堂效率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因此, 课堂效率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有效,二是学生的有效。
一、教师的“有效”
(1)科学充分的课前准备。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课堂效率的前提基础。备课的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故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关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应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结合起来,它是根据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的,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对于教辅材料的应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做到有增有减,因为过多过难的知识和习题不仅使学生多做无用功,还增加学生的挫折感和失败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沟通和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师的课堂語言要富有艺术性,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新课引入和情景设计要新颖有趣,引人入胜。例如Na2O2与H2O和CO2的反应可以设计成“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的实验,再以问题为线索,力求实验与思维有机结合,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境之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习效果。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有效实用的学法引导。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要设计科学实用的问题,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因为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在化学教学中,我一直坚信一个原则。
二、学生的“有效”
(1)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包括教材预习,学案前置使用等。有效的预习可以使学生在听课时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2)课堂学习习惯。课堂上指导学生要力争做好“五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口到”“脑到”。一个会学习的学生必须要抓住课堂,只有将知识理解于课内,才能灵活应用于课外。一个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的学生是谈不上提高而言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向课堂要效率。
(3)养成课后巩固的习惯。复习总结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记忆性的复习,即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二是应用性的复习,即课后练习题。第二种类型的复习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所以应告戒学生万万不可眼高手低,应该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课堂有效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最理想的状态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效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