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青,刘博,王永娟*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130112)
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肠毒综合征,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排黑色或混有血液的粪便,病死鸡以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主要特征。正常情况下,魏氏梭菌作为常在菌存在于鸡肠道内,当饲料结构不合理、饲养密度过大、饲养条件改变、应激或其他感染导致鸡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或肠道黏膜受损时,魏氏梭菌将在消化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导致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及鸡的死亡。该病在生产中常有发生且呈散发状态,2~8周龄的雏鸡最为易感,病死率约6%,自然条件下,对肉鸡、蛋鸡的侵害均可发生[1]。自1961年英国报道肉鸡坏死性肠炎以来[2],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严重阻碍了养鸡业的发展。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可产生芽孢,芽孢呈卵圆形,于菌体中央或近端。显微镜下为粗短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双排列。此菌对营养要求不高,一般血琼脂平板上37℃厌氧培养过夜,便可见灰白色、光滑、扁平的圆形菌落。魏氏梭菌可分为A、B、C、D、E 5个型,鸡坏死性肠炎多数由A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少数由C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3]。魏氏梭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其中A型魏氏梭菌产生α毒素,C型魏氏梭菌产生α、β毒素,是导致感染鸡肠黏膜坏死的直接原因[4]。
自然条件肉鸡、蛋鸡均可发病,尤以平养鸡多发。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温、湿度较高的4~9月,肉鸡发病多见于2~8周龄,蛋鸡主要发生于5周龄以上[4]。该病主要通过被病鸡、带菌鸡污染的饲料、器具等经消化道传播。魏氏梭菌常存在于鸡消化道,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受到应激或其他病原感染时,可诱发该病。研究发现饲喂玉米引起鸡坏死性肠炎导致鸡死亡的概率远低于饲喂小麦。因球虫感染导致的肠道黏膜损伤,有利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的定植和增殖,且两者同时感染时,死亡率要高于单独感染[5]。
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多数为无任何症状死亡。病鸡常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双翅下垂、羽毛杂乱无光易折,有时出现腹泻,排白色稀粪或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黏膜组织。病程稍长的病鸡表现为神经症状,如翅根麻痹、颤动,瘫痪倒地不起、拍打双翅等。耐过鸡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产蛋下降。如与球虫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大大增加。
急性爆发死亡的病鸡,打开腹腔有尸腐臭味,眼观病变主要在肠道,尤其是空肠和回肠较为明显,肠管变粗,肿大至正常的2~3倍,肠管表面呈灰黑色,肠腔内容物为混有血液的稀粪,肠壁脆弱,附有疏松或致密的黄色或绿色伪膜。肠壁毛细血管破裂,可在浆膜层见到出血斑或血晕。如本病与小肠球虫合并感染时,除了以上病变外,黏膜坏死更为严重,肠内容物为黑色渗出物,小肠浆膜上可见大量针尖状出血点和灰白色小点。
鸡坏死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小肠球虫病、溃疡性肠炎有些相似,易造成误诊。
4.1.1 与鸡溃疡性肠炎的鉴别
鸡溃疡性肠炎是由肠道梭菌引起的肠道疾病,病鸡以肝、脾肿大坏死,肠道出血、空肠和回肠黏膜上有散在的枣核状溃疡灶为主要特征。而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肠道的严重坏死。
4.1.2 与鸡小肠球虫病的鉴别
鸡小肠球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其病变部位与鸡坏死性肠炎的部位基本相似,特征主要为肠壁黏膜密布出血点或出血斑,肠管成暗红色,肠内容物带有大量血液,但鸡小肠球虫病肠壁未附伪膜,显微镜下可在肠内容物或黏膜中发现球虫裂殖子。
临床鉴别诊断只能作为疾病的初步诊断,还需通过实验室检验确诊。
4.2.1 涂片镜检
无菌采取新鲜病死鸡的肝脏进行触片或刮取肠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革兰氏阳性的粗短杆菌,两端钝圆,有荚膜,着色均匀,单个或成双排列。
4.2.1 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鸡肝脏或刮取肠壁内容物,划线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板,37℃厌氧培养过夜。选择疑似单个菌落涂片、染色,镜检,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革兰氏阳性的短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散在或成双,可进行需氧和厌氧对照培养及生化鉴定。
除以上两种传统的实验室诊断外,还有血清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如PCR诊断,是目前分子生物学诊断中常用的方法。
科学饲喂,减少应激。应激是诱发鸡坏死性肠炎的常见诱因,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应根据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要求,科学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定期清理饲料储存设备及饲喂设备,避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研究证明,霉菌毒素可透过肠黏膜屏障,诱发鸡坏死性肠炎,可通过添加脱霉剂的方式来降低饲料中的霉菌含量。适当添加锌、碘等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等,以减轻鸡的应激反应,提高其抵抗力。
改善环境,严格消毒。保持鸡舍环境干燥卫生,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粪便及异物,将其集中收集至指定地点进行消毒或发酵处理。鸡舍内要有舒适的温度、湿度,以及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对出入鸡场的车辆、人员、饲料工具、饲养场所等进行严格消毒。因该病病原有芽孢,芽孢抵抗外界的能力较强,故在空舍消毒时,消毒需达到鸡舍的每个角落。
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常见的疫苗有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鸡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给鸡群接种疫苗。同时及时按需进行驱虫工作,避免寄生虫的感染,从而提高预防效果。
将林可霉素、杆菌肽等抗生素添加在饲料中长期喂食,可预防该病的发生[6]。但在“养殖减抗、饲料禁抗、产品无抗”的政策背景下,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将会受到限制。治疗时,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在使用抗菌药的同时补液补盐、添加生物活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恢复采食量,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性、抗生素残留问题的日益凸显,全球范围内对饲料中抗菌促生长剂和抗球虫药物的添加进行了限制,坏死性肠炎的发生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和公众的健康。因此探索科学的饲养方法、寻求天然无害的饲料添加剂及抗生素替代品,将对鸡坏死性肠炎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