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字编》方言字例释

2020-12-28 18:03陈源源
关键词:俗字鼻头吴语

陈源源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俗字编》,清代瑞安人余国光(生于1718 年)辑,是“一部记录清朝前期瑞安方言俗语的著作”,也是“已知最早专门系统记录温州地区方言俗语的著作”。①参见:《俗字编》(抄本)、道光重辑《俗字编》与《补正俗字编》简介[M] // 《温州方言文献集成》编委会.温州方言文献集成:第二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657。作者在书中按天、地、山水、时序、人事、公家、人身头面等45 个类别记录了951 条方言俗语。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等陆续面世。

《俗字编》所载语言材料的独特性、系统性使得其在历史方言研究、近代汉字研究,以及汉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联系研究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限于篇幅,摘字五例,略陈管见,就教于方家读者。

一、强

《俗字编·市肆》:“便宜曰强。”[1]693据抄本《俗字编》此条记载可知,清代前期温州方言在表示“便宜”这一意义时说成“强”。但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均未收录此条,可能是因为洪守一、黄绍裘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已难以听到温州方言的这种说法。

“强”表“便宜”,在明清时期的吴语文献中也有用例。如:

(1)(耆卿)口中唱着吴歌云:“粉花香,粉花香,贪花人一见便来抢。红个也忒贵,白个也弗强。当面下手弗得,和你私下商量。”②《明清吴语词典》《小说词语汇释》《元明清文学方言俗语辞典》均收录了“强”的这一用法,皆举该例为证。参见:石汝杰,宫田一郎.明清吴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499。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00。岳国钧.元明清文学方言俗语辞典[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459。(《古今小说》卷十二)[2]

(2)再想勿到杭州个媒人钱,比子苏州强得远朵,介勒又与文言作伐成佳偶,另缔丝罗结好逑。(《三笑》三一回)[3]

例(1)中的“强”与“贵”相对,是个形容词,指的是价钱便宜,“忒贵”意思是“太贵”,“弗强”意思是“不便宜”。例(2)“强得远”就是“便宜得多”的意思。例(3)“强货”就是“便宜货”的意思,“榻强货”义同“搨便宜”,“占便宜、买便宜货”的意思。例(4)“”与“强”同音,“贪”是“贪便宜”的意思,“贪 买猪婆肉”就是“贪便宜买母猪肉”的意思。

可见,明清时期“强”在吴语区是一个比较常用的词语,并已进入民间俗语。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仍可见到用例。《沪谚》收有俗谚“贪个强,买是小猪的娘”,与“贪买猪婆肉”意义相同,只是说法稍有变化,作者自注:“俗呼贱价为强,见朱谦甫《上海光复竹枝词》。”[5]又如俞平伯《出卖信纸》:“虽明明有个卖者,但谁来买呢?穿短衫的L,未必像个小贩,此其一;信纸几叠单薄可怜,不容易使人为之眼红,此其二;L 非但不亮着喉咙连唱带喊,‘信纸卖得真真强,十个铜钿买一张’之类,反而瑟缩有溜烟之势,此其三。还有第四,一个铜版一张纸,实头②实头,“实在”的意思。勿强。”作者自注:“强,价贱也。”[6]“真真强”“勿强”分别是“真真便宜”“不便宜”的意思。俞平伯,祖籍是浙江德清,1900 年出生于苏州,“住苏州十六年”[7]。《出卖信纸》收录于他的文集《燕知草》,写的是作者在杭州上街买信纸遇到的趣事,作者自序的时间是“民国十七年二月末”。20 世纪80 年代仍能见到文献用例,如1988 年出版的王小鹰的小说《你为谁辩护》:“全棉精纱,穿着不生痱子,卖来,卖来。”③《解说上海话》收录“”的这种用法,并举此例为证。参见:叶世荪.解说上海话[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50。[8]“卖”就是“便宜卖”的意思。

二、丼

《俗字编·地》:“窟谓之丼。丼,音黙①“黙”应是“黕”之形近讹字。《集韵·感韵》:“黕,都感切,《说文》:‘滓垢也。’……丼,投物井中声。”参见:丁度.集韵[M].北京:中国书店,1983:922。“丼”与“黕”是同音字,读音均是“都感切”。“黕”在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中讹作“”,在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中讹作“”,是在“黙”基础上的进一步讹变。,孙炎作反切据俗称为窟窿。”[1]666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13]716、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14]777均收录了“丼”字。根据此条记录,清代前期温州方言把窟窿叫做“丼”,读音是“黕”。清代浙江其他地区的方志也有记载,如光绪《浦江县志》卷三《方言》:“丼,音黕,投物井中声,俗呼地中低陷处曰丼。”[15]1973 年出版的《汉语常用字典》附录“浙江常用方言字”部分也收有“丼”字:“音‘等’。小水坑。也用于地名。”[16]“丼”在文献中还有“氹”“凼”等写法②陈源源曾初步考察“氹”“凼”在文献中的若干具体用例并分析了这两个字的字形理据。参见:陈源源.汉语史视角下的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370-371。。“氹”③“氹”疑是“沊”的讹写。《集韵·勘韵》:“沊,丁绀切。沊沊,水声。”《正字通·水部》:“沊,俗字,旧注丁绀切,音近淡。沊沊,水声。”两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意义上都与水有关系。参见:丁度.集韵[M].北京:中国书店,1983:1292。张自烈.正字通[M].廖文英,补.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654。是个民间俗字,常见于方志及记录方言的文献中。《觚·粤觚上·语字之异》:“粤中语少正音,书多俗字……蓄水之地为‘氹’,音泔。”[17]《清稗类钞》第五册《方言类》“广东语言文字之奇异”条也记载了粤语中的一些俗字:“粤语少正音,书多俗字……蓄水之地为氹,音泔。”[18]

现代吴语的丽水、温州、金华仍保留“丼”的说法[9]1158,如郑张尚芳《温州方言志》附录部分的“温州方言词汇表”收有“澸/丼#俗[taŋ45]”,“水坑”的意思,作者明确指出“丼”是俗写。该书还收有“水丼/澸”,意思是“水洼儿”[19]253。《温州话词语考释》收有“丼”,“音似‘等’”,有“凹地,地上的坑”“物体、身体上的凹陷”两个意思,并指出“俗作‘澸’,水洼。亦作‘凼’,方言,水坑”[12]252。可见,无论是清代还是现代温州方言,“丼”都是个常用词。

三、㶣

《俗字编·时序》:“立春焚樟叶曰㶣春。㶣,音谈。”[1]668《俗字编·烹煮》:“火燎曰㶣。音谈,燎也。”[1]686抄本《俗字编》的《时序》《烹煮》分别收录了“㶣春”和“㶣”,而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13]718、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14]779都只收录了“㶣春”条,未收录“㶣”条。“㶣春”是立春时的一种习俗,“㶣”是“用火烧”的意思,《玉篇》:“㶣,徒甘切,燎也,小热也。”④参见: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390。梁章钜《浪迹续谈》第五卷“㶣春”条有对这一习俗的详细记载:

恭儿于立春日,率属在郡堂上照例鞭春,礼成后,忽一声炮响,不知其故,询之属吏,乃知温俗于春至时,大户院落及小户门首,皆预折樟树一小枝,带叶烧之。并有俚俗咒语,名之曰㶣春。[20]

或记作“燂春”,如清代瓯江竹枝词戴文俊《燂春》诗云:“叶烧樟树趁芳辰,爆竹千声气象新。俗字一编须记取,好将疰夏对燂春。”[21]此诗中的“俗字一编”指的就是《俗字编》。又清代黄汉《猫苑》卷上:“瓯俗,每岁立春之时,燃樟叶爆竹于门堂奥室诸处,名为燂春。口号云:‘燂春燂燂,猫儿眼光,燂燂老鼠眼膜瞊。’盖咒鼠目之瞎也。有应者,终年鼠患为稀。”[22]

此俗在20 世纪还比较盛行,蒋礼鸿在《义府续貂》“㶣春”条曾说这是“永嘉旧俗,岁除之夕燃松柏之枝,谓之㶣春。音徒蓝切”[23]。现在温州地区的有些农村及邻近的青田等地仍保留着“㶣春”的习俗。《温州方言词典》记有“㶣春”:“迎春风俗。在立春日,于天井或阶前燃烧香樟枝叶和干柴,希望全年风调雨顺。在农村,还使儿童边跨火堆,边念:‘旧春去,新春来,保佑该年大发财。’”[24]97《温州话词语考释》收有“燂春”:“旧时迎春风俗,立春日在道坦里燃烧干柴,希望来年风调雨顺。”[12]530青田还保留着立春之日唱《燂春歌》的习俗:“新春到阶前,日子比蜜甜。新春往里燂,老春往外燂。”编者注:“燂春:燃小束干樟树枝以驱邪纳福。”[25]

温州方言还有“㶣㶣暖[da31-0da31naŋ24]”“㶣红[da31-11ɦoŋ31-13]”等说法。“㶣㶣暖”是“取暖”的意思;“㶣红”也是一种习俗,“指除夕在中庭燃烧枝叶和木柴并放鞭炮的习俗”[24]97。“㶣㶣暖”亦作“燂燂暖”,“㶣红”亦作“燂红”[12]530。

四、柹

《俗字编·房屋》:“削下木曰柹。音费,木屑。”[1]689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13]744、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14]823均收录了“柹”字,且都删去“削下木曰柹”五字。需要格外关注的是,黄绍裘《补正俗字编》有按语:“柹,当作杮。”[14]823

“柹”指削下的木片,吴语文献有记载。明代《吴音奇字·花木门》就收有“木柹”:“音废,木片。”[26]

或作“杮”。汉代文献已有记载。《说文解字·木部》:“杮,削木札朴也。”[27]其后,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书证篇》指出《后汉书》中“削肺”是“削札椟之杮”:“《后汉书·杨由传》云:‘风吹削肺。’此是削札椟之杮耳。”[28]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也有记载,卷二十四《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如札,庄黠反。今江南谓斫削木片为杮,关中谓之札,或曰杮札。杮音敷废反。”①参见: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M].徐时仪,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90。其中明确指出“江南谓斫削木片为杮”,“关中谓之札,或曰杮札”,对“杮”的读音也有记录。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废韵》:“杮,芳废反,木片。”[29]《集韵·旨韵》收有“柿”字:“柿,侧几切,削木余也。”[30]“柿”应是“杮”字之讹,读音也记作了“侧几切”。明代宋诩《宋氏养生部 饮食部分》卷六“杂造制”记有“柹饼”,作者自注:“俗作柿,非。柿,芳味切,削木片也。”[31]作者自注意指“柿”是“削木片”的意义,所以将“柹饼”的“柹”俗写为“柿”并不合适。《本草纲目·果部》卷三十“柹”下注:“柹从音滓,谐声也。俗作柿非矣。柿音肺,削木片也。胡名镇头迦。”[32]该条后收有“烘柹”“白柹”“柹霜”等。显然,由于“柿”“杮”二字形近,表“削木片”义的“柿”实为“杮”的讹字,所以宋诩、李时珍给“柿”注音分别为“芳味切”“肺”。

现代温州、福州等地仍使用该词,记录时多写作“杮”。《温州方言词典》收录“木杮[mo212-0fei42]”一词,意思是“劈下的木片”[24]280。福州方言也有“杮[phui213]”的说法,指“切削下来的薄片”,不仅可以指木片,还可指由其他东西切出的薄片,如“柴杮(刨花)”“菜头杮(腌萝卜片)”[39]。

五、齆

《俗字编·人身头面》:“音语不清曰齆鼻。音翁,出《埤苍》。”[1]6741827 年洪守一重辑《俗字编》[13]726、1924 年黄绍裘《补正俗字编》[14]793均收录了该条,但抄本中的“音语不清”在这两部书中均作“语音不清”。“齆鼻”本指鼻塞不通畅。明代方言俗语文献中有“齆”表示“鼻塞”这一意义的记载。《挂枝儿》卷6《假相思》:“齆鼻头吹了个清清的箫韵,白菓眼儿把秋波来卖俏。”[40]《俗书刊误·俗用杂字》:“鼻塞曰齆。音甕。”[41]清代吴语小说也有用例,记作“壅鼻头”。《何典》第九回:“那时(豆腐羹饭鬼)吓得魂不附体,夫妻两个跌搭跌撞的赶到怪田里去寻看。跳过了八百个麦棱头,只见几只壅鼻头猪狗正在那里啃死人。”[42]90潘慎注:“壅,齆。”[42]99民国葛煦存编《诗词趣话》收有“嘲齆鼻”条:“一士齆鼻,开罪于友。戏作《西江月》嘲之:‘虽是五官毕具,可怜鼻不通风。印堂底下瘪丁东,五味馨香难哄。直须锥他两下,管教立刻开通。从今鼻涕响丁东,免得人称阿齆。”注:“瘪,窟病也。”[43]由于“齆”与“翁”读音相同,“齆”或作“甕①因学术探讨的需要,全文使用或保留了部分汉字的繁体写法。”。宋代袁文《甕牖闲评》卷四:“《王充·论衡》云‘鼻不知香臭为甕’,则知今之人以鼻不清亮者为甕鼻,作此甕字,未为无自也。”[44]清代顾张思《土风录》卷七:“鼻不通曰甕鼻头……甕字当是后来之说,言其音不清如出甕盎中也。”[45]

“齆鼻”可引申指讲话发音不清,《俗字编》所记正是这一意思,也作“甕鼻”。清代赵翼《陔馀丛考》卷四十三“甕鼻”条:“俗以鼻不清亮者为甕鼻……况俗所谓甕鼻者,乃谓其声多鼻音如甕盎耳,非谓不知香臭也。”[46]近代弹词中也有用例,如《杨乃武与小白菜·三堂会审》:“钱宝生要想说‘小人愿供’,口供格供字,齆鼻头犯字眼,讲勿清格哉。”②该例引自《评弹文化词典》,该词典指出:“齆,吴语读‘翁’。”“齆鼻头”指“鼻腔有病被堵塞,讲话发音含混不清者”。参见:吴宗锡.评弹文化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353。现代吴语区的上海、温州等地方言仍有“嗡鼻子”“齆鼻头”的说法,如余秋雨《千年一叹》中《荷马的迈锡尼》一文有如下句子:

在荒凉的伯罗奔尼撤半岛上寻找迈锡尼,不能没有当地导游的帮助,找来一位,一问,她的名字也叫海伦。不过我们的这位海伦年岁已长,身材粗壮,说着让人困倦的嗡鼻子英语,大口抽着烟。与她搭档的司机是个壮汉,头发稀少,面容深刻,活像苏格拉底。[47]

“嗡鼻子英语”就是含糊不清的英语,“嗡鼻子”意指“发音不清”。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在上海、奉化等地学习、生活过,在作品中使用吴方言词语也是很正常的事。另外,《吴方言词典》收有“齆鼻头”一词,指“鼻孔堵塞而不通畅的鼻子。亦指鼻孔堵塞而发音不清的人”[48]。《上海方言词典》收有“齆”一词,意思就是“因鼻塞而发音不清”,如“我伤风勒,今朝齆鼻头”[49]。《上海西南方言词典》收有“齆鼻头”,意思是“鼻子不通”[50]。《温州方言志》记作“瓮鼻[ʔoŋ42-34bei212-13]”[19]298,“瓮”与“齆”音同。

猜你喜欢
俗字鼻头吴语
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台湾垦丁猫鼻头猜想
文人笔记与俗字研究
老板的女儿
清水江文书疑难俗字例释(一)
车上的3个红鼻头
《盘王歌》与《宋元以来俗字谱》俗字比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