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波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涡阳 233600)
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清理收集工作较为繁杂,故而可在实现循环利用的前提下提高废弃物治理水平,由此削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充分应用现代生态养殖模式,为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指引。
畜禽养殖主要是指对牛、猪、羊、禽等驯化类动物进行养殖的产业。据统计:仅安徽省涡阳县生猪年饲养量140万头,牛年饲养量6万头,羊年饲养量150万只,禽年饲养量1700万羽。面对如此庞大的畜禽规模,在养殖期间势必形成大量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将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现代生态养殖模式,实则是以一种综合治理的视角促进生态元素的协调发展。比如在“畜禽-厌氧发酵-管网还田”等养殖模式下,可最大化削弱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从实际分析过程中可将现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的不足之处归纳为以下四点:一为畜禽养殖管理不到位,未能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造成残食、羽毛、废水、粪便等废弃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根据2017年的调查数据可发现:仅有60%废弃物资源得到了利用,而40%的养殖废弃物处于肆意堆放状态;二为针对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扶持力度不大,在缺乏政府支持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取得达到预期利用效果;三为养殖户生态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养殖户未能掌握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只是单纯将其丢弃,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其四,监管不严。由于监管部门对于废弃物资源的去向监管不全面,促使其利用率不高。
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阶段,要想实现现代生态养殖,应进一步加强产业化建设,运用多种方式控制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其一,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沼气富含55%左右的甲烷成分,可将其作为燃气或照明气体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达到环保目的;其二,实现联合生产模式。比如畜禽养殖企业可与高科技企业或农民组织进行合作,种养结合实现废弃物资源的有效利用[1]。
在推进畜禽养殖生态养殖项目时,还需要从政府视角给予重要扶持。比如在2018年,农业部发布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并立足于各个地区的养殖差异制定个性化养殖方案,由此避免养殖废弃物积攒过多引发污染。
安徽省涡阳县设立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资金,用于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利用给予资金支持,由此调动养殖户的生态养殖积极性。因此,各级政府都应当紧跟时代潮流,秉承着“环保至上”的原则为畜禽养殖业提供重要保障。
随着养殖量的增加,畜禽养殖废弃物相应增多,若能从养殖户的养殖意识与管理思维方面予以转变,将对后续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提供重要依托。具体可由农业部门组织培训活动,并从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视角出发,让养殖户认识到“废弃物资源利用”的重要性,以此规范自身行为,避免盲目处理造成废弃物资源出现超量排放状态。
比如三仓镇在2020年8月2日举办了“生态养殖交流会”,其参会人员为乡镇养殖户,经过专家的科学指导,不但促使养殖户掌握了生态养殖技巧,而且还增加了对环保事业的重视度,由此在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的辅助下,帮助养殖户实现了养殖废弃物资源的妥善安置与合理利用,最终避免当地遭受环境污染问题[2]。
在推进现代生态养殖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监督效果,无论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方法的推广还是畜禽养殖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
一方面,应完善监管体系,并定期发布监管通知。结合现下75%的粪污利用率与93%的装备配套率,要求各畜禽养殖企业加大畜禽粪污的利用率,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需积极成立专管小组,对各区域内畜禽养殖场所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现状予以调查,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带来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现代生态养殖作为一种具备生态保护功能的养殖模式,若能充分结合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实现有效利用,可对当前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工作提供助力,以免引发环境污染。据此,应从产业化建设、扶持力度、养殖户生态意识、畜禽养殖监管等方面着手,确保我国畜禽养殖业能拥有良好的绿色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