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泽影
(淮滨县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河南淮滨 464400)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投入了更多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降低动物疾病对畜牧业的危害,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当前的发展形势来说,人们对畜牧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畜牧行业也需要面对更大的市场需求。然而现阶段我国进行畜牧业养殖的主要形式为小规模分散养殖,这样较小的养殖规模加上较低的生产技术则会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的实际需求。同时,当出现一定的市场风险时,小规模的养殖模式也难以进行有效应对,而且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调整,进而导致对畜牧行业的顺利发展造成阻碍。随着我国卫生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卫生工作者提出应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到公共环境卫生管理的范畴中,进而更好地为畜牧生产工作提供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与此同时,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从而不断优化畜牧业的运行模式,为推动其标准化、规划化发展打下基础。
就相关的调查结果来看,养殖业动物产生疫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人员缺少足够的防疫知识与养殖知识,而这主要是我国缺少对养殖行业知识的宣传工作造成的。因此相关知识的欠缺,使得在养殖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无法对动物进行科学的防疫处理,最终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防治工作的宣传是提升动物防疫成效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进一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宣传意识,应结合当地的实际防疫情况开展符合要求的宣传活动,同时为提升宣传成效,还可以将一些现代化技术引入其中,例如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或者抖音账号,加大畜牧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动物疾病的了解程度。另外,基层政府部门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培训平台,定期开展针对于养殖户的防疫培训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针对各类突发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方案,显著提升动物养殖疫病防疫的工作效果。
动物防疫工作中的基础设施是支持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很多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难以满足防疫的实际需求,进而因为防疫仪器或者设备的缺乏,大大降低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效率。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单位应提升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完善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工作所需的器械设备与实验室建设。与此同时,先进的防疫技术以及各种仪器设备都会对畜牧养殖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防疫工作的实际成效,各基层防疫部门应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为提升工作质量奠定基础。
防疫人员是直接参与动物防疫工作的一线人员,因此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将会对防疫工作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提升防疫工作的总体质量,应加大对专业防疫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到动物防疫工作中,同时对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展开全面考核。而另一方面是要建立相关的工作人员培养制度,对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组织定期的培养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最新的防疫技术,大大提升其工作质量。
通常情况下,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需要涉及到大量的设备、仪器与药物信息,因此要想有效对相关仪器设备加以操作并准确把控药物剂量,就需要防疫工作人员加强对仪器、药品信息的了解,所以各个防疫单位应加强对数据库的建立,进而可以将防疫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录入其中,对防疫人员的日常工作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以疫苗的注射工作为例,药剂的品种与计量都会对最终的防疫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出现误差,将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但在建设防疫工作数据库之后,其中的药剂信息将会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药物品种、计量使用不正确的现象,不仅可以减少注射风险,还能够降低防疫人员的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我国整体畜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不断提升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了可以更好地发挥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