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合平
(四川省中江县畜牧局高店乡畜牧兽医站,四川中江 618102)
当前,正值猪链球菌防控敏感季节,现结合日常控病经验,介绍实用的一线防控技术和治疗措施,为有效预控此病,降低此病易感性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借鉴。
此病流行与多因素有关,比如;卫生条件差、长途运输、阴雨潮湿、气候多变等等,都有导致此病高发的可能。致病病毒为链球菌,传染源为带菌猪,主要经开放性伤口传染,或者,经生猪间的密切接触、呼吸道传播感染。此病病程缓急,除与致病菌毒力有关外,还与环境因素、免疫状态相关。
此病流行面广,传染性强,无明显季节性。但是,阴冷、潮湿、炎热的环境中,更易诱发链球菌病。就流行态势来看,多为地方性散发经过,偶尔有爆发性经过。这些年,随养猪规模的扩大,猪链球菌病渐成常发多见病。当前,此病单一病例不多,常与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病毒病混染,导致此病诊治难度加大。
多数突然发病,体温高升,精神萎靡,扎堆昏睡,颈部、皮下、臀部等有紫色红斑,死亡率高。有的晚上还没有什么症状,早上就死亡。有的病猪便秘或腹泻,尿含血液,皮肤有红斑,呼吸困难,有瘸腿,甚至站立困难、卧地不起,很快死亡,有的转为慢性。脑膜炎型链球菌病,多出现神经症状,阵发性痉挛、惊厥,共济失调、转圈、磨牙。后肢麻痹,用前肢爬行,有的四肢呈游泳状态,昏迷衰竭死亡。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病由E群引起,表现为咽部和颈部淋巴结发生化脓性炎症,有的引起其他部位的脓肿,形成脓疮,破溃后流出脓汁,现在已经不多见。
养殖管理期间,留意猪群健康状况。一旦确诊病猪,及早隔离,注意全场消毒。同时,全场普查,有脓肿、尿囊积液、肢体麻痹、瘫痪难行的病猪,及时筛选,实施独立的防疫系统。病猪专人饲养,禁止相互串舍,避免传播感染。
总之,早发现、早治疗、早隔断、早治疗,以免病情的恶化蔓延。
合理养殖密度,每栏6~8头生猪。合理通风,确保空气清晰。搞好舍内卫生,及时清理粪尿,清洗好栏杆。规范防疫程序,做好防疫接种。因免疫失利而造成的此病流行,同群中易感猪群应做好链球菌疫苗的紧急接种,增强猪群抗此病能力。同时,全群一次大的消毒,消毒后喷施护舍安,以增加有益菌数量,遏制致病菌的繁殖。
改善喂料条件,饮水中,适量加黄芪多糖,能起到增强抗病体质,减弱应激刺激的作用。饲料中,适量加0.5%奥德曼A,能增强猪群非特异性抗病能力,净化猪场,降低此病的易感性。做好流行病调查,根据发病情况,合理组织药防。
此病药防,可用氟苯尼考200g/t;阿散酸100g/t;精制土霉素500~1000g/t;酒石酸泰乐菌素100g/t,调和均匀后,拌料喂服,持续用1周,能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
坚持自繁自养,培育健康种群。引种时,掌握种源地健康状况,确保种源的安全。引进种猪,至少隔离45d,检测无病患后,可混入大群饲喂。
处于控制此病考虑,建议仔猪超前免疫。3~5日龄,用猪链球菌苗初免,每次4头份,口服。50~60日龄,二次加强免疫,用两头份,肌肉注射,有效免疫期达半年之久。免疫期间,注意防免疫失利。其一,接种链球菌疫苗前后2周,禁用含抗菌药或抗生素类药物,以免杀死有效抗原。其二,接种链球菌疫苗前1周,饲料中适量加1%促免1号,以增强抗病体质。
场内坚持封闭化管理,控制场内人员流动,遏制病原的扩散蔓延。同时,养猪场需远离污染场,确保生猪的安全。
一旦确诊,治疗及时,康复显著。后期延误,治疗效果不佳。有脓肿病例,肿块大而硬,以切开排脓。而后,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涂抹碘酊,服用消炎药,以防继发感染。
西药疗法: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用量20mg/kg,每天1次,持续用3~4d。30%安乃近注射液,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肌肉注射,用量每头5~10ml,每天1次,持续用3~4d。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10kg体重1.5ml,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d。青霉素2万~4万国际单位/kg+链霉素1万~2万国际单位/kg,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混合后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d。
中药疗法:处方1,蒲公英,每次30g;地丁草,每次30g,混合煎熬取汁,拌料喂服,每天2次,持续用3~4d。处方2,甘草,每次15g;双花、蒲公英,每次各20g;栀子、白芍,每次各25g;黄芩、郁金,每次各30g;黄连、珂子,每次各40g,上述煎熬取汁,拌料喂服,每天2次,持续用3~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