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康运用梁丘穴治疗临床疾病的经验总结

2020-12-28 02:28卢英凤李思康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胃经阳明乳房

卢英凤,李思康

(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芜湖市中医医院专硕研究生培养基地,安徽 芜湖;2.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 芜湖)

0 引言

“梁丘”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梁”,屋之横梁也,骨横如梁;“丘”,陵起曰丘,筋犹小丘。其穴在膝盖上方,犹如山梁之上,故名“梁丘”,别名“鹤顶”、“跨骨”[2]。本穴位于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为足阳明经之郄穴[3],郄穴的特点是善于调治各种急性病,而本穴的特征是囤积胃经的水液,如胃经的水库一般,针刺本穴有开闸放水作用,能最快的调节胃经气血有余与不足的状态。

李思康主任是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针推分会常委,是安徽省名老中医,一直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治疗中风及其后遗症、偏头痛、面瘫、颈椎病、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带状疱疹、急慢性胃肠炎、月经病、乳腺增生、耳鸣、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各种疑难病和常见病。善于运用针灸、中医药等无损害性的传统绿色自然疗法进行减肥、美容、美体瘦身,效果显著[4]。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发现李师非常重视梁丘穴,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其具有理气散结、通经活络、和胃止痛、泻热利湿等作用。通过收集其门诊、住院病历、整理跟师学习笔记,总结了李师在临床上运用梁丘穴常治疗的几种疾病,并附以典型案例。如下。

1 胃痛

胃足阳明之脉“入缺盆,下膈属胃”,“其支脉,起于胃口”,说明胃为阳明经之本腑。若其经气变动则导致胃腑之气通降失常,受纳腐熟水谷功能障碍,出现胃腑的各种病症。如《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胃中寒则胀满。”《太素·府病合输》卷十一:“胃管当心痛者,胃脉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脾,上通于心,上循咽......故胃管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本穴为足阳明经郄穴,是本经脉气血深聚之处,尤善治本经脉相关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痛证”,本穴这一特性更加突出,因此是治疗胃痛的首选穴[5]。

典型案例:杨某,男,26岁,职工,2019年9月3日初诊。患者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脘部胀痛,伴反酸、恶心、嗳气,无畏寒发热,无呕血和黑便等,自服胃药(具体不详)后稍好转。一周前饮酒后复发,疼痛加重,现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剑突下疼痛,嘈杂灼热,身重肢倦,纳眠欠佳,二便调。查体:腹软,剑突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病辨证为:胃痛(湿热型);治则:清热化湿,和胃止痛。予毫针针刺治疗,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取穴:中脘、梁门(双)、梁丘(双)、阴陵泉(双)、内庭(双侧)。操作:中脘:直刺1.5寸,平补平泻;梁门:直刺1.2寸,平补平泻;梁丘:直刺1寸,泻法;阴陵泉:直刺1寸,补法;内庭:直刺0.5寸,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并予以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每日1次,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同时予以中药辅助治疗。治疗1周后,患者胃痛明显减轻,针刺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食欲增加,精神睡眠均明显好转。

按:本例患者由于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或偏食辛辣肥甘食物,湿热内蕴,胃腑受累,胃浊不降,导致胃脘急迫而痛。中脘为任脉与足阳明经交会穴,开胃腑,导气下行,降逆气缓里急,与梁门相配,缓急止痛。梁丘为胃经郄穴,善治急性腹痛。阴陵泉为脾经之合穴,具有清热利湿之效。内庭为胃经之荥穴,泻热缓急止痛。本组穴共奏清热利湿,和胃理气止痛之功。

2 乳痈

乳痈是以乳房结块肿痛、乳汁排出不畅,以致结脓成痈,临床上以乳房红肿热痛为主症的疾病,好发于产后3-4周的初产妇[6]。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关系密切,如《乳痈论》云:“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凡乳母不知调养,忿怒所逆,郁闭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甚而化脓。”《妇人良方》:“乳痈者,由乳潼结聚,皮薄以泽而成。盖阳明之脉主血,其血又归厥阴之气,血涩不通,气结不散,故积聚成痈也。”凡忧思恼怒、肝郁化火,恣食辛辣厚味、湿热蕴结于胃络,乳房不洁、火热邪毒内侵,均可导致乳络闭阻,郁而化热,积痈成脓。《灵枢》曰:“足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内廉”,乳房为足阳明胃经所过。根据经脉循行之用,本经可治疗乳房诸多疾病。梁丘穴为该经之郄穴,对乳痈的治疗作用尤为突出,如《针灸甲乙经》:“大惊乳痈,梁丘主之。”

典型案例:患者,乔某,女,25岁,2017年10曰23日初诊。患者为哺乳期妇女,于两周前右侧乳房出现红肿、疼痛,无发热,就诊于我院甲乳外科,予以抗炎等对症处理,病情稍好转。近日右乳疼痛复发加重,现为求诊治,前来我科就诊。病程中患者头痛,恶寒发热,右侧乳房红肿热痛,纳眠一般,口渴便秘,小便稍黄,大便正常。查体:双侧乳房皮肤无“橘皮样”改变,乳头无凹陷,右侧乳房红肿,有压痛,外上方触及一小包块,无波动感,无破溃现象,左侧乳房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脉弦数。辨病辨证为:乳痈(气滞热壅型);治则:清热解毒,理气散结。予毫针针刺治疗,以足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取穴:期门(右侧)、膻中、乳根(右侧)、肩井(双侧)、梁丘(双侧)、足三里(双侧)。操作:期门、膻中、乳根:向右侧乳房中心方向平刺,平补平泻;肩井:斜刺,不行针,内有肺尖,不可深刺;梁丘:直刺1寸,泻法;足三里:直刺1.5寸,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并予以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每日1次,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周后全身症状消失,2周后,患者乳房肿痛明显减轻,3周后乳房肿块较前明显变小。后门诊随访,患者无复发加重。

按:本例患者由于胃内热盛兼肝气郁结,气机失宣通,乳汁积滞故乳房有肿块。瘀滞阻于经络则恶寒发热,头痛。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是瘀滞生热之象。取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郄穴梁丘,以清泻阳明胃热;取肝的募穴期门、膻中,以疏肝宽胸理气;肩井为治疗乳痈的经验效穴,系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所交会之经脉均行胸乳部,用之即可通调诸经经气,使少阳通则郁火散,阳明清则肿痛消,从而收“乳痈刺肩井而极效”之功。

3 肥胖症

中医认为,肥胖主要与禀赋不足、过度安逸、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若在内外因素作用下,阴阳、气血、津液、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壅盛于体内而发生肥胖。胃热腑实、脾虚湿阻是肥胖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7]。丹波元简《灵枢识·九针十二原》中说:“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津微,发泄于腠理,淖泽注于骨,补益脑髓,是津液注于三百六十五节,而渗灌于皮肤肌腠者也,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肓丰满......膏者,神之油也......膏即言其油,乃属于脾。凡化为水谷,皆是膏油发力以熏吸之,所谓脾主利水化食者如此......脂即膏也”。可见,正常膏脂,为人体生理所需要;膏脂过多,是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因此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正如《针灸大成》说:“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乐,虽机体充腴,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矣。”以致内热滋生,胃热腑实。肥胖根结于脾胃功能失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一主受纳腐熟水谷;一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如果脾胃消化功能失常,则可使气血偏衰,阴阳失调,而导致肥胖的发生[8]。

典型案例:程某,女,35岁,职员,2019年3月28日初诊。患者3年前体重开始增加,由55kg增加至70kg,稍活动感疲乏,喜冷饮、甜食,自服减肥药后效果不佳,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科就诊。病程中患者口腔粘腻,有口臭,无心慌胸闷、无腹痛腹泻,纳眠可,大便时难,小便正常。查体:体重:70kg,身高:162cm,BMI:26kg/m2,面色黄白,精神可,腹部膨隆,以中腹部为甚,舌尖红,舌淡苔黄腻,脉弦滑。辨病辨证为:肥胖症(胃热湿阻型);治则:清胃泻火,利湿消肿。予以毫针针刺治疗,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取穴:脐周1.5寸,按八卦位置排针,共八针,梁丘(双)、丰隆(双)、三阴交(双)、阴陵泉(双)、曲池(双)、合谷(双)。操作:腹针:直刺1.5寸,平补平泻;梁丘:直刺1寸,泻法;丰隆、三阴交、阴陵泉、曲池:直刺1.2寸,泻法;合谷:直刺0.5寸,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每日1次,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同时嘱患者控制饮食及加强运动,治疗3个疗程前后共减10余斤,后随访,未出现反弹。

按:“八卦”减肥法,主要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补虚泻实来平衡体内脏腑经络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其能调节人体的营养代谢,抑制脂肪的过度吸收与合成,促进脂肪的正常分解与排泄,从而达到能量的合理分布,梁丘、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化湿和胃,丰隆、曲池、合谷清热祛火化痰。

4 下肢痹症

痹之名,出自《灵枢·寿天刚柔》,痹指闭阻不通的一种病理现象。外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通畅,引起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症状。本病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又因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或涉水冒寒,坐卧湿地等,以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发为风寒湿痹。如《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胃足阳明之脉“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经多气多血,梁丘穴为胃经郄穴,亦多气多血,故调节气血作用极强,能有效治疗下肢痹症。如《针灸大成》:“主膝脚腰痛,冷痹不仁,跪难屈伸,足寒、大惊、乳肿痛。”《千金要方》:“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典型病例: 叶某,男,45岁,职员,2019年6月3日初诊。患者2个月前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每逢阴雨天加重,未予以重视,一周前因接触凉水,关节疼痛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双膝关节疼痛,左侧稍重,肌肉酸楚不适,周身疲乏,头晕胸闷,口腔粘腻,食欲欠佳,睡眠一般,二便调。查体:双膝关节肿胀,皮温下降,活动度较差,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舌淡胖,边有少许齿痕,苔白腻,脉濡滑。 辨病辨证为:痹症(着痹);治则: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予以毫针针刺治疗,以局部穴位为主。取穴:阿是穴、血海(双)、梁丘(双)、阳陵泉(双)、阴陵泉(双)。阿是穴:随局部痛点毫针常规针刺;血海、梁丘、阳陵泉:直刺1寸,予以温针灸,补法;阴陵泉:直刺1.2寸,平补平泻,加TDP照射局部,留针30分钟,1次/天,5次/周,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上诉症状基本好转。

按:本例患者因正气不足,湿邪侵袭,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局部取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邪无所依附,经络通畅则痹痛遂解,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9]。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梁丘穴治疗膝关节疼痛能够调整肌肉收缩蛋白及关节液的正常分泌代谢和膝关节周围肌肉动力平衡,促进结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使病痛得以消除[10]。

5 结语

根据腧穴的主治特点,其作用主要分为近治作用、远治作用以及特殊作用。足阳明经筋结于膝,膝关节为下肢运动之枢纽,而本穴位于膝关节附近,故可治疗膝痛、下肢痿痹等下肢疾病[11];梁丘穴是足阳明经郄穴,是本经气血深聚之处,足阳明经过胃腑,有疏肝和胃,通经活络作用,善治急性胃痛;梁丘穴善祛胃经湿热,是治疗乳痈及肥胖症的特效之穴。本穴作用明确,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猜你喜欢
胃经阳明乳房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一条经络,可让你“面如桃花”,不信试试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别私藏,给朋友们都看看!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准妈妈 请小心呵护乳房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