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甘肃 武威 733399)
退耕还林一直是一项长期的政策,但是在前期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只重视到了生态环境,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对于西北地区的人们来说,在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时,不仅想要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时必须要选择好的造林树种。过去的退耕还林政策中树种选择相对单一,使得人们的经济效益不高,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树种可以应用到西北的沙漠地区,那里的人们既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态,又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退耕还林中“林”字占据了核心地位,林即指的是树木。不同的树种长出来的树木不同,对于环境和人们的经济影响都是不同的。选择良好的树种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退耕还林中树木的作用主要是巩固地面,防止水土的流失,而且树木还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作用,能够调节环境气候。有的树种相对比较弱小根本起不到巩固水土的作用,还可能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其次,树木还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人们利用树林的优势,在树林中种植一些农作物可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不同的树种营造出来的环境是不同的,从而对农作物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将会影响到人们的经济情况。因此,树种的选择对于人们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最后,树木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必须要同时起到双重的作用,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够提高经济,这对于树种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且,在退耕还林政策中,只有人们感受到经济效益,才能够提高人们对于退耕还林政策的支持,从而才能够促进退耕还林政策的发展。总之,树种的选择对于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必须要结合西北石羊河域干旱荒漠化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
沙漠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日照时间长,热量多,夏季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7.8℃,极端气温最高41℃,最低-29.8℃。由于阳光持续照射,一般的作物很难在沙漠里进行生存,而且,沙漠里的温差比较大,早晚气温相对较低,中午相对较热。因此,在沙漠里的树种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还要具有能够应对沙漠里温差的特性,这对于树种的生物性要求较高,每个树种都必须在适合自己的生物环境里生存,才能够提高存活率。对于树种来说品种不同,树的功能也是不同。例如,景区中作为风景园林的树木,光合作用一般主要集中在枝、叶方面;若是树林的光合作业在果实上,则这样的树木一般主要是作为经济林;为了保持水土的流失,在选择树种时一般主要是选择根系比较发达的树木,能够具有良好的立体条件。而且,根系发达的树种在沙漠地区中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还有一些树种本身具有泌盐的功能,则这种树木就可以种植在一些盐碱含量比较高的地区。环境与树种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可以种植在武威沙漠地区,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树种的生物性。
每个树种不仅具有一定的生物性,在环境的长期作用下还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态学特性。树种的生态性与生存的环境有关,主要指的是温度、土壤等生态环境对于树木的影响。虽然树木的生物性决定了树木的性能,但是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树木的成长情况。例如,一些树木能够适应寒冷的温度,具有一定的耐寒性,适合种植在北方一些寒冷的地区里。有些树木对于温度环境比较敏感,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树木可能会生病、出现萎缩等一些病症,不利于树木的成长。这种树木更加适合种植在一些温度比较稳定的南方地区。有的树木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学性能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有的树木在长期地生存中生物特性会发生变异,在选择树木的过程中不要直接选择树种,而是先观察树木的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来选择合适的树种。
在选择树木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树种的经济学特征,让树木能够为西北地区的人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学特征主要是树木能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的经济效益。树木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树木本身的效益,有的树木的果实能够为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例如,红枣、皇冠梨、苹果、核桃;有的树木成材之后只能够作为普通的木材使用。一方面是树木营造的环境带来的利益。树木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可以延年益寿。树林中能够成为人们种植或者圈养的环境,为人们的谋生提供一条生路。即使人们不利用树林来种植一些农作物,树林也可以成为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经济机遇。总之,在选择树木的时候要充分地结合树木的生物性、生态性、经济学特征,让选择的树种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化地区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在选择树木时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才能够保证所选的树木能够在沙漠地区存活下来,还能够为当地人们创造利益。
由于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生态性能,若是环境的变化对于树木本身来说相对较小的话,树木的成长则会相对比较稳定。外来的树种虽然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毕竟是第一次种到石羊河域干旱荒漠化地区,最后会长成什么样?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乡土树种相较于外来树木具有绝对的生态优势,能够快速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促进树种的成长与发展。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够采用外来树种,在采用外来的树种时可以先采用一些小区域进行试种,若是试种的效果相对较好,再大面积地进行种植。总之,为了保证树种生长的稳定性,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虽然在退耕还林的政策中提倡的主要是同时满足环境和经济的双收益,但是在沙漠这种比较特殊的地区,在树种的选择中应该还是要以树木的存活为首要条件。虽然有些树木将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树木的存活率相对较低,那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在树木选择的开始阶段要先尽量保证树木的存活,然后当环境不断地改变时可以再选择一些其他的树木。对于退耕还林的环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有所改变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在刚开始阶段必须要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存活的树木,耐干旱或者生命力比较强的树木,然后当生态环境开始改善时再选择一些具有良好效益的树木。总之,在树木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具有一个规划,不能够随意地进行选择。
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将多个树种搭配选择,不要一直选择单一的品种。单一的品种不仅缺乏一定的美观性,最主要是若是树木发生了病虫害时,可能导致所有的树木都会受到伤害将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树木。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的乡土灌木树种梭梭、毛条、沙拐枣等,将多种树种搭配栽植,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例如图1,还能够扩大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农作物之间的损害。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中对于不同树木的数量需求是不同的,对于干旱的地区可能对于乔灌的需求相对较多,对于一些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对于草的需求量会相对较多。在树木的选择中可以结合美观的设计和地域的条件结合起来,选择一些合适的树木。
退耕还林后的树木最后都会成为森林的资源,在树种的选择中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尊重自然和人类的生存活动。以前在选择树木的过程中,人们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利益情况,而忽视了大自然里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人们在选择树种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人和动物的需求,为任何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虽然人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在选择树木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人们和自然界的动植物共同营造一个可持续的树林。
对于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化地区来说必须要进行退耕还林,才能够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让人们收获经济利益。在西北地区的退耕还林中选择树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会决定整个树林的质量。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要同时考虑到地区和树木品种两个方面,在地区方面要考虑到地区的环境、温度,在树木方面要考虑到树木的生物性、生态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从环境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