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中医院(475000)齐爱娟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0~77岁,平均(55.37±4.06)岁,病程4~27个月,平均病程(8.67±1.37)个月;试验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50~77岁,平均(55.31±4.08)岁,病程3~27个月,平均病程(8.72±1.37)个月,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症,年龄在50岁以上;排除胃癌患者,排除认知障碍,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排除对兰索拉唑、莫沙必利过敏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生产厂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606,规格:15mg×15片)口服,2片/次,1次/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19990317,规格:5mg×24片)口服,1片/次,3次/天,饭前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缓解反酸时间、缓解胸骨后灼烧时间及缓解反流的时间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口干、恶心呕吐、腹泻及皮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 治疗后,试验组缓解反酸时间(11.67±3.04)min、缓解胸骨后灼烧时间(10.07±3.07)min及缓解反流时间(10.21±4.27)min均短于对照组(18.67±3.79)min、(15.47±3.14)min、(17.29±4.1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3%)低于对照组(2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胃食管反流症由于身体机能衰弱,消化道相关功能减退,分泌的胃酸往往不能有效返回食管,胃动力的不足,导致胃排空推迟,导致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发病率较高。胃食管反流症根据胃中反流物质酸碱度,分为酸反流、碱反流,胃食管反流症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长期不愈会造成食道狭窄[1]。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降低反流液的PH值,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症状,保护胃黏膜,提高食管清扫能力,兰索拉唑作为新型强力质子泵抑制剂,可将胃壁细胞H+、K+ATP酶分解为ATP,将转运H+、K+,胃内泵入H+,结合Cl+,降低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2]。而莫沙必利作为促胃肠动力药物,是一种强效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5-HT4受体,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排空,降低食道酸性,进而减少腔内机械性刺激敏感性[3]。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试验组缓解反酸时间、缓解胸骨后灼烧时间及缓解反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原因,兰索拉唑可强烈抑制胃酸,避免对于食管道的损伤,而莫沙必利则改善胃动力指标,改善机体环境,两者连用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避免刺激食道,同时能削弱食管对酸的敏感度,效果显著[4]。综上所述,联合应用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可有效缓解老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症状,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