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450042)刘伟 李经纶 王本瀚
脑出血主要是由于非外伤出现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有关,急性脑出血患者起病急,病情重,造成早期死亡率较高。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发挥作用的同时,对于患者术后运动、认知、语言障碍的预后效果较差,现探讨将醒脑静注射液应用到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疗效,具体报道见下。
1.1 基础资料 将笔者医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58~71岁,平均(59.38±4.38)岁;试验组男31岁,女29岁,年龄60~71岁,平均(59.41±4.33)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所有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依据患者病情对症治疗,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降低颅内压,脑细胞营养保护,维持患者机体水电平衡,清除呼吸道异物,避免呼吸道堵塞,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观察病况发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生产厂家: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2020563,规格:10mL×6支)40mL加入250mL氯化钠注射液(0.9%)静脉滴注,1次/天,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纠正。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观察两组患者发生皮疹、心率加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 干预前,试验组NIHSS评分为(37.31±3.08)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37.29±3.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NIHSS评分(27.84±3.61)分低于对照组(31.38±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皮疹2例,心率加快1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0例,血小板减少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0例,对照组皮疹0例,心率加快1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例,血小板减少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脑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不及时诊治降低血流速度,导致患者脑组织结构性损伤,脑组织出血造成的血肿压迫脑部局部组织,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出血导致的炎症因子反应继发脑损害,常规利尿、降低颅内压药物在短期取得一定疗效,预后较差[1]。醒脑静注射液出自《温病条辨》“安宫牛黄丸”提取而成的新型复方中药制剂,主要由麝香、郁金、栀子、冰片组成,其中麝香通猪窍不利,主要起通窍醒脑作用,冰片行辛香走窜,助麝香行醒脑功效,清热解毒、泻火毒,郁金清热泻火,化痰开郁,凉血解毒,栀子芳香开窍,诸药合用,清热解毒、凉血行气、安神定志、醒脑开窍,醒脑静注射液主要应用在临床改善脑供血,保护缺血神经,通过兴奋呼吸系统,增加脑组织摄氧能力,改善脑出血症状[2]。将醒脑静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脑出血在中药上属“中风”范畴,以积、淤、痰、火为特征,通过醒脑静注射液起到开窍、通络、散瘀的功能,对于大量脑出血导致的炎症因子,可以显著降低炎性介质,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进而消除水肿[3]。
综上所述,将醒脑静应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