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婷
(大连财经学院 基础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622)
一个国家必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资源,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1]。如果创新能力培养在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受到阻滞,就会失去经济社会带来的机遇,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当中处于劣势,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
但在我国,创新能力不足和创新意识不强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科研实践能力的参与度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质量低、创新性学术论文的数量少、以及缺乏原创性研究成果等,这与我国提出的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相悖[2]。因此要保证对国人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分析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并在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分析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滞机制。针对创新能力的不足,结合创新能力发展的新形势,提出相应的策略。
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与其他师资队伍相比,需要具备更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拓展能力。而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不同师资队伍之间的相互合作,“多人上一课”的形式早已成为创新能力培养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当前国家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审定主要是以教师的学历职称为标准,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师需要具备副高级或以上职称。但实际上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队伍呈现出学历高、职称低的特点。学历结构与国家人才招聘的条件相符合,大都具备硕士学历。而职称结构,由于各高校在2012年才开始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通识课程,相关专业人才储备相对薄弱,因此大部分高校专任教师以讲师居多。比如我校8名专任教师中,只有1名教授、1名副教授,其余教师均为讲师。由此可知,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其职称和学历都反映出了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严重影响着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创新能力的培养[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依靠某一个单一要素就可以实现的,除了与创新人才自身的天赋有关外,还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成绩的好坏变相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这使得老师和家长对成绩过于重视,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获取。这种教育模式使我国教育在获得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学生缺乏素质教育,易发生高学历、低素质的事件;教学采取“灌输式”方式和统一命题的考核,无法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这些问题的存在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难度。
此外,受到传统创新模式的干扰,我国创新能力培养氛围的营造意识非常薄弱。现阶段很少有学者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营造,从而阻碍了创新者的个性化发展,限制了创新者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阻碍了创新者创新能力的提升[4]。
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束缚着综合化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从而导致创新型人才紧缺。
首先,创新能力培养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一直以来,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始终指导着我国学术界的创新工作,课程结构设置也遵循着课程设置的逻辑,这就造成了课程会以学科为理论基础和支撑来进行设置。但是就目前来看,学科知识的独立性无法对专业起到支撑作用,造成了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尴尬局面。创新能力培养得不到国家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使得学科之间的联系缺乏正确的认识[5]。因此理工科的创新能力培养无法得到人文、社会和科学的渗透,而以人文、社会和科学为主的创新能力培养也无法穿插进对创新能力的教育。这也使得创新者无法完全实现学术界的创新与发展,更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其次,对课程设置的重视不足也阻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者一旦进入到学术界必然会分区域培养,然而创新能力培养资源也只是围绕着创新者本身,即使在学术界开设了通识课程,在数量上也会存在限制,学术资源会被严重分割,创新者很难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通识课程完成创新,无法在真正层面上丰富自己的学术创新知识结构。
最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学科建设滞后的现象。创新课程是实现创新目标的基础,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建设的滞后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质量性,造成了极大程度的阻碍。课程的开发力度不足必然会导致课程建设出现滞后现象,从而使创新能力培养出现断层问题。
针对上述创新能力培养阻滞机制,以增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数量为目的,在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提出下列几点应对策略。
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建设的基础在于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首先应该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教师的聘任门槛,改善创新能力培养导师的学历状况;其次要紧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步伐,实施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还要重视年轻导师的创新培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倡导以能力作为根本的思想,大力开发人的知识创新源泉[5]。这就要求对创新能力培养导师建立弹性化管理模式,做到“各显其能”“各尽所能”,根据导师的能力不同进行合理分工,适应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创新能力培养导师规模的扩大,不能通过降低导师的能力水平和责任心为代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行之有道的遴选制度,明确规定导师的学术成果和能力水平,对导师要实行优胜劣汰的聘任制度。针对科研成果少、知识结构浅的导师,取消其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资格,实现导师之间的公平[6]。
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改革现行课程,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交叉学科整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整合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增加专业知识的同时,发展兴趣爱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本学科的最新动态,结合教材将这些前沿科研成果实时地介绍给学生,以完善课程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创新意识。
在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优化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加强创新基础知识的学习
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为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已经做好了充足的知识准备,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首先要重视课程设置的质量,完善课程设置结构,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打下基础。
步骤2:考虑不同人才的培养要求
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不同取决于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对于学术创新人才,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术界科研能力的训练,对于非学术创新人才,除了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设置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7]。
步骤3:加强课程设置的国际性
只有掌握了学术界的发展趋势,才能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开展创新型的学术研究。因此要保证创新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国际性,以不同的培养方式为学者提供专业化的创新知识和信息。
优质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是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营造优质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营造出产学结合的氛围。创新主要来源于实践,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双翼。因此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实践能力训练,营造产学结合的实践环境,通过建设产学结合基地来实施。学术界应该充分利用创新资源,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实现优质创新能力培养氛围的营造做出贡献。
第二,营造一种百家争鸣式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要为创新人才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流派,与不同领域的创新人才进行平等的交流,采取的措施包括:首先邀请各界知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8];其次要搭建不同种类的学术交流平台,包括创新型学术论坛、讲座以及举办各类学术会议等;还要加强学术界的国际交流,让更多的创新人才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国际视野;最后通过积极培养敢于挑战的学术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创造和创新。
第三,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应从过去片面重视高校人才培养的观念转变为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观念;从应试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观念转化;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转变。
在人才观方面,要树立人才的内在意识,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使教学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就教学而言,应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是“学术自由”。唯有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下,学术才会繁荣发展,创新人才才会不断涌出。相反,在没有学术自由的社会环境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由发挥的精神,创新人才难以顺利成长。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来说,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滞因素,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适应、满足社会发展的创新理念要求,以此来发挥创新人才在社会体系中应有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在系统耦合理论视域下,创新能力培养受到的阻滞,主要体现在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师资、创新能力培养氛围薄弱、缺乏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方面;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应对策略,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