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彩红,姬东英
(宿迁市钟吾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留置针也叫套管针,是小儿静脉给药的常见手段,其能够长期滞留在血管内,小儿静脉输液时无需穿刺,避免静脉血管受损,可进行反复使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操作效率[1]。但门诊人流量较多,医护人员无法时刻对小儿进行监护,在输液期间,其依从性较差,极易出现抓挠、身体移动等情况,使套管脱出、留置针外渗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增加[2]。为了避免留置针患儿在输液中发生皮下血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在置管和使用时需要加强其操作的规范性[3]。为此,本文以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门诊接受的87 例进行静脉留置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留置针操作和应用的具体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门诊2018 年1 月至2019 年2 月进行静脉留置的患儿中抽取87 例,其中男46 例,女41 例;年龄为6 个月至12 岁,平均(6.89±1.74)岁;在留置部位上,头部静脉32 例,上肢静脉24 例,下肢静脉21 例。所有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已知情同意,排除严重血液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儿。
1.2 方法。首先,在留置管部位的选择上,对于年龄较小、好动、四肢静脉不明显的患儿,可在头部静脉穿刺;对于年龄较大、具有一定的认知力的患儿,根据其具体情况可选择四肢静脉,在具体穿刺时,尽量选择在血管远端进行操作,避免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在穿刺前,操作者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洁手部,并采用敬酒进行消毒,采用安尔碘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选择易于旋开的螺旋式留置针接头,操作人员左手拇指和食指将穿刺血管固定住,右手拇指和中指拿着静脉留置针的针翼,使留置针与皮肤呈15-30°角,将其缓慢刺入血管,指导留置针座透明部分出现回血现象,降低穿刺角度,平行进针约2 mm(对新生儿,由于其静脉较细,则无需再进针),然后右手将针芯固定不动,左手将外套管缓慢进入血管。采用输液贴对针翼进行固定后,右手食指按压套管针翼,无名指和中指按压留置管尖端的静脉处,以阻滞静脉血液回流;最后将输液器旋上外套关口,并打开输液调速器。对于四肢静脉穿刺的患儿,采用小夹板固定;对于头部静脉穿刺的患儿,在外套管口旋上肝素帽并拧紧,再使用抗过敏胶布进行固定。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输入药物的渗透压、速度等,避免药液外渗等不良反应发生;输液完毕后,四肢静脉穿刺的患儿采用10 mL 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头部静脉穿刺的患儿3-5 mL 肝素液进行正压封管。在留置针期间,告知患儿家属有关留置管维护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让患儿尽量避免大幅度运动,避免套管脱出情况;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其营养物质摄入的均衡性,以提高患儿的抗炎能力,并保持胶布整洁美观、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每隔2 h 更换一次敷贴,减少静脉炎、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情况,一旦发生套管脱出、阻塞、外渗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或拔出重新穿刺,对于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的患儿,可拔出留置针头,更换部位进行重新穿刺,并在局部外敷生马铃薯薄片,以缓解其不良反应症状。
1.3 观察指标。统计本组患儿的留置时间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关数据并分析。
在本组患儿中,其留置时间为54-102 h,平均留置时间为(79.61±12.38)h;在留置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7 例,其中套管脱出2 例,留置针阻塞1 例,外渗2 例,皮下血肿1 例,静脉炎1 例,总发生率为8.04%,经相应的处理后,其不良反应情况均得到缓解。
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门诊作为医院人流量最大的科室之一,应用留置针能够有效提高输液工作效率,避免患者受反复穿刺的刺激,目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5]。但是,在门诊小儿留置针应用中,由于患儿年龄小、依从性较差等因素,其极易发生套管脱出、药液外渗、留置针阻塞、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影响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在本研究结果中,患儿平均留置时间为(79.61±12.38)h,在此期间,通过调整药物渗透压、输液速度、加强营养、注意留置管维护、定时更换敷贴等措施,减少留置针阻塞、脱出、外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故本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8.04%)较低;对于出现不良反应或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硬结等现象的患儿,可酌情进行调整留置针或拔出更换留置针部位、外敷穿刺部位等措施,缓解不良反应症状,因此,本研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经处理后症状均完全改善。
综上所述,留置针应用于门诊小儿输液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在其操作和使用中,提高其规范性,并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前兆或已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可以通过规范其留置针操作及使用,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