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中惠 (合肥市包河区绿化管理处,安徽 合肥230001)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进程,高架桥绿化也应运而生。高架桥绿化主要是以桥为载体,围绕高架桥及桥柱周围进行的绿化配置形式,主要包括桥面、立柱、桥下绿化。
近年来,合肥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架桥逐渐增多。迄今为止合肥市城区建成金寨路、合作化路、长江路等高架桥,还有多座高架桥正在设计建设中。这些高架桥均处于城市交通主干道或主干道交叉口,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其自身也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高架桥绿化既美化桥梁,缓解热岛效应,提高绿视率、缓解驾驶员高速行车时的视觉疲劳,同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合肥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城市基础建设,建成了多座高架桥,经过了这几年的实践,高架绿化日趋成熟,植物品种选择多以适合本地生长的常绿耐阴树种为主,如八角金盘、桃叶珊瑚、海桐、珊瑚树等。
高架桥下虽然绿地完整,绿化面积大,但由于属于桥下绿化,受到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排水等诸多因素影响,合肥市高架桥绿化还存在植物品种不够丰富,栽植形式单一,缺乏层次及色彩的变化,局部绿化带长势不良,出现枯萎、斑秃现象等问题。其桥下绿化存在以下问题:
合肥市早期高架桥桥下绿化品种主要局限于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小海桐、珊瑚树等几种常用品种,桥上绿化主要是云南黄馨,栽植形式大多规则式种植,交汇型立交绿化采用模纹色块种植形式较多。这种绿化形式品种单调、修剪量大,景观不够丰富。
高架桥绿化因立地条件的特殊性,植物应选择观赏效果好、抗逆性强、滞尘且抗污染能力强、无病虫害、低维护的植物种类,以乡土植物为主。一些高架桥绿化由于植物选择的不恰当,盲目的运用外来的新品种,导致绿化大面积的枯萎,是高架桥绿化的失败原因之一。
高架桥绿化施工前没进行土壤检测,按常规绿化标准施工,造成绿化土壤pH偏高、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板结、建筑垃圾多以及高低起伏不平等问题,必须进行土壤改良,才能解决植物生长不良的问题,实现高架桥绿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合肥市交汇型或延展性高架,在建设早期高架桥下空间较少利用,主要以绿化为主,与四周的环境及建筑没很好的融合,桥下绿化空间与周边人的活动缺少联系,可达性较差。由于高架桥体量较大,线路比较长,桥下空间如不充分利用,这种连续、单调绿化很容易让驾乘人员产生视觉疲劳感。
早期高架桥绿化往往是在桥建好以后才进行绿化施工,由于高架桥施工前期没有铺设绿化灌溉管线,后期绿化养护只能采用人工浇灌,造成养护成本高、浇水不均匀现象,且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高架桥的绿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平面绿化,而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绿化,高架桥绿化与一般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有所区别,在养护管理方面、技术要求非常高。高架桥绿化还存在修剪不及时,遮挡标志标牌、影响行车安全视线、妨碍高架日常养护和检测等问题;水分管理不及时,没根据植物种类、气候、环境和植物生长情况合理安排浇水,造成植物萎蔫;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造成月季的黑斑病,十大功劳的白粉病、云南黄馨的炭疽病等。
城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一些市民对高架桥绿化认识不足,不爱护花木,行人不愿绕道行走,直接走绿化带过马路,不仅绿化遭到破坏,而且随意穿行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高架桥的环境不利于植物生长,适用于高架桥的绿化植物品种比较少。为了丰富高架桥绿化植物的品种,园林部门或科研单位应加强高架桥绿化植物品种的引种、筛选与培育,丰富高架桥绿化植物品种。
由于高架桥绿化的立地条件差,植物进行选择时,充分考虑植物的抗逆性及后期管理养护成本,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入优良植物,丰富植物品种。满足交通安全和生态防护提前下,应根据桥的走向、绿化位置因地制宜配置适宜的品种。
3.2.1 高架桥面绿化
由于种植槽种植面积小,土壤厚度不深,且绿化无阴敝,植物应采用抗风、抗寒、抗旱、耐晒的四季常绿或绿期、花期长的植物,可选择的植物主要有云南黄馨、红帽月季、粉团蔷薇、红叶石楠等。
3.2.2 桥下绿化
完全处于桥下的绿地,光照、湿度等环境因素等不是很好,故植物要选择耐阴、抗旱、抗污染的植物,如八角金盘、桃叶珊瑚、海桐、珊瑚树、大吴风草、扶芳藤等;如果桥属于南北走向的,桥下绿地两侧在能见到阳光、有雨水的地方,适当设计一些色叶或开花植物如红花檵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夹竹桃、花石榴、紫薇、木槿等,丰富植物色彩。
3.2.3 立柱绿化
主要是指桥柱的垂直绿化。为了便于市政定期检修桥墩质量,在桥柱四周加防护网,再种植适宜桥下耐阴攀援植物爬山虎、五叶地锦、扶芳藤、常春藤等,既可美化环境,还可吸收噪声。
3.2.4 其它绿地
①在道路交叉口形成交通岛绿地,虽然不是完全在桥下,但由于桥身遮蔽,光线也不是很充分。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重点打造道路交口节点。②桥梁之间的绿地可运用香樟、黄山栾树、红叶李、紫薇、木槿、夹竹桃、珊瑚树、石楠、鸢尾、扶芳藤等生长力强健,又耐污染、抗废气的乔木、灌木、地被复合层次种植,形成绿色的障景。
高架桥绿化土壤理化性质要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要求,因合肥土壤属于黄棕壤土,比较板结,绿化种植前必须土壤改良。绿化带要彻底清除“三灰”、石块、砖头等建筑垃圾,种植土要加泥炭土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加入有机肥或复合肥增加土壤肥力。高架桥面绿化要考虑桥体承重,种植槽加珍珠岩、河砂、蛭石、陶粒等轻质基质与园土按一定比例配成轻质营养土。
应充分利用交汇型高架桥下空间,根据功能要求不同地段合理布置游园、休闲设施、自行车停放点、市政设施等打造生态绿地节点,不仅改变桥下绿化单调布局形式,又为周边市民提供一处短暂停留的休闲娱乐、社交空间。
高架桥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同步加入绿化的设计和建设。充分考虑绿化的给排水,保证绿化的后期效果。
三分种七分养,高架桥绿化立地条件较差,后期养护尤为重要。高架桥的绿化要由专业队伍进行统一的养护管理,制定详细的养护管理计划,定期进行灌溉、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确保绿化效果的长效性。
在进行绿化和养护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市民的觉悟,加大立交桥绿化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爱绿护绿意识,另外道路设计要合理组织交通,减少人为的破坏。
高架桥绿化有效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减尘降噪,提升了城市绿化景观。但其立地条件差,各种不利因素制约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对此应该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及种植土的改良,要选择专业的设计、施工及养护队伍,这是高架桥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