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459000)杜广磊
近几十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及产科质量的极大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在保障产妇安全分娩的同时,如何减轻及消除分娩疼痛日渐受到关注。相关研究显示,硬膜外镇痛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式对产妇的创伤小,且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产妇的疼痛,增加产妇的配合度[1]。本研究对两种硬膜外镇痛方案在阴道分娩中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并取得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1月于我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80例和B组80例。A组中,年龄20~33岁,平均(25.6±4.0)岁;孕周38.4~41.2周,平均(39.6±1.1)周。B组中,年龄21~33岁,平均(24.9±3.7)岁;孕周38.5~40.7周,平均(39.2±1.3)周。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镇痛方法 A组患者行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患者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待产妇宫口开至2~5cm时,取左侧卧位,由麻醉科医师在产妇腰椎2~3处选取穿刺位点,置入硬膜外导管,随后经由硬膜外导管给予患者1.5%利多卡因3ml,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胎儿心率等变化情况;10min后,给予15ml0.1%罗哌卡因+0.00005%舒芬太尼镇痛,随后,连接镇痛泵:A组产妇镇痛泵设置为无恒速流量,产妇自控给药,每次6ml,每两次间隔15min;B组产妇镇痛泵设置为持续给药,每小时8ml,根据产妇的宫缩情况和胎儿心率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待胎儿娩出后,或者转行剖宫产时停止使用镇痛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2])、镇痛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镇痛药物总剂量、器械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描述,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描述,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及镇痛药物总剂量比较 A组产妇的镇痛药物的总剂量(33.3±12.9)ml明显低于B组(48.7±2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的VAS评分(1.96±0.73)高于B组(1.79±0.81),镇痛至胎儿娩出的时间(212.5±90.4)min稍长于B组(207.6±108.9)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的器械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A组产妇的器械助产率(11.25%)、中转剖宫产率(20.00%)稍高于B组(8.75%)、(18.75%),1min、5min新生儿Apgar评分(9.87±0.84)、(9.93±0.34)稍低于B组(9.91±0.35)、(9.95±0.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娩过程中伴随的剧烈疼痛导致部分产妇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剧烈疼痛也会导致产妇血管收缩、酸中毒、呼吸加快等不良反应;部分产妇甚至会因逃避剧烈疼痛而拒绝阴道分娩。因而,探寻一种合理、有效的镇痛手段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至关重要。持续性硬膜外镇痛通过将分娩疼痛控制在胸腰椎段,既避免了对宫缩和产妇血压的影响,有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在镇痛过程中,给药方式、给药剂量、镇痛时间等不同,对产妇产程的影响也不同。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产妇的镇痛药物的总剂量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产妇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产妇自控给药与持续性给药可以达到相同的妊娠镇痛效果,但是产妇自控给药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按需给药,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降低,对产妇和胎儿的安全有保障。
综上所述,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可以取得与持续性硬膜外镇痛相同的镇痛效果,在该过程中产妇可以根据自身疼痛情况控制麻醉药物注入量,达到了在减少麻醉用药的同时,维持较高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