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田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中,工程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在工程建设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如今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
关键词:地基设计;岩土勘察;问题及策略;
建筑建设和施工中,前期地基设计、岩土勘察成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获取准确的勘察数据能为地基设计创造有利条件。勘察搜集得出的数据展现了该区域的地层状态,极具精确性,对工程安全、工程成本和规划设计具有显著影响。
1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1.1地基设计
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需依据建筑工程的用途和建筑工程的影响、规模,设计工程地基。地基设计通常可分为三个等级,按照我国提出的设计规范,可将地基分为甲乙丙级,如部分工业建筑的要求较为严格,建筑层数较多,则设计复杂度相对较高。此时在地基设计中应执行甲级设计规范。普通建筑的要求相对较低,可执行乙级标准[1]。七层以下或要求较低的建筑可结合建筑的要求和施工地区的环境特点,执行丙级设计标准。
1.2岩土工程勘察
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指根据工程施工要求和前期地基设计要求,勘察工程施工地点的岩土概况,认真分析采集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由地质调查与测绘、岩土取样构成。相关人员需准确把握上述工作要求,不得出现工作死角,以维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定量分析是岩土工程勘察中较为常见的岩土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方法。建筑工程施工的不同阶段均需编制勘察报告,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2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2.1准备工作存在明显不足
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前期准备工作明显不足就是经常发生的情况。工程开工前人员未做好充足的准备,极大地威胁了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首先是重要文件数量不足。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需依据规范要求设置部分重要文件和与之存在密切联系的文件。但是在建筑工程地基设计及岩土工程勘察中,并未落实重要文件规定,进而影响了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也忽视了部分重要的数据采集工作,最终阻碍了建筑后期施工的有序进行。
其次,数据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很多勘察人员和管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前期的数据和资料,也忽视了数据采集,无法准确把握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而极大地降低了建筑工程质量,甚至引发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2]。
2.2地质勘查方式缺乏多样性,未重视环境条件
建筑工程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勘察的方式具有多样性。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相对滞后,部分勘察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的设计要求。同时,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外部环境因素对工程的影响也尤为明显,如出现周边塌陷和地震断裂带等问题,则会直接破坏地基设计。所以在勘察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工程施工所在地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当地实际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和分析工作,确保地基基础设计的科学性。
2.3地质勘查不规范
土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務必严格遵守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以此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部分环节并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忽视了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分散了地基的承载力,地基整体稳定性得不到保障。除此之外,地基设计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并未落到实处,勘察工作无法满足规定要求,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重不足[3]。最终在地基验收处理的过程中,责任单位过于重视重点地基区域的检查工作,忽视了其他区域的勘察,这些因素均无法维持地基设计的高质量完工。
2.4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无法有机结合
现阶段,我国部分建设工程中的地基设计问题同地基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并未有机结合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人员不能在作业中展开全方位交流和沟通,只是片面地传递数据资料,工程设计中忽视了重要部分的阐述与说明。地基设计人员无法准确掌握工程勘察现场概况,在数据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存在十分明显的问题,影响了信息向成果转化的效率,进而对整体工程设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或者部分设计人员单纯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作出判断,空间分析能力明显不足,地基设计结构缺乏多样性。
另外,多个部门间并未形成及时有效的沟通,数据资料主要以媒体或纸质文件传递和表达数据信息,无法准确划分重点内容。岩土工程勘察部门与地基基础设计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效果不佳,地基设计中所使用的勘察资料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再加上数据收集的充分性和准确性较差,勘察目标并不明确,勘察设备和勘察技术相对滞后,最终降低了地基设计的总体效果。
3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策略
3.1重视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
地基设计和岩土勘察前期工作中,需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前期准备工作,以此为工程施工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工程施工前,要求人员仔细勘察工程施工现场,认真搜集基础技术资料,从而获取更为细致和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地质资料。同时,综合比较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施工项目所在地的概况开展地基设计。并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前期准备工作开展的有序性,为接下来的正式施工作业打好基础。
3.2采取多种勘查技术,认真研究外部环境因素
为应对岩土工程勘察方式缺乏多样性的问题,工作人员需要主动引入和利用科学先进的勘察技术,依据地区和单位的发展概况加以调整,及时丰富勘察方式和勘察手段。与此同时,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还需全面收集基础技术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地形特色等,制定工程勘察方案,从而有效指导工程勘察工作的有序进行。
3.3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
土工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高度落实工程勘察的要求。对于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违规行为,管理者需做到及时纠正,使其满足规范要求。为此,务必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提高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关部门也需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优化地基设计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法律规范,以法律条文规范地基设计及岩土工程勘察。且针对工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均要提出详细的规范,如审批手续、规划编制和过程检查等,确保工作人员在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中,始终严格遵守规范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规范和标准,加强地质勘察有效性,促进地基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协调设计与勘察的沟通交流
密切设计单位与勘察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勘察单位应明确设计范围、勘察后的疑点和难点,并向设计单位解释,防止出现遗漏重点环节的问题。勘察单位需要与设计单位做好交接工作,详细说明重点环节,并向设计单位提供记录文件,方便设计人员以此为基础开展设计工作。
4结束语
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环节存在着明显不足,这也是引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如发生事故,则会威胁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勘察设计技术人员务必切实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协调设计与勘察的沟通交流,深度研究外部环境因素,规范勘察作业,以促进整体工程的高质量竣工,也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山,滕亮.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23):190-191
[2]张亮.剖析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常遇问题及应对策略[J].智能城市.2019(21):59-60
[3]曾铭志.地基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四川水泥.2018(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