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彦
摘要:为缓解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加大环境监测的重视力度,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环境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恢复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就重点对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改善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环境监测;地表水监测;改进措施;
水环境监测和保护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紧密联系。水环境污染加剧,不仅会破坏生物、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也会对人们生活带来较大威胁。但目前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准确评估水环境。为此,就有必要加大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力度,获取准确数据资料,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1地表水监测主要内容
地表水监测是对地表水的水质情况、污染程度、含有的污染物成分、变化趋势及特征予以监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地表水污染治理的先决条件。地表水监测的范围面积较大,包括受到和未受到污染的所有河流、湖泊、海洋和工业生产中的排水系统,工作量较大[1]。且由于监测环境的不同,选用的监测方法也会存在差异。对于河流、湖泊等区域,地表水监测要准确了解水源的酸碱值、溶解氧、电导率及其中含有的铅汞等有害物质含量,还要对水流流速、下游情况加以准确掌握。另外,对于海岸区域,需监测水位、磷氮总值、透明度等内容,准确了解水源情况。
2环境监测地表水监测工作现状
2.1关注力度不高
地表水监测中,由于关注意识不足,难以认识到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在监测工作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不科学,引发问题频出。另外,由于水自身流动性特征的影响,地表水监测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但监测部门并未意识到这一情况,根据一段时间的数据分析,对监测区域水源展开评价,最终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区域地表水治理,长此以往,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造成地表水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如過量施用农药化肥会产生氨氮物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氰化物、挥发酚等,这些污染物质大量积存在地表水中,对内部生物、周边动植物及下游居民带来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力度。但单纯依靠监测单位人员是很难对大面积地表水展开实时监测的,需要设备的加入,以提高监测水平,但目前社会力量在地表水监测工作开展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仅不支持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开展,在地表水监测遇到问题时也不会采取帮助措施,甚至阻挠问题的及时解决。
2.2监测数据不达标
若想科学评价地表水情况,在环境监测中对地表水监测数据予以全面、清晰掌握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很多监测单位,在开展地表水监测时,因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操作失误、设备老化等,导致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难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地表水情况。再加上监测单位内监测人员自身经验上的缺失,在工作开展中无法考虑到存在的问题,使得监测数据可靠性降低,无法准确反映地表水的具体情况。此外,我国很多地区针对地表水监测的标准规范还不完善,工作开展缺乏科学指导,难以保证监测工作质量[2]。各地区在环境监测期间,需要加大对地表水监测的重视度,综合分析监测技术途径、监测方式和评价标准等相关影响因素,为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提供参照物。
2.3设备与技术水平落后
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地表水监测还存在经较多不足,设备和技术水平都相对落后,这就导致地表水监测精密性和准确度不高,对我国环境监测及水环境治理带来较大阻碍。分析我国实际情况,设备与技术水平落后的原因为:一是由于我国环境监测发展时间较短,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内,对地表水监测重视度不够,相应的设备和技术研究力度不强,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二是针对设备和技术创新研究力度较弱,专业人才缺失严重,与现阶段地表水监测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降低了工作质量。
3地表水监测的改进方法
3.1树立正确意识,加大重视力度
为促进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加大工作部门及社会力量的投入,明确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性,了解地表水监测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以推动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部门需树立正确理念,深化责任意识,了解我国水环境面临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监测工作,科学配置资源、人员、资金等,以保证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再者,要做好监测人员培训和教育,使其明确工作的重要性,为地下水监测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在地表水监测工作开展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及时推进不同形式的地表水监测宣传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大范围的广播电视宣传和小范围的地区地表水监测宣讲会,扩展宣传的受众,使社会各界认识到政府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重视,进而增强自身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重视,改变原先轻视的态度[3]。在政府和群众的组织下,地表水监测工作也将顺利落实,为良好水环境的构建奠定基础,也为政府科学开展地表水的净化提供有效的处理方式。
3.2健全质量监测和评估标准
水资源监测对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有着极大影响,这也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的关键。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水资源分布较为分散,这为地表水监测带来了较大难度,要想优化工作质量,就必须制定完善的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统一监测和评价标准,科学分析水环境,获取精准数据资料,以此为后续水环境保护和开发提供依据和支持。
在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片水域多次重复监测的情况,造成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为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监测部门应同环保部门合作,构建以流域管理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断面加以监测,获取准确的水环境信息。此外,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地表水监测要求逐渐提高,监测人员有必要完善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掌握信息技术操作,为数据获取、分析和处理提供保障。利用在线监测方法,在保证地表水监测水平的基础上,也能提升数据监测的准确度,有效展开各个地区的水资源污染治理活动,制定符合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以及水污染发展现状的管理模式,进而在此基础上加设先进的设备仪器,全面提升监测人员的操作水平。
3.3掌握先进监测技术,改良监测设备
我国在地表水监测中,之所以较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除思维意识局限外,对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力度也相对较低。由于我国在地表水监测上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可借鉴和应用的经验较少,盲目的照搬照抄不仅无法维持监测工作准确性,还容易影响水环境保护和开发效果,该种情况使得我国在地表水监测上停滞不前,很多监测单位仍在使用传统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形成恶性循环,难以优化监测效果。
鉴于此,一方面我国要加大先进监测设备和技术的引进,组织员工国外学习,了解设备和技术的操作要点,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改善监测效果。另一方面员工应加大自身研究力度,改变技能落后的现状。如今出现很多监测技术,如生物监测法,能够精准确定被监测区域水质中含有的污染成分,并出具详细的监测报告,甚至可精确到微生物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对于地下水监测有积极作用。
4结束语
虽然我国环境监测中地下水监测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不过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研究力度的加大,地下水监测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监测设备、技术也将不断创新优化,以加强地下水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为水环境分析及保护提供可靠依据,为我国社会建设及生态环境系统的修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新刚.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65+68
[2]吕晓虎,田露.阐述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203
[3]王国军.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05):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