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玉
摘要:基于对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的研究,首先,阐述高速铁路接触网基本内容。然后,分析高速鐵路接触网风险。最后,真对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构建,给出加强弓网综合监测装置设置、加强安全巡检装置设置、加强悬挂状态监测装置设置等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
在高速铁路运行中,主要动力来源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网的实际运行中,组件会出现故障问题,发生不同风险。一旦出现风险或者故障,那么会对高速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要构建相应风险监测系统,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监测,从而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所以,本文将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 高速铁路接触网基本概述
从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中可以看出,接触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电力机车电能输送。接触网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稳定运行,是高速铁路正常运营的关键。接触网有着自身特点,比如,露天架设特点、线路较长特点以及节点较多特点等。从高速铁路的开通之日开始,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运输任务,使用条件较为苛刻,而且不存在备用线路。如果接触网出现断线情况或者支柱倒塌情况,那么都会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其建设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而且逐渐朝着地质条件较为恶劣,并且环境情况较为复杂的地区延伸[1]。在此类地区中,其高铁线路坡度相对较大、桥梁隧道比例相对突出,带来的问题也更多,比如,冰害问题、鸟害问题、地质灾害问题等,不同问题的出现,都会对高速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直接影响。目前高速铁路运营检修中,采用的是供电安全监测系统,实际检修计划主要是围绕综合性接触网特点、设备全生命周期展开。系统可以对接触网实际运行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对其中问题进行解决。但是检修计划存在一定局限性问题,无法对接触网的关键部位进行实时跟踪监测,这会对接触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很多问题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更好解决。
2 高速铁路接触网风险分析
在高速铁路运行过程中,接触网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的重点。为使得接触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保障,要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并具备一定风险应对能力。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维修中,首先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对接触网的实际风险问题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风险防范措施[2]。在实际接触网风险维修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工作人员对于接触网的故障问题进行及时收集,同时分析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不同因素。接着对故障进行等级划分,并构建风险评估标准与评估体系,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
(2)对于造成接触网故障的设备也要及时做好分析工作与评估工作,从而对接触网风险设备主要对象进行明确,为后续风险解决打下良好基础。
(3)对于研究对象实际情况要做好研究工作,对故障发生概率,以及故障带来的损失问题作出合理评价,从而明确接触网系统风险故障值。
(4)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并将结果作为决定行动动态风险的重要参考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维修计划与维修方案。实现对风险问题的有效控制,确保高速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3 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构建措施
3.1加强弓网综合监测装置设置
在实际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构建中,对于加强弓网综合监测装置设置工作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在弓网综合监测装置的使用中,需要不同数据信息提供保障,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高速摄像头。高速摄像头在捕捉到数据信息后,会将信息直接传输到电子柜中,并进行再一次的数据信息采集,从而形成不同数据[3]。对于数据信息要做好详细划分,并将数据信息分配到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要及时做好对比分析工作,从而明确数据是否存在超标情况。高速铁路在高速运行期间,如果在车顶位置将微电子与接触线之间进行连接,那么微电子设备会在短时间内获取相应电流,在设备信号输出中,会对电压信号进行标记。基于此,对于弓网综合监测装置的设置,要给予更多重视与关注,这样可以提升数据信息利用率,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在接触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措施。
3.2加强安全巡检装置设置
在高速铁路接触网风险监测系统中,微处理器是其中的主要安全巡检设备,在实际监测工作中,需要处理器与视频采集器之间能够配合使用。在视频采集器中包括高速摄像头,高速摄像头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分别是高速摄像头与响度对比度相对较低摄像头。在监测期间主要是对接触网实现的近距离与设备整体之间进行测量。现场监测工作人员要对两个摄像设备进行合理应用,在实际分析以及结果判断中,工作人员可以适当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并对接触网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估。完成图像数据的查看后,工作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对列车运行期间拍摄的视频进行回放观看检查,从回放视频中明确接触网存在的问题。在接触网监测工作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对于该项工作的展开,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这样才能实现接触网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完成图像采集工作后,工作人员对于采集的图像数据以及信息等要确保妥善保管。
3.3加强悬挂状态监测装置设置
在高速铁路接触网监测中,要及时做好接触悬挂系统零部件监测工作。一旦在悬挂系统中零部件存在问题,那么会对高铁的整个供电系统造成影响。对于此类问题的出现,要落实安全监测工作。在实际安全工作开展中,经常采用的是人工巡检方式,该种方式虽然可以发现安全问题以及风险隐患,但是会浪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而且监测工作会具备一定难度。基于此,要及时对安全监测方式进行创新与完善,加强对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4]。在接触网悬挂期间,监测工作展开要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实现对图像的匹配与系统识别,采用霍夫变换方法或者模板匹配方法等,这样可以实现图像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工作人员需要从高速铁路接触网中获取相应样本图像,在一定条件下,做好样本图像的分类处理工作,接着工作人员通过边缘监测方式,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监测。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要有正确认识与了解,掌握不同监测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将有效监测方式应用在接触网运行中。做好悬挂状态监测装置设置工作,实现对数据信息以及图像的有效监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铁路接触网供电风险监测系统,对于及时发现风险问题,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风险监控系统的构建要给予更多重视,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系统的完善性。将其应用在接触网运行中,及时发现接触网运行存在的风险,并给出相应风险预防措施与控制措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接触网的正常运行,这样才能为高速铁路的运行创造更加安全的运行环境,为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更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德江.高速铁路接触网监测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2):253-254.
[2]张克永.高速铁路供电安全监测监测体系建设分析与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9,30(06):1-4+10.
[3]赵强,赵建军,张琳娜,薛玉霞.高速铁路接触网短路试验实施方案探讨[J].铁道机车车辆,2017,37(01):65-71.
[4]刘琛,陈民武,宋雅琳,刘洋,王耀午.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风险评估与维修计划优化[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02):20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