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提高湖羊产羔数的试验研究

2020-12-25 01:47:02侯丽萍刘克礼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羔率标记技术产羔

侯丽萍,刘克礼

(甘肃省定西市畜牧兽医局,甘肃 定西743000)

产羔数是绵羊重要的生产性状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很难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来提高绵羊群体的产羔数。目前,国内外提高绵羊繁殖性能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分子育种,从基因水平上提高绵羊的繁殖性能。因此,检测湖羊群体中与产羔数相关的主效基因并研究该基因与产羔数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湖羊产羔率至关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基础母羊群筛选,高繁湖羊群选育、扩繁、饲养管理等在定西市昌鑫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

1.2 试验动物

根据系谱记录连续2 胎产双羔及以上湖羊600 只组建基础母羊群,平均每胎产羔2.26 只。湖羊公羊18 只。

1.3 检测材料

采集基础母羊全血200 份,公羊全血18 份,每份10mL,肝素纳抗凝,酚- 氯仿抽提后,TE 溶解,-20℃保存。

1.4 试验方法

1.4.1 以睾丸大小为数量性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控制公羔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基因型检测在兰州大学完成。

1.4.2 利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对基础羊群进行扩繁,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筛选出具有高繁力基因的湖羊母羊和具有高繁殖力基因纯合子的湖羊公羊。

1.5 试验设计

根据系谱记录,以连续2 胎产双羔及以上母羊组建基础母羊群,统计产羔率;采集基础母羊和种公羊血液进行检测与繁殖性状相关的主效基因,筛选出纯合子种公羊和高产基础母羊;利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对基础母羊群进行扩繁,统计产羔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FecB 基因是湖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

检测结果表明:FecB 基因位点在湖羊中存在多态性,是限制湖羊排卵及产羔率的主效基因。FecB 基因中BB 基因型个体和B+基因型个体产羔数较高(2.66-2.73),表明FecB 基因型与湖羊产羔数显著相关,可将其作为性状与标记间连锁分析的候选标记。

2.2 分子标记技术可提高产羔率

采用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技术对600 只湖羊基础母羊通过同期发情技术处理,用采集的纯合子湖羊种公羊精液人工授精,怀孕率达97%,2胎共产羔3049 只(其中公羔1281 只,母羔1768只),繁殖率达262%(试验前为226%),表明应用分子标记技术可有效提高试验湖羊的产羔率。

2.3 FecB 基因在湖羊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检测结果表明:湖羊BB、B+ 及++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1、0.26、0.06,B 和+ 等位基因型 频率为0.81、0.15。湖羊该点位He 以及PIC 分别为0.30、0.27,表现为中度多态,可见湖羊FecB 的多态性较高,遗传变异较大,可作为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在提高湖羊产羔率的标记辅助技术上应用。

2.4 FecB 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

FecB 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数统计表

由上表可知,BB 型和B+型个体的产羔数均极显著高于++ 型个体(P<0.01),而BB 型个体和B+ 型个体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FecB基因与湖羊产羔数相关性较高。

3 小结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绵羊常规育种的辅助工具,在国内外育种界普遍应用。但由于绵羊繁殖性状属于低遗传力性状,群体选择世代进展缓慢,要培育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势肉羊品种(系)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经费投入,而且需要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所以在基层由于受技术、资金、条件等限制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因此,急需尽快开发出分析速度快、成本低、稳定性好、信息量更大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技术终将在畜禽育种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并将极大的推动畜禽育种的进程。

猜你喜欢
产羔率标记技术产羔
非遗传因素对云上黑山羊产羔性状影响分析
黄淮山羊产羔数与胎次的关联性分析
云上黑山羊黄体数与产羔数相关性初步研究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鲁西黑头羊繁殖性能研究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新农业(2017年24期)2018-01-30 08:37:25
绒山羊两年三产的优点及措施
新农业(2017年1期)2017-03-16 11:01:43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柑橘研究中的应用
浙江柑橘(2016年3期)2016-03-11 20:12:48
实现母羊多胎高产的几种方法
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ITS同源性分析比较不同生态环境来源的钝顶螺旋藻的遗传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