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2020-12-25 14:45胡万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收缩压器官

胡万冬

(长岭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吉林 松原 131500)

0 引言

在众多慢性病中,高血压最为常见,同时高血压也属于心血管疾病。现今,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为11.88%。在人们年龄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其患高血压发病率就越高。对于年龄在60-65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可达30%,而6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约占35%,75岁以上老年群体中,高血压患病占比约为50%。同时严重损伤了人体的肾脏、大脑以及心脏的功能,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致病因素[1]。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和相关诊断治疗进展。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1.1 症状不具代表性或无症状。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往往相对迟缓,大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等一系列症状。此外,还有些病人可能没有症状。通常在体检或其他疾病中被诊断发现,原因是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不断衰退,敏感性差或可能被其他疾病所覆盖。

1.2 老年高血压常见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高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升高,属于一种自然的衰老现象。最新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退以及收缩压升高,都属于病态。舒张期高血压和收缩期高血压都能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但收缩压发生率极高,病情严重恶化,收缩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国际高血压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制定了ISH标准:收缩压不低于21.7 kPa,舒张压在12.0 kPa以下。结合实际调查研究,中国人口结构正在步入老龄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9.0%,约为1亿人,而ISH患病率高达21.5%,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53.21%。由此可见,老年人口中,高血压病发病率极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高度重视。

1.3 高血压波动,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压通常不稳定且波动。当体位发生变化时,经常会出现低血压症状,主要是因为老年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差,同时,也与老年人植物神经衰退,进而不能很好地调节体位变化。此外,不包括收缩压下降超过3.99 kPa且舒张压下降超过1.99 kPa外,同时还存在低血压症状,多表现为头晕,黑朦,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此外,一些患者出现心绞痛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应避免仰卧位突然上升。

1.4 老年高血压并发症不仅多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而且一旦出现并发症,将严重伤害人体机能,主要与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存在一定联系。如心脏、大脑、肾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液粘度不断增加,外周阻力增加,心脏功能下降,血液排出能力下降[2]。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脑出血和肾功能衰竭。

1.5 非常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老年人因为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肝肾功能明显大不如以前,或者伴有肝肾病变等问题,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消化,进而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2 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

2.1 老年人高血压诊断要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与其他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大致相同。其要点如下:①在非药物状态下,根据两次或更多次在同一天重复测量的平均血压,偶尔一次血压升高,不能准确判断是高血压疾病,因此需要多次测量,进一步观察确诊。②消除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潜在疾病;③非常有必要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靶器官损伤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临床病症等。

2.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JNC6和JNC7是老年高血压诊断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并向广大群众提出理想的降压指标。因为老年患者都存在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高的特点,提倡在抗高血压治疗中,不断优化夜间调节脉压和血压升高的问题[3]。在门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测量仅在白天进行,不能真实反映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也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而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患者24小时内血压实时波动情况,不论夜间休息还是日常活动状况下,可以很好地弥补诊所血压不足问题更有利于降压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对于血压正常的老年人而言,他们24小时血压波动的特点是白天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升高,也将处于低谷。血压波动曲线通常表现为两峰一谷的长柄杓型。血压从午夜到凌晨2点最低,4点后逐渐升高。晨起活动之后,血压会明显上升,并在早上6点到8点达到第一峰值,白天基本处于较高水平,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多有这种变化,呈现杓型,重度高血压和老年高血压昼夜波动较小甚至没有波动,夜间血压不断上升,通常情况下,呈现出非杓型,甚至反杓型。当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血压不断上升,长此以往,势必会加重心血管负担,进而严重损伤靶器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概率。当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老年高血压患者通常情况下,都是由老年前期高血压发展而来,此外,大动脉粥样硬化也可能造成大动脉弹性下降,因此,这些患者病程时间往往很长,病情较为严重,机体调节血压的机制白天会表现出异常,迷走神经张力逐渐衰退等多种因素造成动脉血管平滑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长年累月,动脉血管顺应性下降,患者出现动脉硬化,换言之,血压不断上升,尤其是夜间血压下降非常缓慢,导致血压昼夜规律慌乱,毫无规律[4]。②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靶器官损伤问题,尤其加剧肾脏病变,一旦肾脏损伤严重,会进一步加剧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又会加重肾脏损伤程度,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血压会一直升高,夜间也不会下降,血压昼夜节律失衡。③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他们血浆内皮素水平不断上升,甚至可能存在靶器官受损-内皮素释放增加-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恶性循环中。所以,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恢复血压昼夜节律,这样才能减少对靶器官损伤和预后调节,必须深刻意识到尽可能地恢复血压昼夜波动规律,才能有效保护靶器官功能。

3 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常用药物

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只有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才能降低靶器官功能的损伤,同时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目前,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时,医生常用的几种降压药如下:第一,钙通道阻滞药。这种药物可以利用阻断血管跑平滑肌系统中钙离子通道来达到血管扩张的目的,进而降低患者血压。此外,因为,钙通道阻滞药拥有不同的受体结合特点和组织选择性,因此,会表现出不同临床治疗特性。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5]。第二,利尿药。此种药物通过利钠排尿来实现降压目的。按照药物作用部位、药效以及机制不同,将其划分为噻嗪类利尿药、保钾利尿药以及袢利尿药。第三,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已激活的交感神经来降低血压。第四,α受体阻滞药。在具体治疗期间,医生利用α受体阻滞药物和突触后α受体的作用降低血管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第五,联合用药。所谓药物组合具体指通过服用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尽可能地保护靶器官。

4 结论

总之,高血压病属于一种慢性综合症,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据统计,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其中75%-80%是合并症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病时,不仅要有效控制高血压,而且还要控制其他并发症。在选用降压药物时,要重视其对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等相关方面的影响,此外,重度高血压患者,要尽快恢复血压昼夜节律,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对靶器官损伤。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收缩压器官
陈金水教授辨证治疗老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总结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类器官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ORGANIZED GIVING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