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12-25 03:25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安徽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长三角安徽安徽省

文/马 静(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0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1]。

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提供历史性战略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安徽省全域加入长三角,标志着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由“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合”。

机遇一:国家战略聚焦与叠加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省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整合全球要素资源提供了巨大动力和空间,有利于等高对接国际规则,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机遇二:深化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安徽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

机遇三:进入高质量发展快速通道,加快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安徽省优先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沪苏浙产业链协同,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机遇四:安徽自贸区发展机遇。2020 年9 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入全面启动建设阶段,将聚焦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各自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2]。安徽自贸试验区将积极建立和沪苏浙的联动发展机制,借鉴长三角区域已有的自贸试验区经验,尤其是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开放等领域,协力推动高质量一体化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向长三角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推进长三角协同开放,并结合好安徽实际,探索形成具有安徽特色发展新经验。

机遇五:有利于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增强江淮儿女福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消除交通瓶颈,推动高端医疗、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安徽与沪苏浙共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 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1.基础保障能力有待提升

与沪苏浙地区相比,安徽省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显著差距。2019 年,安徽全省生产总值为3.7 万亿元,上海、江苏、浙江同期分别为3.8 万亿元、9.9 万亿元、6.2 万亿元。安徽以长三角地区40%的土地、30%的人口,只创造了15%的产值。基础设施方面也有不小差距,以交通设施为例,安徽路网层次低,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仅占8.4%,比江苏、浙江分别低35.6和8.6 个百分点;通达程度低,目前还有8 个县不通铁路、4 个县不通高速公路;枢纽等级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在长三角23 个机场中排名第七,最大的芜湖港2019年集装箱突破100 万标箱,而南京港2016 年已突破300 万标箱。此外,安徽在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方面与沪苏浙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安徽的双一流高校仅3 所,远少于江苏的15 所和上海的14 所。省会城市合肥的三甲医院数量为18 家,而上海、南京、杭州分别为66 家、38家和22 家。

综上所述,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比,安徽的基础保障能力还存在明显不足。为了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未来安徽还要在夯实经济基础、优化公共设施、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

2.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高

安徽省科技创新水平与沪苏浙地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2019 年,沪苏浙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1522亿元、1676 亿元、974 亿元,而安徽仅453 亿元;沪苏浙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达到12862 家、24035 家、14170 家,而安徽仅6636 家。截至2020 年7 月底,科创板共有企业157 家,其中上海25 家、江苏31 家、浙江12 家,而安徽仅有5 家。此外,安徽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研发投入强度不足。安徽省R&D 投入总体规模较小,2018 年研发投入为630 亿元,占GDP 比重为2.10%,同年沪苏浙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分别为3.98%、2.64%、2.52%。二是核心技术供给不足。安徽省部分新兴产业处于高端产业的低端环节,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核心竞争力总体不够强。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畅通。技术专利数量不少,但整体质量不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有待加强。2018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2.8%,有研发活动的也不足24%。五是创新人才支撑不足。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相对缺乏,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人才结构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与能力有待提高。

三、 推进安徽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9 年以来,“一圈五区”建设、皖北首次加入长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全省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优势的凸显,都表明全域加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后,安徽登上了快速向好发展的列车。下一步,还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1.政府层面推动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当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属于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所以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各类举措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各省市政府之间应尽量突破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积极构建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技术、产权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对于安徽来说,在“十四五”规划启动之际,有必要就“十四五”规划主动同沪苏浙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对接,从政府层面促进形成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旅游市场以及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良好政策环境。

2.数字技术赋能社会高效治理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数字化发展也极其迅速。目前,长三角各省市均已实现一网通办,并逐步推进区域电子证照互认,下一步应持续加大长三角地区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增加跨省“零材料”“零跑动”事项,实现更多事项跨域通办,提高政务服务水平[3]。对于安徽来说,一方面,应积极推进长三角人才数据库建设,精准对接国家“项目库”“专利库”“成果库”,梳理科技人才引进方向,面向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引进培养顶尖人才和具有企业管理经验、拥有技术专利的科技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大数据+民生”,实现“数”有所为。应继续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智慧应用,实现数字技术场景创新从“多点开花”到“集中连片”,进一步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数据广泛共享、融通和应用[3]。

3.扬皖所长,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已连续8 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已经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4]。未来,安徽应在政策、税收、项目、金融等方面营造宽松优越的创新环境,以“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为抓手,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成果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发展,在深度融入长三角的同时实现全省高质量发展。

4.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

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找到一条符合本地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特色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对于安徽来说,各个地市应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生态环境优越的皖南等地区,可继续发挥其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如2019 年正式被吸纳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的黄山市,可搭乘杭黄高铁开通的“快车”,将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向长三角城市推介,进一步拉近融杭接沪的距离。六安市可发挥大别山区域特色,聚焦绿色健康高端需求,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传承红色文化,开展绿色生态旅游。

对于区位优势不够明显的皖北地区,只有发挥好自己的特色产业,才能更好地融入长三角,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如亳州市可深耕药材生产供应基地,深度开发农业资源,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挥主产区优势,做大做强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宿州市近年来数字产业发展迅速,是全国第5 家量子通信节点城市,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大数据存储中心和云计算基地,在5G 时代可以借助数字经济打造特色城市;蚌埠市应抓住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安徽自贸区的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玻璃制造等产业,以更好的环境留住技术、资金和人才。

猜你喜欢
长三角安徽安徽省
《安徽记事》
成长相册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