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秀 龙文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在构建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社会组织作为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在协商集体事务、推进公益事业、组织志愿服务、传承优良传统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安徽省绩溪县尚村实地调研时,发现了“积谷会”这一社会组织,其服务能力和发展活力为探索如何培育乡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尚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西南隅,自然环境优美、明清建筑遗存较多、文化气息浓厚。古时候村里每户人家都有砚瓦和毛笔,因此又称“砚瓦村”。自古以来村里杂姓聚居,是古徽州罕见的多姓氏千年古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十姓九祠。尚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尚村地处皖南山区,老百姓在梯田上种植庄稼,在正常年景收获的粮食尚能够吃,一旦出现灾害粮食就会减产,部分村民就会逃荒。早在1913年,为解决百姓口粮短缺问题,尚村九姓村民合议设立了积谷会,采取以姓氏人口实力摊股出谷和以股享权共管的议事方式,统筹全村粮食,以防闹饥荒,确保社会稳定。至1945年,全村共有96人参会入股,分为96股,设委员9人,由高、许、章、方、周、唐、胡、王、张姓各出一人,设有4座积谷粮仓,许家、唐家各一座,高家两座。每座粮仓净谷6684斤,每年安亩节(绩溪农耕文化习俗)后一日开仓借谷,十月一日还谷进仓。每年设值事7人,由96股会员轮流担任,负责进仓出仓事宜。在进仓出仓之日,积谷会为值事会员供给晚餐,并约定每年的总费用不得超过100斤干谷。出租谷仓者负责保管,如遇鼠耗、雨漏及意外之事,应当及时向主管人员报告,否则负有赔偿之责,租金年酬为50斤干谷。借谷数量按贫困人口数量平均分配,约定利息为1%,借谷必须有保证人,保证人负有代偿之责。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积谷仓是老百姓的救命粮仓,尤其是生活困难的村民越来越离不开积谷会。老百姓通过积谷会建立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大家都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在抗战时期,村民们都舍命保护积谷仓。新中国成立后,积谷会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1959-1960年,安徽省连续两年遭遇饥荒,村里20多位手艺人和其他外出避难的人都饿死在他乡或者逃荒的路上。面对这样严重的饥荒,村里的女共产党员看着嗷嗷待哺的婴儿于心不忍,便带着哺乳期的母亲去和积谷会成员做工作,请求积谷会开放粮仓,于是积谷仓救助了很多人。后因时代原因,积谷会被迫停止运行。
积谷会如今虽然不用积谷了,但是却在尚村人的心中埋下了互帮互助的种子。一个偶然机会让积谷会得到重建。2014年,热心于村庄事业的唐方红女士协助一个摄影团队来村里采风,向他们讲解村落文化。摄影团队对村庄进行了大量宣传并帮助打造了四季花海,由此尚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游玩。自那以后,唐方红更加热心于支持村庄开展各种活动。但为了使活动举办得更成功,她每次都到处借影音器材,从县城运到村里,十分辛苦。因此,为了汇聚更多的人来推动尚村发展,村民集体倡议恢复重建积谷会。2014年12月17日,首届积谷会理事会正式成立,选出会长、副会长,成员由各姓氏民主推荐。积谷会成员还建立了微信群,密切了成员之间的联系。近年来,积谷会成员热心村庄发展,纷纷出钱出力推行公益事业,积谷会正成为动员村民保护古建筑、传承技艺、组织活动、培育产业的中坚力量。
政府部门的好助手。积谷会成员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各项工作。许大红、高耀家等会员积极策划,响应政府工作,赴合肥办农展会,并获得“香味江淮”农家乐金奖。2017年安徽省有关部门在尚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试点项目,积谷会成员积极配合项目组发动村民参与村落保护与开发,使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此外,积谷会成员还积极参加古村落保护论坛的学习和讨论,商讨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致力于将尚村打造为样板村。
联结外界的桥梁。尚村建设得越来越好,已经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社会人士的关注。《非常中国》央视剧组、回家过年纪录宣传片、“归去来兮新媒体影像展”等团体来村庄拍摄或举办活动,积谷会都做了大量的协调配合工作。围绕暑期大课堂,积谷会会员带领各团队学生体验民俗并详细讲解。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尚村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试点,积谷会号召村民积极参与。在村志编写中,积谷会成员在徽史专家的指导下,收集了很多资料。现如今,积谷会已成为各种活动与村庄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村庄治理的生力军。积谷会秉承服务老乡、建设家乡的宗旨,致力于提升村庄凝聚力。每年积谷会都负责组织筹划闹新春活动,出资赞助礼炮、舞龙、放飏灯等,并赠送春联、零食,让村民的春节过得更加充满人情味儿。为了让村庄更加美丽,成员方建华出资购买百棵桃树送给村民种植,在观景台两旁的大批桃树都存活下来并已开花。当村里的黄山松被偷盗时,积谷会成员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当村中老人遇困难,积谷会送上慰问金,还约定每年都给村里9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此外,还组织村民上山修路,助力旅游业发展。
乡风文明的践行者。在积谷会成员的带领下,尚村村民“文化自觉”意识逐渐增强,手工艺者开始“重操旧业”,既守住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还自发组织捡垃圾、耘草,村民夜校正成为村民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村庄活动正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响应。。
夯实群众基础,激发基层活力。基层社会组织成员从群众中来。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才会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无法割舍的深厚感情。他们更加了解当地社会生活方式,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熟悉周边的人,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更加了解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如何将传统技艺融入当今社会,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特色文化资源,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因此应该将那些德高望重、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本村人积极吸纳进社会组织中。
服务大政方针,加快发展步伐。乡村社会组织应该成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落地的有力推动者。国家大力实施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带来绝佳契机,基层社会组织应该从大局出发,及时关注政策动向,帮助国家将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尽快落至实处。当前国家为推动乡村振兴,在人才培养、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遗产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基层社会组织如果能及时将政策汇编成册,及时向百姓进行讲解,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乡村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鼓励多方参与,增加组织活力。如果没有一定的经费做支撑,组织便像无源之水,不会持续稳定发展下去。如果仅靠组织内部成员捐助,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地方财政资金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促进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鼓励多元化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调动有爱心的企业家、作家等成功人士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也可以组织村民或者组织成员自愿捐款作为经费。同时应规范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做到账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