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 娜
集体土地总面积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1万亿元……随着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历时3年,农村集体的家底逐渐清晰。“一锅粥”变“一本账”,“沉睡”资源变“活资本”,农民变成了“股民”,手里的“红本本”变成了“红票票”,改革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拥有农村集体资产的5695个乡镇、60.2万个村、238.5万个组,共计299.2万个单位,完成1.2亿张报表在线报送。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全国农村集体家底基本摸清,资产总量庞大,集体土地总面积为65.5亿亩,账面资产6.5万亿元,高度集中在村级,占比75.7%。固定资产占比近半,固定资产中2/3是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后,集体资产总额增加0.8万亿元,其中0.75万亿元为近年来财政项目投入到村形成的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清查结果显示,经营性资产有3.1万亿元,是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厂房、商铺、机器设备等预期可带来收益的经营性固定资产在1万亿元以上。未承包到户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集体土地资源共有15.5亿亩,已对外出租或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占36%。
此次清查还对集体企业进行了摸底,集体所属全资企业超过1.1万家,资产总额1.1万亿元。
据介绍,集体资产分布不均衡突出,不仅表现在地域分布,也表现在村庄之间。从地域分布看,农村集体资产大体呈“6、2、2”分布格局,64.7%的资产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资产大体相当。村庄之间资产差异较大,收益不均。超过75%的资产集中在14%的村,收益超50万元的集中在城中村、城郊村和资源充沛的村庄,占10.4%。
“清产核资后,区里出台了更为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意见,资产管理更加透明,群众的质疑声也少了。”陕西省杨凌区揉谷镇田西村党支部书记、田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田小雄带记者走进正在建设的产业融合示范园。
为强化监管,农业农村部从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两方面发力,使制度“长牙”、纪律“带电”,有效遏制农村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生,保障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
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设立集体账目、规范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完善集体资产清查、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定期报告等制度,使集体资产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如山西、四川、陕西等省份制定非经营性资产确权及管护办法,重点对学校、道路、水利设施等资产的产权归属、管护主体及管护责任作出规定。
成员监督和审计两手抓。一方面,加强集体成员对集体经济的监督管理,落实民主理财,规范财务公开,维护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做好日常财务收支定期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定期通报、责任追究等手段扎牢制度的“笼子”。如一些地方通过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开展集体资产管理领域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效果显著。
此外,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脚步加快,已列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下一步将抓紧做好系统开发建设等工作,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为扶持集体经济发展,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支持28个省份和4个计划单列市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2018年,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通知》,明确计划到2022年在全国范围内扶持10万个左右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着重施力贫困地区薄弱村发展提升。2019年6月,农业农村部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升工作的通知》,提出薄弱村发展提升的任务目标,鼓励各地以发展产业、盘活资源等为抓手,探索贫困地区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升的有效路径。
扶持政策的完善在助力改革顺利进行的同时,也破除了发展束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关于支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减免改革过程中相关契税、印花税,降低改革成本。联合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银行开户等业务。截至5月底,已有超过34万个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取了登记证书。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了资源开发型、物业租赁型、乡村旅游型、农业生产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如重庆市38个“三变”试点村共盘活集体土地资源3.1万亩、闲置农房552套,2018年村均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万元。
自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农业农村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批改革试点,指导各地在清产核资基础上,规范开展成员身份确认、折股量化资产、建立健全组织、办理登记赋码等工作。目前,试点实现省级全覆盖,超过41万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成员超过6亿人。曾经一度被村民说成“看得见却摸不着”的模糊集体份额,随改革的推进落在一张张盖了红章的股权证上,农民群众过好日子的期盼正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