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政府
泗洪县地处江苏西北、淮河下游,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和江苏沿海经济带交叉辐射区域,总面积273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人口110万,是著名的螃蟹之乡、名酒之乡、生态旅游之乡,也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先后获批国家级品牌农业示范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称号。
近年来,全县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增收重要路径,牢牢把握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机遇,通过目标引领、标准建设、典型示范、协作联动,开启农民合作社发展新局面,合作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强劲态势,农村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合作社1386家,培育县级以上示范社37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1家、省级36家、市级85家。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紧扣试点要求,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围绕合作社发展问题找短板、补短板,积极运用系统化思维提升合作社发展质量。一是坚持高位统筹。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坚持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推进强村富民”作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推动合作社发展。二是完善组织体系。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办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三是健全推进机制。建立合作社试点工作交流群,定期召开业务培训会、任务交办会、工作推进会、部门联席会,充分发挥合作社联合会“组织引领、示范带动、协调服务、监督保障”职能,确保面上工作推进“一盘棋”。
合作社质量提升重点在产业、关键在农民,全县在积极探索运行模式同时,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形成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广泛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支部领办合作社”活动,以“优质稻米、绿色蔬果、高效水产、生态畜禽”四大主导产业架起农业结构四梁八柱,确立特色农业发展“3135”总目标,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坚强产业支撑。二是搭建发展平台。推进“一社一群一中心”建设,围绕龙集稻虾共作、峰山碧根果、天岗湖林果、魏营镇西瓜等特色产业构建服务中心,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三是创新发展模式。一方面,大力发展村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龙头企业+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模式,在双沟周冲试点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西南岗建立红薯专业合作社54家,带动发展红薯产业3.2万亩。2019年红薯平均亩产达3吨以上,亩均增收700元,预计二次分红500万元。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小龙虾产业化联合体,采取“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联合会+合作社+养殖户”运作模式,创新推出“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保险”和“小龙虾目标价格指数保险”,实现了养殖户、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多方共赢的目标。
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重发展、轻规范,重数量、轻质量,重项目安排、轻运作监管等共性问题,坚持将“点”上创新发展与“面”上规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严格贯彻落实新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着力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一是合作社有序退出制度。建立以乡镇为基础、县级为核心的合作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摸清合作社运营情况,推进注销简易化。2019年9月推进全县农民合作社注销登记工作,累计注销农民合作社1022家。二是建立监督和审计机制。联合财政、纪检、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研发会计电算化专用软件并在全省率先使用,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合作社运营。三是合作社指导培训制度。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2019年已开办合作社理事长等各类培训班5次,参训人员达800多人次。扎实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定期组织相互观摩学习,共同促进提升。
合作社发展过程离不开政策引导激励。实践证明,通过政策扶持杠杆撬动,能有效吸引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合作社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活力。一是加强资金扶持。制定出台有关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实施方案,设立专项扶持资金1.5亿元用于发展村集体领办创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该项资金已下拨3900万元,扶持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79家。同时,安排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支持合作社发展项目资金520万元,争取江苏银行、邮储银行“惠农贷”项目,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扶持2000余万元。二是强化人才支撑。支持合作社对接科研院所,通过委托管理、技术入股、开发深加工产品等方式开展合作,解决好人才紧缺问题,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是突出政治激励。专门举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大会,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揭牌,优先推荐优秀合作社带头人参与劳模表彰、“两代表一委员”等评选,目前,7人荣获各级劳模表彰,3人当选“两代表一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