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丹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科技迅速渗透到金融领域,我国的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些变革性的变化,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解决了线上支付问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开辟了小微金融理财路径,此后,互联网科技结合金融经济催生了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并丰富了企业及个人的融资模式,例如线上转账,线上交易,线上理财,线上贷款等等。科技与金融的相互渗透,使得传统金融转向科技金融的方向发展。科技金融的内涵在于让技术能够进入资本市场,从而转变为流动性高的金融资本,由此产生一个新的价值生态,技术促进金融资本的高效运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爆发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插上金融资本的翅膀,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市场化的属性,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越来越深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金融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自2012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多次印发政策文件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强调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2017年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后,在《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23号)中再次提出了“发展完善科技金融”的任务,并把实体经济作为科技金融重点应用领域。
河南省作为中原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人均经济居全国中下水平,其中一个原因是高新高科技产业比例较小,缺少规模经济产业,农业虽然是我省一大优势产业,但是由于农业具有先天的技术落后性质,无法实现高效的经济输出。因而,发展科技金融,有利于河南省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高科技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开展一系列工作,我省的科技金额发展路径可以总结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联动的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建立部门协同、分工负责机制,研究建立绩效考核激励政策,加强试点工作的研究、交流和经验推广。
河南省科技金融投入领域为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科技投入经费、科技融资;出台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开展科技贷、科技保工作着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问题;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银行信贷和创业投资等金融资本为支撑,以民间投资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所谓科技贷,在早期叫做科技开发贷款,是指用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或应用而发放的贷款。后来演变成将专利权、商标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这种科技金融结合的融资模式为国内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为了实施科技贷工作,河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2016年4月,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出台了《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贷”业务实施方案》(豫科条〔2016〕9号),正式公开征集合作银行,标志着河南省“科技贷”工作正式启动。河南省“科技贷”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大胆创新,省财政厅联合省科技厅通过政银合作,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解决了银行不能贷、不敢贷问题,银行信贷供给侧障碍得到破解。引导商业银行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实物资产抵质押要求,着重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上线,为科创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渠道。该服务平台式河南省科技厅主办的一项政策性、公益性融资平台,以促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深度融合为目标。该服务平台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两大块,融资模式公开透明,合作机构包括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省内地方性商业,以及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金融机构。通过投保贷联动和线上线下业务相结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实现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申请、推荐、对接,金融机构、创投机构、服务机构业务办理全部流程网络化,努力打造开放共享、高效便捷的科技金融服务。
2017年9月,河南省启动实施“河南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计划定下新的行动目标。整体思路是:一是通过营造创业投资健康环境,设立科技投资平台,鼓励科技投资等方式发展壮大创业投资市场。二是通过开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试点工作,创新科技信贷产品来促进科技信贷业务发展。三是通过建立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经常性科技金融交流活动,加强科技金融理论研究来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四是通过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做好科技金融后续保障工作。为实现目标,计划明确三大重点行动:明确重点支持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创业项目。
随着专项计划的实施,河南省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后成立郑洛新国家创新示范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并推动开展“科技贷”、投贷联动等业务。在政策上,下达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文件,并确立未来中小企业服务的发展目标:侧重构建新型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市场资源与企业日常化对接等。
所谓试点,即通过建立种子基地,通过省市协同推进,进而推广示范,最终实现全省范围内多方共赢发展。试点地区的遴选标准是:是否具有一定的科技金融工作基础,科技资源、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型企业是否相对密集,金融生态良好,能否初步建立科技金融工作体系。2018年9月,河南省10部门联合推出科技金融试点工作,通过组织科技部和国家优秀试点地区科技金融专家进行论证遴选,率先确立了洛阳、开封、新乡、许昌、鹤壁和焦作等6个省辖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地区。从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培育壮大科技创业投资、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及组织体系、拓宽科技创新发展的融资渠道、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在风险控制方面,通过补偿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后所发生的损失,同时撬动各省辖市、国家和省级高新区按照不低于1∶1比例相应设立地方科技信贷准备金,银行信贷优先支持该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贷后的保障问题,通过建立考核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实施损失补偿和追偿制度,建立核销补充机制等措施进行保障。
河南省经济处于全国经济的中下游,一方面是历史原因,另一方面是经济结构问题。纵观河南省的科技金融活动,本文认为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河南省科技贷、科技保业务主要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就是那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的企业,能否通过科学的筛选给予精准融资,以满足优质高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
传统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机制自由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政府作为一个公共部门,当市场出现失灵的时候,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将经济拉回正确的轨道上面。无论古典经济,还是当代经济,最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因素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问题,科技附能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使当前互联网科技促使信息流通速度加快,然而伴随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也层出不穷,本文认为政府需要在信息的流通方面发挥作用,并且在风险控制上做最后的把关人。
从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体系来看,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以及近代的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充分说明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意味着科技进步与金融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
中国正在面临从追求数量型GDP经济模式向追求竞争力GDP经济模式的转换,从追求单纯经济增长速度向经济增长质量的内生型经济转型,即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将会转移到优化经济质量之上,并且有控制的弱化对GDP增速上的重视。当前是技术加速进步的时代,也是技术与资本融合、传统金融向科技金融转型的时代。随着社会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服务能力和融资效率,给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增长动力的我国经济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它的问题而出现,科技金融也不例外。同时,随之而来的风险问题,监管滞后问题,甚至隐私数据问题层出不穷。互联网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不能代表整个新金融,整个金融发展是伴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而变化的,需要理性去看待科技金融的发展。
[“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1924004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