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妍雅
国庆节,我和爸爸来到北京路上的广州市青少年文化宫,参加“小凤饼”非遗制作展示活动。到底什么是小凤餅呢?我带着疑问来到活动现场。
活动邀请了小凤饼传承人薛锐明伯伯,他给我们现场分享小凤饼背后的传承故事,并且手把手教我们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凤饼。别看那么小的小凤饼,制作材料不包括水都有十种,白芝麻、白糖、玉米油、冰肉……材料非常多。制作也非常复杂,一会儿要放冰肉,一会儿又要放玉米油,一会儿要切,一会儿要捏。薛伯伯告诉我们古时候没有保鲜剂也没有冰箱,所以他们在食物里添加大量的油、盐以及糖,这样食物可以保存的时间更久,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小凤饼也非常考验糕点师傅的耐心,他们经常一站就要站两三个小时呢!一百多年来薛伯伯这些传承人坚持手工制作,不用机器代替,只为保留原汁原味,让小凤饼成为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问爸爸:“小凤饼既然这么有名,为什么不像汉堡包、比萨那样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呢?” 爸爸告诉我:“小凤饼等传统食品被列入非遗并不一定是因为它非常美味,而是因为它承载历史记忆、家国情怀,这是其他食物所不能替代的。”原来,我们品尝非遗食品,更多是为了去品味它承载的历史。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只有记住乡愁,弘扬中华文化,才能信心满满地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活动结束后,走在北京路的步行街,红灯笼、窗花剪纸装点着欢乐的海洋,哥哥姐姐们穿上古代的衣服走在街上特别漂亮,路旁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看着祖国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日益繁荣昌盛,我为伟大祖国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