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对“三农”发展的助推作用

2020-12-23 04:58刘劲松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助推器三农信息化

刘劲松

[摘 要] 随着我国在农村发展中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农村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三农”问题,对农村的长远非常不利,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发展来促进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本文对让信息化成为“三农”发展的助推器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 信息化;“三农”;助推器

[中图分类号] F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39-2

“三农”问题的出现,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有效解决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可以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其中,进一步推动城乡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

1 “三农”问题的根本

当前,我国能否顺利进入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发展。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在农村发展中相对比较突出,而“三农”问题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农”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地域、农业为纽带且相互交织的总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增收速度明显慢于城镇居民,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比较突出,农产品总量持续增加但价格逐步走低,影响了农村经济整体发展[1]。

1.1 农业生产面临的危机比较多

由于我国劳动力生产率相对较低,粮食价格竞争力低下,导致粮食生产面临的各种隐患较多。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耕地减少的速度不断加快。当前我国粮食价格明显高于国际粮食价格,政府给农民的粮食补贴不断增加;我国粮食出口的总量相对较少,出口能力不足美国的1/10。当前我国粮食储备量已超过5 000亿kg,是年产量的约1/2,存在比较严重的胀库问题。

1.2 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依然比较庞大

根据我国对贫困人口的划分标准,我国还有近2亿农村贫困人群,这些人群的收入普遍不高,很多人员的生活条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开展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多。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对比较巨大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近5亿农村劳动力。当前农业耕地面积约为1.3亿hm2。各种乡镇企业可以收纳约1.0亿劳动力,耕地只需要1.0亿劳动力,还有近1.2亿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按此进行计算,农村有近2.3亿人滞留在土地上,经常出现1个人的活3个人干的情况,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2]。

1.4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我国中西部存在大量的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在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入明显不足,与城市的高速发展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反差。在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中,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仍有部分村庄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多数农民学习、工作能力相对较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生活负担相对较重。

2 信息化建设对“三农”发展的助推作用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发展的重要障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党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并明确提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的全过程。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涵有6个方面:①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目的是及时收集信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管理问题;②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时准确向广大农民提供与农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固定资产投资、物价变动、资金流向等各种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③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收集并传递与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有关的技术进步信息,包括农业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科研动态;④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和农副产品流通、收益成本等方面信息;⑤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发布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资源和环境信息,如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气象环境等信息;⑥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向广大农民提供生活消费方面的信息服务,介绍主要消费品的性能、价格和供求趋势等。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通過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农民的收入。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发展背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成败。我国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城乡贫富差距在进一步增加,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进一步将农业生产的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建立起来覆盖市、县和大多数城镇的农产品市场、中介组织的农业服务信息网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渠道,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信息服务滞后的局面,让广大农村地区及时获得各种市场信息,让农业发展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强对新技术的应用,更加合理地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3]。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让农民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认真做好市场定位,不断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交易双方直接进行联系,省去中间多余的流通环节,进一步简化交易程序,保证各种交易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避免市场中出现太大的风险,提升经济效益和农民的收入。

通过农村信息化来推动农业产业化,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小型生产与生产经济衔接的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与不同类型农户之间的联系,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范围,降低农民生产风险和成本,充分发挥大户的带头生产作用,为促进农业化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发展的稳定性。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社会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农业产值不高,农民的负担比较重。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群体难以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通过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政务建设、党务假设、村务建设定期进行公开。很多西方国家已成功开展了电子政务建设,通过信息公开和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拉近了政府和公众之间的距离。农村电子政务不再是农村各级管理业务的简单电子化,还需要认真做好管理服务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通过开展电子政务建设,能进一步加强政府和村民之间的沟通,让电子政务工作的开展和政府的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一些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的项目。为了有效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应尽量建立一个廉洁、以人为本的政府。同时,农民可以直接通过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法,来及时获取各种现代化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掌握国家当前的发展政策,能对这些政策积极进行利用,通过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来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解决困扰农村发展的“三农”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让信息技术成为农村发展的助推剂,不断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发展的现代化程度。

参考文献

[1]蒋浩永,周福红.明光市建设益农信息社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20(7):22-23.

[2]辽宁.益农信息社已达两千多个[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1):37-38.

[3]冯美玲,伍小谊,陈挚.四川省“益农信息社”发展现状及展望[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0(4):55-57.

猜你喜欢
助推器三农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跟踪导练(2)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赞分盐镇裕牛村
透视奇妙的火箭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