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英
五月的天孩儿的脸,当真说变就变,我们到达滨泉公园的时候,原本极好的天忽然瓢泼般落了雨。这仿佛是老天的一个玩笑,或是恶搞,它向人兜头泼下硕大一瓢雨后,霎时没了影踪,丽日晴天,连一丝云影都不见了。
好在出门时我带了购物包,雨下来的时候我把硕大的包包顶在了头上,身上才没有淋湿多少。音乐家就不一样了,他躲无可躲,直接就被浇成了落汤鸡,他的两手也如落汤鸡展开的翅膀般挓挲着,湿淋淋的头发被牛咩子舔过了一样,一绺绺地贴在他的额前,人如魔怔了般,嘴张着,眼瞪着,大瞪着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雨水一条条地从他目瞪口呆的脸上往下淌,进了眼里他也不眨一下眼,似遭了定身术。看他狼狈和滑稽的样子,我忍不住弯着腰捧腹大笑了起来。
直到我笑停他才回过了神。他微微一笑,然后猛抖身子做了一个黑狗甩水的动作。他人比较胖,黑狗甩水的动作没能甩掉多少水,却把脸和肚子上的赘肉给甩的来回晃荡了起来。
我再次大笑起来,笑的几乎喘不过来气。
他瞅了我一眼。“傻英子。”脱下衣服拧干了又套上,“你听听我为你写的诗哈:春雨贵如油,下的满身流。狼狈诗人相,笑疯一蠢牛。”
“英子啊,你真傻的可爱,逗你玩你都不知道。”
他不说我还真以为他被突如其来又突如其去的雨给惊懵了,原来在装疯卖傻逗我玩呢。不过,他套改解缙那首打油诗还真的合仄合韵,情景也十分妥帖,我对眼前音乐家这个“湿人”的才情又刮目相看了几分,爱也增了几分。
雨把红砖小路滋润的更红,花草和树木格外地绿起来,青翠欲滴。一群麻雀忽而扑棱棱落下来,落在前方几米开外的路上,瞅瞅我们,又扑啦啦飞了开去。
鸟雀飞走了,一只都没有留下来。红砖小路静了下来,周遭也静静的,远近都不见人的影子,路似乎只为我们专设。
路不长,十几分钟就走到了尽头。在那里我看到了一座破败的农家小院,朽败的灰黑疏松木质院门裂开几道很大的缝,两侧铁的门环锈迹斑斑,门楼上的瓦落了很多,蔟簇茅草在落瓦的地方长出来。朽败的木门虚掩着,没有锁。看起来一把就能推倒的院门根本就形同虚设,是不须上锁的。
残垣断瓦的小院在滨泉公园里是突兀的一个存在,与周遭风格极不搭。我不认为那是公园独具匠心的建设,也或许是公园里不肯搬迁的一个钉子户。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绝对的事情,所有的结果都会因人而异。”
顺理成章,不顺理有时候也会成章,在我看来,不和谐或许就是最大的和谐。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就在农家小院里,此时此际,小院便是我心中的最合理的存在,我无法拒绝它的诱惑。
我把着铁的门环敲门,许久都无人应答,我便试着开了门。进了门才发现,从外面看死气沉沉的小院内里正生机盎然:一条横贯南北的碎石甬路,两旁种着各色的青菜和瓜果,其间矗着一架老式手压的机井,开着花的蔷薇攀附在小院两侧低矮的泥墙上,看起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越过墙头去。
面南背北的石头房子中规中矩,不新也不奇,青石垒砌的墙、海草毡的顶子。
石头房子的门不像街门那样开得忸怩,就那么大咧咧地敞着,一副不拒绝任何人的样子。
拾起烟熏火燎的老日子
石屋里也没有人,在最西头房间里,我看见了用麦秆草泥盘起的一铺火炕。炕上放着一张四方的炕桌,没有铺炕席,也没有叠被褥。
磨亮的火炕麦草,被炕烟熏黑的洋灰墙,落在眼里是年深月久无人起居的一番样子。炕的对面靠墙摆着几件颇具年代感,漆面剥落边角磨亮,又甚或是包浆,看起来像是文物却又不是文物的老旧木质家具。
一口半人高黑陶的水缸靠在隔壁灶间北墙根下,生了锈的两只铁皮水筲分立于水缸两侧,木担杖挂在了墙上。水缸和水筲里没有水,落了很厚的草屑和浮土,两只水筲里都架着蜘蛛网,大个的灰黑蜘蛛静静地浮在网上,也许是见惯了人来人往,看见人也不避,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水缸肚上有一条粗长的裂纹,被锔钉严丝合缝地给锔了起来。缸沿上有大小不一已经风化的缺口,多少地表明了水缸的一些年月。
灰砖的土锅灶砌在西面山墙下,灶门被灶烟熏成了墨的颜色。开裂了的木锅盖同大的铸铁锅错开一些,露出了锅底棕红而深厚的铁锈。
屋子里摆设了了,没有文字的介绍,只有火炕,水缸,锔钉,火灶,及担杖,及烧火的风匣及粗灰抹的斑驳墙壁……
我的思绪在这一室的朴拙粗陋中飘摇飞远,我瞧见了年轻母親忙碌着的身影。
年轻时的母亲一点都不胖,她系着围裙娇俏利落的样子,很像现代京剧《沙家浜》里那位俏灵灵的阿庆嫂。
母亲在锅上忙乎,父亲就蹲在灶下生火和拨火。父亲烧火的技术不好,他总是烧不旺略湿的柴禾,时不时会有烟从灶门处飘飘摇摇地冒出来呛得母亲睁不开眼。胶东的农村,一家之中一向男人为大,除了下地,在家中男人基本是做甩手掌柜的。父亲是村子里不多的几位在包揽地里农活的同时还肯俯下身子帮妻子烧火做饭的男人。为这,母亲一生都在人前念他的好。尽管他总掌握不好烧火技术,母亲极少会真正的去数落和埋怨他。
锅底的水开了,母亲将锅盖拖开,她一手扇着飘在口鼻处呛人的柴烟,另一手稍稍向上扬起,随着她麻利的下甩动作,窝在她掌心里那团稀糊糊的玉米面胚脱手就糊上锅边摊成了圆圆的饼子。得了空的母亲捞起系在腰间的围裙去擦眼里被柴烟呛出来的泪。她明知道烧火烧出烟是父亲的无心之过,却还要去嗔父亲:“把柴禾勤拨拨火不就旺了嘛,你就是故意弄出这么多烟,诚心是要呛死人家呀。”
父亲抬头瞅一眼母亲,继而笑槑槑地卧下头,他将脸凑近了灶门去看和拨灶下的火。
火拨旺了,火舌就窜了出来。
“哎呀,又舔我眉毛了……”
父亲的眉毛、睫毛还有额前的头发被火燎了,淡淡的毛发焦糊味飘在了空中。
瞅着父亲手忙脚乱眉毛胡子一把抓窘迫的样子,母亲在一旁笑的花枝乱颤。“哈哈啊,活该活该,你属鸡的啊,记吃不记打?都被舔过多少次了,还把脸凑那么近。”
在母亲开心、父亲尴尬中,火烧越烧越旺,锅里的蒸汽越来越多地冒出来……
母亲说:“不用拉风匣了,把锅下填满柴禾让它自己慢慢烧,你上炕歇歇去,让火憋会儿,等饭好了我叫你吃。”憋在锅底下的火自己在烧,父亲没有歇歇去,趁慢火滚鱼的工夫,他取下挂在墙上的担杖,又取下井绳,挂上两只水筲去村中央那眼井里拔水和挑水,回来倒进墙下这样一口大的水缸里。
水缸挑满了,锅里的饭好了,菜香、鱼香、锅边上焦黄玉米饼子的香、篦子上地瓜的香,合着炕桌上那杯老白干的辛辣,氤氲起一室慢腾腾的人间烟火。
住在阁楼里的外祖母
走进最东头的房间,我看见了纺车,真真切切的一辆纺车。
仿佛是时光轮回,又似久别后的重逢,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一直放在外公过厅阁楼里的那一辆纺车。
外公有一幢带过厅的房子,在过厅上方有一个阁楼,那个阁楼日常除了他自己,是谁都不能上去的。外公活着的时候隔三差五便要蹬着梯子爬进阁楼里去,每一次他都要在那里呆足足一袋烟的工夫才下来,我问他在里面做什么他总不肯说。问母亲,母亲也不会多说,只说外公在上面陪外祖母。终于有一天,外公架不住我哭闹纠缠,半扶半抱着把我带上了那个狭窄昏暗的空间。
阁楼里没有外祖母,只有纺车和棺材。
外公指着纺车对我说:“这是你姥姥活着时候用的纺车,很早时候家里穿的衣服,盖的被子都是你姥姥用它纺出来的。”而棺材,他说是他百年后的房子。
那两样东西我一点都不喜欢,再也没有去问他,也再没有上去过他的阁楼。
那辆纺车和棺木此后一直就放在他房子过厅的阁楼里,他依然隔三差五爬上去呆一袋烟的工夫,然后再顺着梯子爬下来。再爬上去,再爬下来,年年月月,月月年年,直到几十年后他再也爬不动了。
几十年后外公去了,他最终都没有办法住进早已为自己准备好的“房子”里。阁楼上的纺车和棺木,和外公最终都化作了青烟,住进小小的一只盒子里。
渐行渐远的耧车
除了纺车,东头房间里还有耧车和独轮车,山墙上还挂着牛绳和牛袢,墙角倚着木耙、木锨和铧犁、连杖等木质的一些农具。
李锐在《耧车》里描述农民老福田摇耧播种的情景:镶了铁犁铧的三条耧腿插进松软的黄土,随着老福田晃动的双手,三行谷种顺着空芯的耧腿,均匀密集地播撒到浅浅的犁沟里,随即,又被翻落下的黄土轻轻覆盖。……蓝天黄土之间,两个人,一头牛,一架耧车,排成一个小小的队伍。一垄三行,一去一回。渐渐地,播种好的行垄寬阔起来。
这就是耧车。耧车早先时候在胶东农村是被称作耧子的,作为有着两千多年畜力条播史的耧子,随着农业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的到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耧子同木锨、铧犁、连杖及水车、土耙等原始农具一道,黯然地从农耕文化的前台退入了幕后。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乡野上一人,一耧,一牛那一幅原始农耕画面,已在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街上老锔匠“锔锅锔碗锔大缸”的招吆声,老房子里煤油灯下纺车嗡嗡声,乡间田野里人吆牛、耧子播种时“咯啷咯啷”的声音,那样的一支大地混响曲,都已同夕阳一道,一丝丝地消隐于历史的远空。
久别后的这一场重逢,是拾遗的欢欣,亦或是失落?总是理不清的一份心绪。
葡萄架下的童年
石屋外墙两侧齐着门檐高处各钉着几支木橛子,有干透了重又被雨打湿了的玉米辫子挂在上面。碎石的甬路自门口伸开去。
甬路西一侧种着蔬菜。黄瓜架上伸出许多顶花带刺的小黄瓜,似一只只吹鼓着的小喇叭。黄瓜架外有几畦大葱几畦韭菜,长势都还不错,尺多长的葱叶乌油发亮,韭菜则长得粗矮敦胖,显然晒足了太阳。还有茄子、辣椒和西红柿……
甬路东一侧搭着离地几米高的葡萄架和丝瓜架,丝瓜架上吊着十几条长短不一青绿色的丝瓜。葡萄对春天反应似乎迟钝了些,扭扭曲曲的粗藤老干上除了葡萄的叶子和葡萄须,没有长出一粒葡萄,连米粒大的葡萄花也不见一朵。
葡萄架下搭着青石板的桌子,灰砖垒起的桌脚,桌周放着几个木头的墩子。石桌和木墩,既是久远的摆设,也是供游人休息和乘凉的地方。
幼年时,在老家院子里也有一架葡萄,夏天天热时,母亲就把炕桌搬到葡萄架下。夜里,我们就围坐在炕桌前,一边乘凉一边听母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母亲指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说,七月七日夜里十二点,夜深人静时,人躲在葡萄架下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的悄悄话。
我曾经信以为真,在几个七夕夜里我执拗地躲在葡萄架下试图去偷听天上人的对话,可幼年的我从来就没有能够捱到父母入睡时,也从来就没有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一年一度的窃窃私语。
那一架葡萄陪伴了我一个完整的童年,直到走出乡村,走进了城市。而我的心始终都没有从那里走出来,每一个七夕的日子它都会回到母亲的那个葡萄架下,逡巡流连。
有着葡萄架和蔷薇花墙,虽于闹市却清雅自守的这一方农家小院,即使屋内的一口水缸、一架木爬犁,院里的一盘石磨,一眼辘轳古井,都足以让人沉陷。人仿似穿越久远时空回归了原始。
一种情绪,不带侬丽,不事雕琢,在这薄雾氤氲的小院中弥漫开来,似有若无,如入涅槃。
在云海花丛中迷失
出了蔷薇小院,落入草盛花繁的林间小径。一米蹊,一茎花,一树藤,枝枝蔓蔓,相互绞绕牵扯。低矮处,人须躬了腰方可行走。微风一过,或稍微触碰,枝叶上沾着的雨珠就落入人的领口眉心,丝丝沁凉,丝丝惬意还有些许的惊艳。
浓重的雾从大片月季中冒出来,呈团球状,滾抱着、缭绕着横向前行,至三五米,七八米处停住,之后缓慢地向上升起,到花枝草尖附近,忽然像被什么扯住,不再向上升起,只在花草间慢慢地氤开,氤的很开、很远。一墩墩、一簇簇的月季花在弥漫雾气中沉沉浮浮,若隐若现。
仿似天庭云海,人于其中,无论美丑,无论男女,或静或动,都是绝美的图画,朦胧迷离地,像极了云海中那些裙裾飘飘见首不见尾的仙子仙人们……
摒除尘世繁华喧扰,我微微地闭了眼睛在漫灌雾气的花丛中移步缓行。我努力地延展嗅觉,让月季花略带苦涩的香在心肺间长长地滞留,那是我打心底喜欢的玫瑰花味道。于是童年诸多的记忆就在这玫瑰香氛与湿重雾气中被从心底勾起,源源地,似割不断地涟漪在阔远水面一圈圈地漾开。
我心地沉静甜美如斯,就像始终保留于老家后花园的那一幢老房子,在弥漫其间的古旧烟火气息中,在其淡定与素朴自然中,我深沉其中细细咂摸童年的味道,这样我便能体验很多久违的温情。那感觉像品茶,令我久久地回甘。于是我把眷念一生都定格于此,不离不弃,且随岁月积淀,历久弥深,愈加的沉厚,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