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赞美的劳动者不只是贡献突出的科学家,更有那些在平凡崗位上为人民幸福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人。
到2002年为止,中国环卫科研发明成果最多的人,是一个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程度、曾经整日与垃圾打交道的清洁工人。他在没有理论指导、没有资料参考、没有大师点拨的情况下,研制出一件又一件改新成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把一批又一批环卫工人从垃圾堆里解放出来。他自己的传奇故事当然也是从垃圾堆开始的。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张永江。
18岁时,张永江就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环卫局做清洁工。当时的北京环卫工作很落后,白天老百姓把垃圾倒到路灯下;晚上,环卫工人就用大铁锹把垃圾铲到汽车上运走。张永江的工作就是用铁锹铲垃圾。那时环卫清洁工的社会地位特别低,张永江每次干活时很怕遇上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永江也渐渐地想开了,自己文化程度低,没门路,想换轻松的工作也行不通,还是把这份工作干好吧。于是他在清洁队撮垃圾一干就是四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的老百姓结束了露天倒垃圾的历史,用上了垃圾桶。垃圾桶的普及推广,使环卫工人扔下了大铁锹,改善了他们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张永江因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领导让他带着几个工人负责维修垃圾桶,这工作比撮垃圾还脏还累。那一个个近一米高的铁垃圾桶用一段时间后就生锈了,必须进行除锈。以前铲垃圾是站在垃圾边上,现在除锈人得哈着腰把头扎到垃圾桶里,手里拿着铁砂纸打磨桶壁,都快要亲吻垃圾了,你说脏不脏?工作的苦累辛酸,使张永江每天下班后洗完澡回家,连饭都吃不下去,鼻子里都是垃圾的味道,脑子里充满垃圾的印象,哪还有食欲?
艰苦的工作逼着张永江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他向领导请示:自己搞一台机器,代替他们工作。为了改善自己的劳动环境,张永江开始着手进行垃圾桶自动除锈设备的研究。他在一大堆废铁中找零件,紧衣缩食地抠出钱来买了一大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方面的书籍,自学图纸设计。经受了他人的嘲笑,扛住了失败的打击,1978年,张永江的垃圾桶自动除锈机终于研制成功了。当时一个工人一天处理一个垃圾桶的铁锈,这台机器一小时就可以处理好几十个。除锈机的研制成功,让张永江激动得狂呼大叫,他想哭,想笑,但任何一种方式也难以抒发他当时的心情。
验证了自己的能力,张永江觉得他还是能有作为的,就算这辈子他就是撮垃圾的,他也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他发现他的人生之路一下宽了很多。自动除锈机的研制成功,给了张永江很大的动力,使他下决心在环卫系统继续干下去,继续为改善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研制出更多先进的环卫机械。
靠着一股钻研精神,张永江又陆续设计出了垃圾桶自动喷漆机、垃圾桶生产流水线等。1993年,他设计开发的道路清扫车终于试车成功!此后,他又先后设计开发了道路养护车、扫雪车、护栏清洗车等各种道路清扫维护设备。从最初的清洁工,到环卫工程师,张永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再次证明了行行出状元的俗语。
在生活中,敢于想象,勇于创造,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用行动来验证它们的可能性,让我们一起成为小发明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