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露辉
在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
一、合作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法具有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价值、独特的育人价值、特有的阅读教育价值。教师可通过合作讨论的形式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月夜》《宿府》《江汉》群文阅读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对阅读材料进行集体阅读,并在阅读后分析杜甫在这几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思想。
在分组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对教师提供的群文阅读材料深入阅读,分析杜甫这几首诗的创作时间,判断安史之乱前、安史之乱中和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中情感的变化。教师可在学生初步合作阅读后提出引导问题,如:“从知人论世、诗人创作的背景、处境、诗歌的艺术手法、写作对象等方面可以看出杜甫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杜甫在诗歌中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怀?”以此为基础,学生可对群文阅读材料进行纵向比对,在思维体系中建立鲜活立体的杜甫形象,并深入感知时代影响下杜甫人生经历的变化以及杜甫的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二、问题驱动
问题驱动是指教师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和群文阅读教学素材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独立分析,有助于学生文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如教师可以“宿命悲欢”为群文阅读主题,为学生提供《古塔山:一个人的如期相会》《风暴之后归大海》《等待明天》《失败的英雄》《沙威的末路》(《悲惨世界》)群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空间,引导其领悟宿命悲欢的深刻内涵。
为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关驱动问题和任务,如:“圈点、勾画所阅读文本中的信息,思考主人公面对宿命中的‘劫与‘结时是如何解‘结与渡‘劫的?”“哪一个关键词可以用来概括五则选文中所有主人公身上悲剧精神的共性?”“悲剧的创作有什么意义?”“当人生中遇到‘劫与‘结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主题的支持下对阅读材料中的主人公孙少平、田润叶、翠翠、圣地亚哥、沙威等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究悲剧精神的主要来源和悲剧精神的具体表现,学会以辩证思想看待事物,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全面发展。
三、思维导图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阅读教学目标及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水平,与学生一起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阅读思路。如以“生命可贵,抉择有道”为群文阅读主题,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渔父》《项羽之死》《报任安书》三篇文章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让学生对屈原选择投江而死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项羽自刎而死的导火索和过程以及司马迁遭受宫刑的起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渔父》《项羽之死》《报任安书》三篇文章的情节发展进行展示,继而提出相关问题,如:“屈原选择投江而死,是轻率的懦夫行为,还是勇敢高尚的举动?”“项羽选择了自刎而死,是愚蠢的举动,还是英雄的行为?”“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选择了隐忍生活,你怎么看待他的选择?”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分析三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生命历程,继而得出相关结论,对生存和死亡建立更为深刻的认知,实现个人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提出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与“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是否矛盾,帮助学生实现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延伸。
四、以写促读
以写促读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阅读文本书写读后感,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有效发展。如教师可以“李清照——命运遭际与才女愁情”为群文阅读主题,为学生提供《醉花阴》《声声慢》《永遇乐》《点绛唇》《临江仙》《武陵春》等诗歌作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李清照在诗歌中直接写愁的句子、抒愁情的手法以及愁的缘起与特点。例如:《声声慢》中有“凄凄惨惨戚戚”“正伤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抒愁情的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而愁的缘起为宋室南渡后,国破家亡,丈夫故去,愁的特点是亡国之恨和沦落之苦。以此为基础,学生可在诗歌阅读中进一步理解李清照的愁情。
为了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以延伸,教师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布置多个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写作选择空间,包括:“诗缘情而作,试着写一写关于唐诗、宋词中的愁,你理解多少?”“对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永遇乐》《点绛唇》进行深入阅读,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作特点,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中愁意象理解的作文。”“通过对李清照的诗歌作品进行群文阅读,不难发现,酒在李清照的诗歌中较为常见,写一篇文章探讨酒文化对文人创作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写作方向,回归阅读本身,对李清照诗歌中的情感表现进行深入探究,挖掘李清照情感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最终在作文中进行体现,实现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延伸。
五、角色代入
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基于学生阅读能力存在的明显个体差异,教师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角色代入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咏史怀古类诗歌為阅读主题,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杜牧《过清华宫绝句三首》《题乌江亭》、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温庭筠《过陈琳墓》,引导学生对这些诗歌中的吟咏、议论对象、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技巧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教师可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对这些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个人经历进行资料整合,带着浓厚的情感对辛弃疾、杜牧、刘长卿、李贺和温庭筠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会诗人在诗歌创作时的情感表现。教师可在学生角色扮演过程中成为辅助者,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北固亭、汴河、汉江、古秦国等古迹图片,丰富角色扮演环境,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诗歌创作背景中,引导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高中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利用合作讨论、问题驱动、思维导图、以写促读、角色代入等模式,形成创新型课堂,为学生提供优良的阅读空间。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三中学(5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