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兰
摘 要:数学知识与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而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相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教师要深化课堂教学氛围,在核心素养的教导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才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核心素养
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方面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升教学效率。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中心,教师要灵活运用计算知识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核心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1.实践教学中培养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智慧是形成于自己的动手能力上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加抽象化。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入实践操作,生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工具来完成课堂教学,1到10,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指来完成课堂教学,1到100,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木棒等工具来完成教学,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字的大小和多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增加了学生对于数感的印象。同时在学习一些简单的运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快问快答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对于数感的反应状况。在课堂教学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加到游戏中来,由教师出一些简单的口算题目,让学生在短时间的计算中得到正确答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数感方面,也促进了彼此的熟悉度。[1]
2.学习兴趣中培养计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培养计算能力的一大关键。计算教学讲究训练教学,教师要通过学生反复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对计算题目的熟悉度,掌握准确性。乐于学、乐于做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案的要求,教师要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练习题不能改变,教师可以用活跃性思维来讲解题目,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加入到课堂活动中来,两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互相练习,各自给对方出一道计算性的题目,让对方在规定的时间给出正确答案,超过时间或者答案错误就算是失败。在学生双方的互相练习下,会提高学生的竞争心理,争取胜利得到教师的奖励,这种竞争模式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另一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提高了数学成绩。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1.理解运算的顺序是计算能力的关键
计算法则是计算章节中的一大难点,只有真正掌握了计算法则中的运算顺序才能够快速而又准确地得到计算的答案。在运算法则中,一般是从前到后的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对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小学生是能够记住的,但是到了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准确性是比较低的。所以学生在看到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时,应该先清算其中的运算法则,具体、透彻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计算50乘以99的时候,如果按照一般的运算顺序是有难度的,而且在运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学生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用简单的思维来计算,可以先用50乘以100,然后在得到答案的基础上减去一个50,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来的答案是一样的。学生不应该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方案,而应该按照字节的解题模式,寻找快速而又准确的计算方法,提高学习效率。[2]
2.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计算能力的进步
为了准确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能力培养的保证。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要保证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解决计算方面的问题,在学习别的章节时,也要同样如此,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在学习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要重视几个步骤:(1)要认真核对题目,题目一开始就出错,结果必然是错误的。(2)要耐心地计算,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计算,把握问题的准确性。(3)仔细验算,计算题最重要的是结果,结果出错了,一般教师就不会看运算过程了,在得出结果之后,学生要仔细核查答案的步骤和计算的结果,在双重保障下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才是最高的。反复的纠正错题也是一种良好的数学习惯的培养,只有不断去计算,去做关于数学的题目,学生才能减少错误的出现率,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调节下,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是重要而且艰难的,在教师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去学好数学,在实践课堂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约束力,不断练习数学计算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计算的能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黄海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好家长,2018,87(25):34-35.
[2]徐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探析[J].新课程(上旬),2018,89(12):28-2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