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阴!您,有一个光彩夺目的名字——老师!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绵延着黎母山脉。黎母山下,奔流着大边河。大边河上没有桥,北岸三个村庄的人们世世代代靠涉水出山。河之南,立着简陋的湾岭镇大墩小学。
1976年9月1日,是湾岭镇大墩小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也是王文周成为大墩小学民办教师的第一天。他发现河对岸高田村和高湾村有三个孩子没来报到,中午的时候,他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湿淋淋地去孩子家中询问缘由。
“我们也想让孩子上学,可是过河不安全。”家长的理由只有一个。21岁的王文周沉吟片刻后,昂起头说:“这样吧,我来接送他们上学!你们相信我:只要我在,孩子就不会出事!”
王文周自己也没料到,这一承诺会是那样沉重,沉重到要用一个人半辈子的时间来兑现。这位月工资只有3元的黎族民办教师,开始了他33年以背作桥的生涯。
1984年,同样是民办教师的黎族青年王升超成了王文周的同盟。他说:“文周老师承诺做到的,我也一定会做到!”
2009年2月23日,在两位老师接送学生达33年的河边,见到这两任大墩小学的校长时,王文周已经54岁,王升超也45岁了。
王文周和王升超多少次趟过这条河,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王文周说:“你就算雨季吧,一年中只算45天,一天来去4回,每回各送10个学生,再分别乘以33年和25年。”乘出的数字令人心惊:按最保守的计算,33年,两位老师趟过大边河超过10万次!
学校每天早上七点半上课。七点整,王文周和王升超就会分头来到高田村、高湾村和搭择村的河口,把没有家长送的学生背过河来。中午放学后,背孩子们回去——学校条件差,没有食堂。下午两点再接,四点半再送。
水深的时候,两位老师一天得换四次湿衣裤。水浅的时候,衣服湿得不太厉害,他们就穿着半干半湿的衣服给学生上课,直到靠体温把衣服暖干。
就这样,两位王老师背过了两代人,背大了几百人。
冬天是大边河河水最浅的时候,孩子们原本可以自行过河。可是,冬天反而是最让两位老师痛心的季节。
王文周说:“你想啊,只有几摄氏度的水温,踩下去,冻得刺骨啊!反复浸泡,不需几天,孩子的双腿就冻裂得像蟒蛇皮一样了。低年级的教室里,常常是一边上课一边传出哭声,小孩子疼得受不住。”
两位老师只好继续背孩子们过河,结果是两位老师的腿冻成了“蟒蛇皮”。太阳一照,鲜血从裂痕中冒出来,疼得更厉害。可是,他们笑了。因为孩子们的哭声听不到了。
2月底,是大边河最寧静美丽的季节。王文周笑得满脸轻松:“水浅了,不冷了,大部分孩子可以自己过河,我们只要掩护就行。”
其实,在大边河里,每一步都是嶙峋的乱石,每一步都会被水草缠住。20米宽的河道,总共需要27分钟才能把所有小孩子送到对岸。到达对岸时,双脚总会多处被割伤划破。常人无法想象33年10万次趟过它该是怎样一种痛!
在河水中走过10年后,王文周落下了关节炎,可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背学生过河。
令人欣慰的是,大墩小学历年学生入学率均达到99.8%。更令人动容的是,两位老师在河中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攸关的险情,却从未发生过一起事故。
雨季来临,河水常常涨至10多米深。这时候,他们只能靠自创的“交通工具”,木头、木盆、自扎的竹排、大号塑料壶和废旧轮胎统统用上,让学生趴在上面,推着游过河去。
大边河是王升超的媒人。20多年前,一位名叫陈海霞的女青年到高田村访友,回家的时候被骤涨的河水拦住了,坐在河边呜呜地哭。正在送学生过河的王升超见了,二话不说把她背过了河。两年后,女青年成了他的妻子。
王升超的家原本也在河北岸的高田村,与学校隔河相望。2004年,他捏着几十年的全部积蓄一万元,下决心在河南岸建房子。尽管建的是三间平房,他还是欠下了4万元的巨债。
陈海霞为了让丈夫安心教学,毅然扛起了生活重担。家里3亩槟榔、3亩稻田、2亩花生和木薯、1000株橡胶、200株红心橙,外加8头大肥猪,都靠陈海霞一人打理,只有割稻、犁田才让丈夫帮忙。
而在王文周的家中,找不出一件价值超过百元的物品。给他们夫妻和两个孙子拍照的时候,他坚持要站在建了29年的土房子外面照,这样,使他的家看起来要体面一些。
这么多年来,两位老师背学生过河,从来没得到过一分钱报酬。他们常说:“自己心甘情愿的,要什么报酬呀?”
正因为有这样的胸怀,如果有人记得他们,他们会由衷地感激。
有一次,王升超送孩子们回家,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送上岸时,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回家,而是站在河边朝他挥手,直到他上岸,他们才一溜烟跑远。
孩子们也在担心老师的生命安全啊!那一刻,王升超觉得好幸福,好温暖。他感动得哭了,泪水怎么也止不住。
河对岸的孩子们是多么渴望有一座桥啊!
而事实上,王文周和王升超用他们并不结实的脊背,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桥梁。
有一年初秋的一天,王文周背着一个一年级的学生过河。走到河中央,那孩子的书包没拿好,突然掉到河里。孩子一急,一骨碌从老师背上跳下来要去抢书包。王文周本能地一反手把孩子抓住,可书包却被河水冲走了。
过了河,王文周把那孩子痛斥了一顿:“你的小命不要啦?”孩子抽抽噎噎地说:“老师,书包也是我的小命!我要读书!”王文周心头一震:一个刚刚踏进小学校门的学生,却能把书视作自己的命,这就是山区的希望啊!他紧紧抱过孩子,热泪盈眶。
王文周和王升超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们会盼来一座真正的桥。两位老师的事迹传开后,许多人都被深深感动了。在有关领导的过问下,从大墩小学通往高田村和高湾村的高架桥动工了。
2009年2月24日,一位香港企业家为学校捐款10万元,希望为学校修建食堂、图书室和围墙,并改建操场和厕所。他还带来了130套课桌、10套办公桌椅、6张讲桌、110套书包和文具。
王升超作为一校之长,穿上了他最好的20元的衬衫,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并安排人放了10万响的鞭炮,来表达全体师生的感激。客人眼睛湿湿地说:“该感谢的不是我,而是两位王老师。我们所有人都要感谢他们!海南要感谢他们!中国要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