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因其外观设计如丝带飞舞,被称为“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制冷制冰系统在全球最先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不仅为冬奥比赛提供“最快的冰”,也可为赛后适应多种需求的群众健身提供硬件支撑。体育工艺制冰工程专项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说,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采用分模块控制单元,最多可将冰面划分为9个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制冰。这里可以同时接待超过2000人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类型的冰上运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媒介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目前在确保场馆安全前提下,环保、高效、先进的制冰制冷技术,能为冬奥比赛提供温度十分均衡的冰面,比传统技术能效提高20%以上。
在国家游泳中心举办冰壶比赛,是奥运史上首次在夏奥场馆举办冰上项目比赛。为了满足冬奥赛事场地要求,又保有夏季奥运水上项目功能,国家游泳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水冰转换”方案: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轉换。起初,世界冰壶联合会不支持这个方案。由于冰壶场地对冰面稳定性要求非常高,他们更倾向于把泳池填平。为了实现“水冰转换”的“中国方案”,技术团队对场地结构、温度、湿度、照明、声学等多方面定向科研攻关,通过将近一年的改造,确立了“在泳池内架设可拆卸钢结构,铺设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及配套管线”的方案,实现了泳池到冰壶赛道的转换,打造出符合冬奥会冰壶赛事标准的转换基础、制冰系统、除湿系统、空调系统、体育照明系统和控制系统。
北京冬奥会选在小海坨山南麓兴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这将成为全球唯一建在山体南坡的赛道。为了避免阳光照射使赛道冰面温度升高,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成为全球唯一全遮阳棚遮挡赛道。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遮阳棚面积总共将近2.3万平方米,结合赛道形状、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传统木结构与现代钢结构结合,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受各种气候因素影响,大大减少阳光直射,起到节能保温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摘自《新体育》 202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