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适宜指导的策略初探

2020-12-23 06:54王桂克
丝路视野 2020年29期
关键词:战场儿童评价

王桂克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本文以“我是小小兵”为例,阐述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三个阶段的适宜指导策略。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 游戏内容

一、“宜”动不动——我们的问题

活动“厉害了,我的国”结束后,应孩子们的要求马上开展了“打仗”的游戏。不久,有的乱跑,有的抢玩具,老师不停喊着:“注意安全”。活动结束,教师点评:“今天你们玩得怎样?有什么问题吗?”孩子们标准化地从规则、文明游戏上进行阐述,户外自主游戏“圆满”结束。

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

(一)“自主”内容缺乏探究

上述活动看似与主题密切相关,且是孩子们自发引出的,但是部分幼儿在游戏时漫无目的。多种现象让我们看到了户外自主游戏的价值缺失。

(二)“自主”指导伸缩无底

调查显示,不少教师认为:自主性游戏是不能指导的,要管住自己的手和嘴,看到问题不敢更不懂介入,致使老师只会“管”安全。但是,教师在鼓励儿童自主探索的前提下,给儿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是很必要的。

(三)“自主”评价本位缺席

户外自主游戏的评价要时刻把握“儿童本位”的原则。但是大部分教师开展的模式化评价,不能体现“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与指导”的理念。

识变从“宜”——我们的策略

户外自主游戏缘起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贯穿孩子的自主计划、思考。我们尝试从确定游戏内容、助推游戏发展、提升游戏价值三个层面进行适宜指导。

二、活动前,循序渐进,确定游戏内容

(一)偶发事件,引发游戏内容

1.材料引发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枪战游戏后,两个孩子坐在走廊上,前方可见红旗,他们手持积木枪,以红旗为信号自演自导“小小兵”的游戏:风吹动红旗表示胜利了就欢呼;红旗不动了表示敌人来了就安静。于是,趁着主题的热度,“我是小小兵”应时而生。

2.经验引发

《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我们发现孩子们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变成游戏。端午节后的游戏中,浩浩用木块搭了一条船,手拿长木条坐到船里面,玩起了划桨的游戏。看到这一幕,几个孩子模仿着也搭起了船,“龙舟赛”活动生成了。

(二)分析游戏可行性

1.观察在先,剖析儿童自主行为价值性

孩子借助经验、兴趣、材料等引发“小小兵”游戏时,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以及活动的背景意义对幼兒的游戏行为和游戏内容进行一个剖析,以确定是否可以推进、如何推进,明确游戏的价值。

2.计划在前,支持儿童自主绘制网络图

在游戏前,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生成游戏计划。教师引导用个人计划、小组计划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图文、符号来绘制游戏网络图。

三、活动中,灵活支持,助推游戏开展

(一)参与中的“显、隐”支持

1.自主落实规则

【案例一】凌乱的“战场”

“小小兵”草地游戏中,有的孩子被打中了还在跑,有的到对方的场地攻击起自己人,“战场”一片混乱,更是一片狼藉。磊磊(化名)气呼呼地跑过来说:“我不要和他们打仗了,他们不遵守规则。”孩子认识到了“战场”凌乱的问题所在,于是当即开展“拯救战场”的活动,有了完美落实。

2.协同创设环境

【案例二】迁移“战场”

一天,铭铭说:“王老师,我们还要玩‘小小兵,可是幼儿园里找不到一个可以钻进去躲避敌人的地方”。幼儿园没有,那怎么办呢?瞬间,实践园的战壕图呈现在我的脑海中,这是一个天然的“战场”,而且符合孩子们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户外自主活动环境,帮助孩子开展自主活动。

3.“平、直”介入,助力自主游戏

(1)危险事件——垂直介入

【案例三】飞夺冲锋枪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我们需要及时评估、正确制止有危险的行为,并和孩子梳理危险事件以免出现意外事故。如实践园中的“我是小小兵”的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尽兴。忽然,彬彬快速穿越障碍,攻进对方的营地,举着“枪”攻击对方小兵的头部,我立刻跑过去直接制止,并对彬彬进行教育。

(2)隐形问题——平行介入

【案例四】活跃的战场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快乐。这次的“小小兵”游戏是孩子们设计的水枪大战。红队被蓝队打得没了信心,甚至睁不开眼,于是,我主动加入红队,我的加入给“战友”增强了信心,也让对方更加兴奋。参与中,我突感游戏缺少气氛,于是,转身连上蓝牙,用音箱增加了战争音乐,战争有了高潮也有了停歇,更加逼真,孩子们更加投入开展游戏。

三、活动后,多元评价,提升游戏价值

(一)追随幼儿自制网络图评价

教师作为教育的支持者,将幼儿网络图与《指南》《纲要》链接,分析可行性,了解方向性。如“小小兵”前期计划中,幼儿用五角星点评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在游戏之后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网络图上进行调整。教师就以孩子的需要满足、快乐自主为根本出发点,对不同时段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

(二)借助幼儿多样的自主表现评价

在户外自主游戏开展中,幼儿喜欢用语言来表述游戏过程中的感受,用趣事绘画、符号写作等方式来记录游戏的瞬间。此时,我们需要用专业的知识评价孩子的表征,全面了解孩子,让自主游戏更加有价值性。

四、一点一滴——我们的收获

教师对于户外自主游戏的适宜指导,践行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观和发展观,孩子们成了游戏的创造者和主导者,同时,提高了幼儿游戏的计划性、价值性,也对“现代中国人”的培养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1(6):36—3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战场儿童评价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三大战场风云变幻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留守儿童
记忆的奥秘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六一儿童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