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擦亮“中国之眼”?

2020-12-23 04:40
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0年5期
关键词:雷达

是谁在大山深处担任着空中之责?是谁在浩洋蓝海肩负着海底安全?是谁在智能实验室守护着残障人士的希望?是谁擦亮了“中国之眼”?

他们就是一代又一代的“雷达人”。他们拼搏在雷达科技第一线,为守护着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守望着深爱这片土地的人们而艰苦奋斗!

70年前,一座两层小楼、几台机床,见证了新中国雷达工业的蹒跚起步;70年后,一座现代化研究所矗立在长江之畔,老、中、青三代“雷达人”在这里启航,从这里诞生的雷达产品,享誉世界。

西北望“射”天狼

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一种名叫“雷达”的武器传到了他的耳中,靠它,斯大林在指挥所可以对天上的飞机了如指掌。这一切是真是假?年幼的张光义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是他第一次听到“雷达”这个名字,张光义更没想到的是,他今后的一生,都将与雷达风雨相随,难舍难分……

1969年的12月27日,张光义接到上级指示,要求用半个月的时间提交一份当时在国际上都堪称“绝活”的雷达研制方案,这在当时的中国可谓是困难重重。

当时环境封闭,国家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年轻的张光义身挑大梁,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惊人的毅力,攻克了重重技术难关——没有现成的资料,张光义就利用自己精通英俄文的优势,翻阅大量国外资料;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张光义就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随后便是一系列的研发、实验、调试……从1971年到1978年的八年时间里,张光义和团队成员每年都要在大西北的雷达基地待上大半年的时间,与雷达一同成长。

盛夏,试验山洞里潮湿闷热;深冬,山沟里寒风好似钢针。砖头垒砌起简陋的宿舍,洗澡无疑是一种奢望。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联系只能靠写信。女儿出生前六天,张光义才从基地经过两天多舟车劳顿赶回南京家中,两周后又匆匆返回。

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张光义感叹说:“亏欠家庭太多,但技术攻关必须争分夺秒。”

在八年时间里,张光义和团队成员毫不动摇,硬是把一切压在心底,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研制,直至首部大型超远程相控阵雷达问世。

以后,电远程频率扫描三坐标雷达等也相继研制生产。多年来,张光义主导的多个雷达项目不断地完善,拓展了我国的防御体系。

他时刻叮嘱自己的学生,别人永远不会把尖端国防科技拱手让人,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勇于探索尖端科技“无人区”,才能从跟跑、并跑最终到领跑。

让军舰“千里眼”看得更清,望得更远

编队演习、远海护航、侨胞撤离……近年来,中国海军在国际海洋舞台上频频展露大国风采。

在中国舰队驶向蔚蓝的过程中,有一群“军舰护航者”一直在默默守护,其中一位就是我国舰载雷达事业领军人、十四所首席专家——邢文革。

像很多男孩一样,小时候的邢文革特别喜欢战争电影,也很崇拜保家卫国的英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尽管专业不对口,他毅然服从分配,投身国防事业。

光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并非雷达专业出身的邢文革就利用单位的资料共享平台,补上了雷达专业知识这块短板。他还参与到国家级重大新型防空项目的研制中,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仅用十年,邢文革就蜕变为一名国家级雷达总体设计师。

1989年,十四所大胆提出一种全新雷达体制的构想:“舰载雷达能不能用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体制?”然而,这个构想被不少专家否定,被认为几乎不可能实现。

“没有什么不可能!”正是从那时起,十四所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方案论证,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1997年,海军舰载多功能相控阵正式立项。

从1997年项目立项,到2007年完成研制,“中华神盾海之星”雷达横空问世,其具备对空、对海搜索,多目标追踪等功能震惊世人。

在第二届“央企楷模”发布活动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王宁现场采访中国电科十四所首席专家邢文革,他面带微笑地回忆着往事:“我们背着百十个‘防吐袋登上了舰艇,晕船了就出来吐,吐完还接着埋头科研。”

“每次交船,要凌晨3点起床出发,7点在船舱吃饭,晚上10点才能睡下。在风高浪急的黑夜登船,驳船和岸边仅有一条窄窄的木板,讓人心惊肉跳。”邢文革硬着头皮坚持下来,逐渐适应了海上生活。

他说出了带领团队征服蔚蓝海洋的法宝:“雷达设计师是个‘万金油的工作,什么都要懂,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在任务面前,要有大局观念,绝不能计较个人得失。”

让雷达科技惠及群众生活

在影片《剪刀手爱德华》中,爱德华的一双“剪刀手”,让他在这个世界与人相处时少了些许的阻碍。而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研发的肌电灵犀手,也可以像爱德华的剪刀手一样灵活。

在十四所智能实验室里,有一位前臂残障的志愿者,手臂上方套了个传感器手环,正在操控一副机械手。苹果、玻璃杯、鸡蛋……凭借“意念”,这个丧失了抓握能力的志愿者,能控制每一根机械手指的精细活动。

将雷达信号分析应用于脑电波,这款“灵犀手”将脑电波传送到神经,再由神经给肌肉下达命令,释放生物电,机械手进而捕捉破译生物电信号。

尹奎英有段时间做试验都做魔怔了,逢人便打听,能不能帮忙介绍认识残障人士当志愿者。为增加模拟样本,自己老公、闺女都派上了用场。

近年来,十四所联合了西北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山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国内专业团队,构建了手部肌肉反馈样本库,开发模拟训练App,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辅助残障人士恢复动作记忆。

“很多残障人士的社会关系退缩到家里,我们发明这款产品,希望他们有机会找到工作,融入社会。”尹奎英说。站在老一辈雷达人的肩膀上,她们用业余时间“大开脑洞”,激发创新思维,让更多群众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

尹奎英就像研发领域的一朵“铿锵玫瑰”,保持着对科学浓厚的好奇心,成了创新发明“达人”,用雷达和生命科学技术探索大自然谜题。

(郭子轩/供稿)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雷达科技第一线,这里既有奉献一生的老一辈科学家,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更有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这些科研人员身怀绝技而又朴实无华,他们躬身于实验室,奋斗在戈壁大漠、茫茫沧海,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

猜你喜欢
雷达
隐形飞机哪里躲
为什么远警雷达被称为“千里眼”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卡尔曼滤波在雷达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高尔夫GTI后驻车雷达—直报警
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
班上的“小雷达”
APG—83开始在F—16V上进行飞行测试
能分身的雷达
好雷达,不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