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红艳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展开与推进中,教师要不断加强学生观察体验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是学生感受生活、发掘利用各种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细致的观察也能够让学生捕捉到更多值得描摹與刻画的细节,可以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多素材。
一、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很多学生都不具备观察的兴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观察方法,因此没有体会到观察的乐趣。对此,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不仅要在观察的方法上做有效点拨,也要通过各种趣味化观察活动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的乐趣。这样,学生观察体验的主动性才会更强,学生自然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发现。教师在设计各种学习体验活动时可以多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展开,并且充分挖掘利用生活中那些学生熟悉的素材和资源。这样的观察活动创设容易让学生快速参与其中,大家也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观察任务,能够在活动中获取更多有益的学习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来引导大家将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内容用语言记录下来,这会为学生带来很多值得写的素材,学生的表达欲望也会被激发,这样的训练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综合实施效果,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才会在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比如,在展开《写观察日记》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大家选取一个学生普遍喜爱的观察对象——小动物。课堂上,教师首先组织大家仔细观察小动物,通过观察的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小动物的基本特点,并且能够看到小动物的一些行为特征。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一个具体的要点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比如,让学生观察小动物奔跑的样子,或者是观察小动物吃食的状态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观察方向,能够让大家的观察更加细致深入,学生观察的欲望也会更加浓厚。在培养学生观察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指导方法,并且让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这样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活动的推进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二、基于阅读吸收作文技巧
仅仅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不够的,教师还要让学生多研读那些优质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是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细致生动的语言加以刻画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优质的范文,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解读让学生理解体会文本的语言特点,让大家感受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吸收相关语句及段落中优质的语言素材。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这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有价值的写作经验和方法。在今后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可以逐渐尝试将这些表达方式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让习作更加生动形象,这才是写作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综合作文能力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的《猫》就是一篇很好的参照文本。这篇文章中将猫的形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描绘猫的过程中选用的词句都十分准确生动,能够让读者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猫的特点,并且能够透过文字看到猫的行为特征,仿佛这只猫就在自己眼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语句,感受其中使用的词汇,体会语句对猫的深情的准确刻画,并且引导大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这样的训练过程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在独立作文时可以有更好的综合表现。
三、鼓励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视角,使学生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也要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激发,要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得到体现。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十分丰富。在进行事物的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想法和感受的表达,并且在习作时鼓励大家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入其中。通过激发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作文的乐趣,也会找到更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学生的习作会更加丰富多元,并且整体的质量会更高。这种训练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后续的习作中写出更多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作文能力。
比如,在结合《我的植物朋友》展开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大家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花卉,随后组织学生就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感受植物的特点,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对植物特征的描摹。一开始,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顺畅,大家表述的内容也比较零碎。随着学生慢慢进入到学习的整体环境中,大家的观察和体验都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观察的过程也变得更为有趣。有了这种良好的观察过程后,教师再来引导大家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用语言刻画下来,学生会找到很多想要表达的素材,并且文章整体上会更加丰富有趣,这才是高质量的写作教学应当达到的训练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循序渐进地展开,要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对于外部世界产生更多的好奇。同时,教师也可以创设各种轻松有趣的观察活动,并且基于观察体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习作训练。这些都是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能够构建开放有趣的课堂,丰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与体验,并且不断推动学生作文能力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