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摘 要】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语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主张语篇阅读与生活的有效链接,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篇阅读教学与生活链接的意义出发,重点阐述了小学语篇阅读与生活链接的有效方法,旨在通过链接生活的方式让小学语文语篇教学更加精彩、高效。
【关键词】 小学语篇阅读;链接生活;意义;方法
一、链接作者生活
语篇阅读教学与传统的知识化教育不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知能力提升,希望可以通过语篇阅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此走出知识化记忆学习模式,提高小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语文新课改中同样明确提出了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这让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生活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注重生活化资源的开发,发现语文教材中的生活,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落实新课改理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生活背景、人生目标、愿望主张、写作意愿都是作者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只有在语篇阅读前充分了解作者生活,才能够在接触文章的时候理解作者的心理与情感动态,实现在语篇阅读中的深度学习。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为例,在语篇阅读教学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搜集有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对作者生活资料的搜集,学生可以了解到列夫·托尔斯泰所生活的时代面临着封建沙皇制度与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剥削,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却非常痛恨那些剥削、压迫农奴的人,通过《穷人》《复活》《战争与和平》等多部作品表達了自己对封建统治势力的厌恶,对广大农奴的同情。在了解作者生活之后进行语篇阅读教学,可以让小学生在特定的历史生活背景下,更加全面地理解列夫·托尔斯泰在《穷人》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对穷人的悲惨生活感同身受,感受渔夫夫妇高贵的品质,为小学生的语篇阅读学习减少了阻碍。
二、链接课文生活
语篇阅读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从“零散化”知识讲解转变为“整体化”感知。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情感感知力有限,导致小学语篇阅读教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链接生活的方式可以降低小学生语篇阅读整体感知的难度,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与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以此改变小学语文语篇阅读教学现状,让小学语篇阅读教学走向理想化、现实化、整体化。语篇阅读教学虽然主张从“整体性”的角度感受文本内容,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不关注课文的细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借助曲折的故事情节、生活情境、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或者人物个性特征表达“课文生活”,以此带领学生在“课文生活”中逐渐消化故事情节,走进课文生活的情境之中,为主人公的喜而欢呼,为人物的悲而叹息,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若是通过简单的文字阅读,小学生很难体会到“老屋”坚持不倒的毅力,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摇摇欲坠的老屋”,让学生看见原来还有这么破旧的屋子,这个“老屋”似乎风大一点都会倒下,初步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生活。在老屋的自言自语“好了,我到了倒了的时候了”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老屋是真的老了,但是当老屋“准备往旁边倒去”的时候,小猫喊道“等等,老屋”,并求老屋再坚持一个晚上,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小动物的央求下,老屋坚持了一个又一个晚上,也让小学生在语篇阅读中走进了老屋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老屋的善良与同情心。
三、链接学生生活
链接学生生活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的不同生活经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审美情趣、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语篇阅读教学活动。因此在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以链接生活的方式,带领小学语篇阅读教学走出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困境,以阅读与生活的有效链接实现语篇阅读的生活化,以此促进小学生在语篇阅读中的理解、欣赏与感悟。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从出发提出问题,如“你爱你的母亲吗?你母亲做的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受到母爱?”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与母亲的相处方式和母亲默默无闻的奉献。在本篇文章阅读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获得了哪些启发?”以此引领学生从生活经验走向生活感悟,从语篇阅读中获得心灵的触动,在感受“爱”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会回报父母的爱。
总之,链接生活在小学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小学生语篇阅读学习质量的提升,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与效益,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小英.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作家天地,2019(21):41-42.
[2]杨作栋.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