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会注明“这是取材自真人真事”,那么创作者是从哪里接触到这些真人真事的呢?除了来自自身的经历(所谓“自传性质的作品”),多半就是来自新闻报道。当作家被一则真实的新闻所吸引,受到了震撼,或是被深深地打动,进而去研究和关注这则新闻,收集更多的资讯,注入更多的思考,往往就会成为很好的创作基础。
所以,好点子哪里来?好点子经常可以从新闻中来。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大概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了。作者笛福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可是和大部分作家年纪轻轻就开始尝试文学创作的经历不同,笛福很晚才开始写作,《鲁滨孙漂流记》出版那年他都五十九岁了。
在此之前,笛福做过很多工作,具有不错的文字功底,包括办过报纸,写过很多政论性的文章,但从来没有从事过文学创作。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则新闻,讲述一个苏格兰水手因为与船长发生争执,竟然被船长恶意遗弃在大西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四年多,好不容易才获救。笛福一看,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很棒的小说题材。这则新闻就是《鲁滨孙漂流记》的好点子。
像这样取材自真实新闻的文学创作有很多很多。请注意,这些创作并不是一般的新闻报道,都经过了文学化的处理,那其中就自然会有不少虚构的成分。文学必然得注重虚构,没有虚构(想象)能力是成不了作家的。比方说,笛福所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喜欢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了暴风雨,他只身一人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智慧活了下来,经过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才得以返回故乡。小说一出版,鲁滨孙便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在多年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有取材自新闻的作品。在这里就举一个例子。有一回,我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爸爸在无意之中发现有一个孩子与自己早夭的儿子同名同姓,当他进一步发现这个孩子的家境相当困难,以至于孩子正濒临辍学边缘时,这个爸爸马上主动伸出援手,找到了孩子的家人,表示愿意资助孩子就学。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故事啊,这个爸爸显然是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就是这么微妙。
读到这则新闻,我立刻就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题材。
不过接下来,我倒没有产生想要去见见当事人、像个记者去访问的想法(虽然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是联想到了自己的经验。
我的名字并不是很常见,可是从小到大居然碰到过两个与我同名同姓的人,一个是女生,一个是男生。那个女生至今还是一个模糊的存在,我只是从一些友人口中得知有这么一个女孩的名字跟我的一字不差,可是年龄多大、读什么学校等等就不是很清楚。我在刚上大学那一年,却见过那个跟我同名同姓的男生,他来学校找过我,因为巧得很,我有一个大学同班同学是他的高中同学,是我这个同学帮我们牵的线。事隔这么久,想起那天两个管家琪碰面的情景,还是觉得很有意思。当我们走在校园里,有人从后头叫我,他也跟着回头……
后来我写了一部中篇小说,叫作《明年夏天》,讲两个同名同姓的男女生的故事。
从真实的新闻中找好点子的意义在于,首先,不要只盯着自己的“肚脐眼”(所谓的“肚脐眼文化”)看,要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写作的题材才不会那么狭窄;其次,新闻中的点子往往既能激发自己经验库中的类似例子,又能使作品写出来之后引起共鸣。
所以,我們除了多阅读,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看看报刊上的新闻报道也很有必要,就算不能立即想到什么好点子,了解社会脉动对于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